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相关问题

2019-01-07徐佳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课堂教学

徐佳

摘    要: 课堂评价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高职教师课堂评价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树立正確认识、加强培训、完善听课与评课制度等三个方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课堂教学    评价能力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课堂评价体系是教学管理、督导部门从外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情况进行评价,是对教师课堂活动的总体评价。然而,从内部来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评价能力对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现状

课堂评价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适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就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而言,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待强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依赖教案实施课程教学,具有固定的节奏,面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如:学生表示听不懂,或者出现分心状态时,教师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反馈,依然按照教案讲解,忽视学生的参与。对于课堂评价方式,一般采用临时提问、课后练习等方式;在评价语言表述上,一般采用“好”“很好”等较为简单的评价词汇,缺少鼓励性、态度性的评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降低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2.课堂评价的言语及非言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评价的言语及非言语表达能力指教师运用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元素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肯定与认可,从而提高课程活动的参与度。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出现时,部分教师不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积极解答学生的疑惑,而是使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说了这么久你们还不懂”“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你们就是答不出来”等。或者采用冷暴力的方式,无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反馈,一味按照教案实施教学,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有的教师只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其他同学则视而不见,这样的课堂评价丧失原本激励和鞭策学生学习的作用,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搜集、处理评价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是通过对评价信息的搜集处理,并最终给出评价结果的过程。教学评价的准确性是依靠评价信息反馈的准确性程度决定的。然而,教师由于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不强,评价信息来源受阻,导致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教师喜欢采用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自然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值。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评价则高,反之,则低。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价值。而且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并非仅由于学生努力不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关注知识点的讲授,忽视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对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感知甚少,评价信息的记录时有时无,导致最终评价结果失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二、高职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提高

课堂评价建立在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力,个人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高受到影响,因此,加强高职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1.加强教学反思,实现教师自我培养。

教师对个人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内容之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制定者、实施者,同时从对课程教学的熟悉程度而言,应是最好的评价者和改进者。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师自我培养与自我成长。

(1)树立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后对教学过程的开展情况及效果进行重新思考及评价的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很容易发现课堂教学及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设计出新的教师课堂评价实施模式,从评价语言、评价方式、评价信息的分析处理及评价的时效性等多个方面考查评价效果。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达到自我培养与提升的目的,促进自我成长与专业发展。

(2)给予教学反思温和的外部评价环境。

课堂评价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个维度。教学管理、督导部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实施评价;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实施对象——学生及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同时存在主体和客体双重身份。某些教师作为评价对象,面对外部评价时,过于在意评价结果的优劣,常常表现出焦虑的情绪状态,在实施课堂评价时,出于不自信的心理,通常选择“点到为止”,又或者迎合外部评价指标的要求,实施普适性的课堂评价,丧失课堂评价能力,教学反思意识得不到有效巩固。因此,营造温和的外部评价环境是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提高评价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着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的外部评价应基于个体发展规律给予教师发展性评价,给予教师更多自信与尊重,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积极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从而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能力。

2.加强高职教师课堂评价能力培训。

高职院校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提高除了教学反思和自我培养外,还可以通过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师课堂评价能力培训完成。

(1)强化教育理念、教学评价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育理念是教师实施课堂评价的依据,具备不同教育理念的教师实施的课堂评价标准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应加强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习,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学生观等,清楚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育理念对教师课堂活动评价的指导作用。其次,应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学习,包括课堂评价的标准、原则及功能和特点知识学习,用课堂评价理论指导课堂评价实践活动。

(2)加强教学评价方法的培训。

教师的课堂评价活动是通过评价方法体现出来的,评价方法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评价能力的高低。因此,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方法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多数教师习惯采用做习题和测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考查不够全面。因此,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开放式评价方法,如:观察评价、表现性评价、谈话、问卷等,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另外,教师在课堂中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反馈,判断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程学习的态度与兴趣。

3.完善院系听课评课制度。

可以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教研活动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之一,在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听课和评课活动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和督导处和系部教学督导等三个部门负责。一般采用小组听课的方式,由专家、教学骨干等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是一种群体性的教研活动。

教师参与听课与评课活动,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课堂评价方法,了解其他教师课堂评价实施过程,获得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机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课、评课活动的作用,听课与授课教师双方课后应多交流课堂教学经验,促成教师的专业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其次,听课与评课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自身课堂评价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得到强化,再加之听课与授课教师双方的交流與学习,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的整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完善和健全听课和评课制度,使听课、评课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教师在日常教研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薇.学习性评价理论视域下的课堂评价策略研究[J].教学与理,2018(28):76-79.

[2]陈礼管.教育性: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属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1):54-55.

[3]丁丽云.“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刊,2018(03):66-68.

[4]牟秀英.谈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技巧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48-49.

[5]辜东莲,林晓群.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培训实践[J].职业,2014(32):12-14.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课堂教学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