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自我评价研究

2019-01-07郭培凤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郭培凤

摘    要: 学校内部积极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对学校办学质量至关重要,关系到学校内部持续性、个性化和健康性的发展,关系到学生个性的养成、兴趣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教育界一直关注。本文分析学校自我评价的内涵和重要性、日本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措施和成效,对我国发展学校自我评价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    学校自我评价    日本日新小学

各学校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实施学校评价促进学校谋求创新是必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规律的。日本日新小学在学校评价方面采取的措施比较有特色,关注孩子将来的发展、个性的培养,赢得了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对我国学校开展自我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学校自我评价的内涵及重要性

实施学校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甄别选优,而是通过评价增强学校发展意识,促使学校在评价中不断弥补不足,正视自身问题,逐渐发掘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因此,了解学校自我评价的内涵与重要性,对于认识学校发展十分重要。

(一)学校自我评价的内涵。

学校自我评价是学校评价的一种,也叫内部评价,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评价活动,它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1];学校通过评价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特色,凝聚教师、家长、社区等各方力量,并与之进行合作与交流,形成广大沟通链,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简言之,学校自我评价就是基于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关于学校的发展和在学校的发展中进行的自我评价活动[2]。

(二)学校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有效的学校自我评价能促进学校发展,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评价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对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而开展的评价活动,重在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注重选拔与奖惩。由于一些学校或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校评价中出现的问题重视不够,忽视对学校原有状态的改善,挫败了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收集不到社会其他人员和部门的策略性意见和建议,只能故步自封,不能真正起到帮助作用。

学校评价要立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贯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学校自我评价[3]。在学校自我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注重学生对教师教学、学校学习、学校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不仅要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鉴定、鉴别和证明,更重要的是找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4]。日本日新小学在学校自我评价方面优势突出,因为其最大限度地联合了教师、家长和社区,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日本日新小学的自我评价

日新小学位于日本秋田市的新屋地区,其办学距今已有142年,原名新屋小学,1947年更名为日新小学,一直沿用至今。日新小学的规模较大,校名取之中国典籍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诗言。国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一句。日新小学的教职员超过60名,他们在工作中团结一致,不仅表现在日常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更秉承“一切为了日新小学的孩子们”的口号,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以培养孩子们自信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为目标。另外,通过实施“羁绊教育计划”等,进一步深化家庭和地区间的关系和合作,旨在培养更多的“喜欢日新小学”“喜欢这个城市”的孩子。力图使学校真正做到校如其名,日新日日新[5]。

(一)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理念与目标。

日新小学的评价理念以“每天都是崭新的!培养梦想闪烁且生命力顽强的孩子”为教育目标[6]。其对教学水平的评价目标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能力并给予充分的学习指导;切实贴近每个孩子的心灵,开展有效的师生指导;推进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联系监护人和社区共同致力于学校的创新;充分开展认为每个人都很重要的支教活动;学校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均以提高教职员工的资质和能力为重点。

(二)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措施与成效。

1.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措施

日新小学的自我评价涉及范围广,体系较全面,评价主要包括五个大的方面,即教育课程和学习指导方面:是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学习能力;是否制订有效的上课计划,了解学生对算数科学学习乐趣的实际感受和理解程度;是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这方面充分体现了日新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为目标。生活指导方面:学生是否具有固定的生活习惯和严格执行寒暄用语;是否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及是否培养孩子细致的应对学校组织的能力。这方面充分体现了日新小学坚持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理念。

前两个评价方面主要着眼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后三项则关注学校与家庭和社区间的联系对学生的影响,即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方面:是否建立促进学校和家庭的信赖关系的学校和家庭合作的PTA活动(即家长委员会活动);是否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及时信息交换。这方面充分体现了日新小学坚持家庭和学校共同协作分担培养孩子的使命。特色教育活动方面:是否充分利用了大规模学校的优点,对学生进行了丰富的心灵体验活动的实践培养;是否开展地域学习,加深地域联系,以学生学习和各项教育活动。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立足构建社区共同体、综合多样化的社会资源构建教学的计划。健康和安全教育方面:是否继续保持健康教育,培养自我努力的孩子;是否进行为灾害做准备的校内体制的调整和安全教育的推进。这方面是日新小学实施生命教育指导的意义所在[7]。

2.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成效

日新小学在推行优质教学办学方面集合了多方力量,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在教育课程和学习指导方面:在早读时间即“松风时间”读书时,同时设定与之并行的“挑战时间”,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调查,设置学生学习强化周,进一步固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强化周的内容和解决方法,有计划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性指导。根据日新小学校上课的基本方式(日新算数标准):独立解决——互相学习——评价——回顾这一模式,制订学生各阶段充实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从日新小学对儿童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2%的學生都认为“教师教的容易理解”,可见其确切把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给予了个别指导[8]。

