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背景下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思考

2019-01-07程鸣凤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军民融合普通高校

程鸣凤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各院校将国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正因如此有必要加强对国防教育的创新,打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使大学生国防教育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深化无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本文对军民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国防教育进行思考,以期为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军事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防教育    普通高校    教育創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接受国家国防教育的人数在增多。为了使大学生接受良好的国防教育,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创新国防教育体制机制,为我国军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促进我国军事行业的发展。

一、军民融合背景内涵及意义

在我国国防教育体系中,“军民融合”这一词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军民融合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和科技等诸多领域结合在一起,实现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教育与军队现代化模式有机结合。例如,军事部门可以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募相关军队人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使广大学生树立军民融合的思想,具备一定的军人能力和素质水平,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与此同时,在军民融合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军事素养和国防素养,使其充分意识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可以说在军事力量不断发展的今天,实现普通高校的军民融合国防教育是我国国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有必要加强军民融合背景下的高校国防教育,推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途径

(一)创新国防教育模式,打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笔者通过长期的调查与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不能采用以往的、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实现国防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水平奠定基础。正因如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当为普通高校注入新的活力,使国防教育模式得到创新,打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从本质来说,国防教育是国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包括两方面内容。因此,要加强国防与教育的联系,实现教育体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符合普通高校教学特点的国防教育管理体系。例如,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国防教育部门实现对国防教育相关问题的全面探讨,帮助教师解决国防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国防教育工作者充分意识到军事知识对于广大大学生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防教育知识。其实从本质上说国防教育工作者可以自行实现国防教育工作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军事影片,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总之,创新国防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推进国防教育,使广大大学生的国防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构建军民融合的现代国防教育发展模式。

(二)设置专门学科、贯穿教育始终。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防教育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绝大多数院校国防教育局限于大学一年级的军训活动,这种做法对实现我国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仅仅十几天的军训实践活动虽然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但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是全面的。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国防教育同高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使广大学生在国防教育氛围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进而树立国防安全观念。对此,各大高校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实现国防教育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国防教育学科的方式,将该学科的课程设定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此引领学生充分重视国防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国防知识,挖掘相关内涵,为祖国培养一大批军事人才。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设定专项资金,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为国防教育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设立评优机制,激励国防教育推行。

对于国防教育来说,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优机制至关重要。一方面促进学生发展,另一方面激励教师,从而实现国防教育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说,设立评优机制的作用:首先,从学生角度说,制定科学的评优机制,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例如评优机制的结果往往是通过对学生的定期测试和测验获得的,通过评优机制可以对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帮助该部分学生加强国防知识的学习,而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其次,对于各大高校来说通过设置科学的国防教育评优机制,可以实现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国防教育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对国防教育进行评估的方式,了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现状,对于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建立国防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其充分意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并将评价机制作为重要的激励措施,不断提高国防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

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国防教育的兴趣,这种做法如果得不到解决,便不利于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使国防教育的教育过程更加精细化和严谨化。例如在授课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导入相应的话题,使学生对整节课有所了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正式授课后,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为广大大学生呈现多姿多彩的图片,进而提高国防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其次,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系统的军事知识网络,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防教育知识。最后,应当通过小组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军事理论课堂的趣味性。

(五)注重实践,联系实际。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要,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加深对国防教育知识的理解。以往高校军事理论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军事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充分意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国防教育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解消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消防的重要性,并深刻感受到消防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带领广大大学生参加军事基地的方式,使学生领略军事基地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军事理论知识、向优秀军人学习的兴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可以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生活中。为此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军事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知识体系,促进我国国防教育实践性水平提高。

三、结语

国防教育应该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各大高校应该采取各项措施使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推动国防教育各项措施的推行,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国防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度,共同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国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翔,徐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的研究[J].科技风,2019(14):19,28.

[2]冯伟彬,冯立刚.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隐性課程开发探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24-25,40.

[3]李秋芬,邹桂祎.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3):162-164.

[4]杨千里.新时代军民融合背景下的国防教育发展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4):95-96.

[5]卢文刚,黄小珍.军民融合背景下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和海洋意识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7(00):81-97.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军民融合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