生活指导方面:努力对每个孩子进行多面性的理解,一般对孩子的信息进行一元管理,有时为及时提供帮助,竟有两个以上的教职员共同给予指导和帮助。此外,学校认真对待儿童委员会提出的寒暄运动,积极开展根据场合发表合适的措辞和遵守时间等活动,让没有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孩子能够看到,从而举止文明、主动打招呼。根据日新小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7%的监护人和79%的儿童都回答要“好好地打招呼、主动寒暄”,文明之风盛行[9]。

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方面: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区的纽带,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人。2019年,为纪念日新小学校成立140周年举办各种活动,校报在街道和社区互相传阅的参观日安排在周六举行,以及设立促进学校和家庭合作的PTA活动,加深社区和家庭的合作,促进家校建立信赖关系。同时,日新小学在对监护人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92%的回答是“学校能和监护人进行适当的商谈后采取措施”,93%的回答是“传达教育方针和孩子的情况”,58%的回答是“参加PTA活动与合作”。

特色教育活动方面:邀请公立美术大学附属高等学院的学生开展为期三年的手工课学习;学校在大森山动物园举办的促进不同年级间交流的“欢欣雀跃节”;在社区参观日,学校邀请社区的人和学生一起参加“千人合唱”,促进社区发展;根据学校儿童委员会积极活跃地介绍场所而举办的儿童集会及一些儿童委员会活动,充分培养孩子的爱心、体贴心和积极心。通过开展各项特色学校活动和社区体验活动,孩子们作为日新小学的一员,拥有了主动性与自豪感。

健康和安全教育方面:学校通过发行保健相关资料,组织保健教师和营养教师的TT授课,从孩子的健康调查结果和医疗机关的接受诊治情况看,发现孩子们和监护人的健康和安全意识强化了。学校推进实施班级活动和教科书等的防灾教育,组织进行预想的地震和火灾避难训练。同时,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开办了交通安全教室、教师和PTA、地区志愿者共同合作的街头指导教育活动。这些措施激发了“自己保护自己的生命”意识,充分教授了学生面对灾难具体如何处理的解决方式,学生终身受用。但是,日新小学对自身的评价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校与家庭合作欠缺,学校教师教学负担重等。

三、启示

通过上述对日本日新小学自我评价的研究,笔者发现其对改进我国中小学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如下所示:

(一)坚持评价角度多元化,促进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帮助和促进学校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学校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有效制定学校持续发展和评价的各项标准;标准要严格区别于以往的注重甄别选拔功能的学校评价,要充分立足学校发展现状,严格细致地把握学校运行状态、清楚已存在的问题,在有效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给予实际可靠指导,因时因地制宜,集合区域优势与特色。同时,评价要重视对学校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坚持全程性评价。此外,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增强学校的自主意识,以发挥发展性、主体性、个性化的自主评价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协调沟通社会、家庭和学校。

学校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能动的社会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在学校有效的自我评价发展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不可轻视,社会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能集思广益,为学校发展拓宽信息渠道,真正帮助学校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特色,形成广大沟通链;互动开放式的学校评价刺激学校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对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具有促进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有效性。因此,凝聚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力量,使学校评价真正实现多主体评价,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11]。

(三)坚持评价反馈及时化,深入结合内部反思与外部建议。

学校发展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制约,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有效的学校自我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学校评价进一步了解学校目前所处的运行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实施评价相关人员或机构或社会人士中得到一些富有可行性与指导性的建议;通过评价显示的问题,促进学校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协商,开展内部反思性活动等提出有效促进学校发展的措施。这种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能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生生、家校的积极性,师生合力、众志成城,从而帮助学校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优势[12]。

参考文献:

[1]高秀萍.关注:学校自我评价[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12-17.

[2]卢立涛.试论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内涵与特点[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4):12-17.

[3]苏婷.北京:学校自我评价率先“试水”[N].中国教育报,2013-12-12(5).

[4]林璐晨.中小学优质学校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5][6]日本日新小学.秋田市立日新小学校へようこそ[EB/OL].http:∥www.edu.city.akita.akita.jp/nsn-s/sub1.html,2016.

[7][8][9][10]日本日新小学.平成26年度自己評価及び学校関係者評価書[EB/OL].http:∥www.edu.city.akita.akita.jp/nsn-s/h26hyouka.pdf,2015.

[11]张德伟.日本的教育督导制度与学校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2):155-160.

[12]周衛勇.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基本理念与运行机制[J].教育导刊,2010(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