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的逻辑、现状及路径

2019-01-07孙津津薛丹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创业教育

孙津津 薛丹

摘    要: 青年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创业实践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共青团是青年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服务青年。在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应当成为其功能和职责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四空间融通、三维度结合、两抓手驱动、一终身发展”的“4321”服务路径,为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高职共青团    创业教育    路径研究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逐渐成为国家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也将其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进一步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国家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创业政策体系,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年底全国各类高职院校1388所,专任教师48.21万人,在校生1104.95万人[1]。高职共青团在服务千万青年的创业教育时应当扮演重要角色。坚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工匠精神与创业精神并举,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环境,是高职创业教育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高职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的逻辑研究

(一)高职开展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1988年我国胡晓风先生在《创业教育的由来》一文中最早提出创业教育,其指出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将创造与职业相结合的教育,首次将创业教育与职业相结合[2]。创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在实践劳动中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认知,在实践中认识创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从我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可以看出,创业教育从被提出到付诸实践,主要聚集于本科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现有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构建最早起源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试点高校,后逐步扩展到高职院校。教育部把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明确创业教育是一项面向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当立足这个基本点,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二)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的基本逻辑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創业工作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期间,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3]。《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共青团要在促进青年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发挥主导作用,改进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促进青年和组织健康发展[4]。王沪宁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辞充分肯定了青年在创新创业第一线的作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勇于创造的生机活力[5]。共青团的主要职能是服务青年,共青团组织始终与青年牢牢系在一起,高职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其服务青年的本质属性内容。

二、高职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创业教育工作得到大力发展,从高职院校组织机构建设可以看出,已有高职将创业教育工作机构独立,成立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学院或三创学院,或将其纳入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等机构中。国内理论学者对于创业教育研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创业或就业,应摒弃纯粹的创业成功导向,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职业发展中。狭义的创业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但高职创业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其起步晚、学制短、意识弱、师资少、个性与共性矛盾突出等,依然是当前高职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职创业教育存在一些失范现象。如高职院校以创业和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失范,以脱离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失范,以脱离方法论的创业教育失范,以脱离师资队伍建设的创业教育失范等。基于“学校—学生—家庭”主线的创业教育意识薄弱,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起步晚,大多萌芽于高职学习阶段,社会和学校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创业教育尚未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二,学制短、师资少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导师从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等分化而来,创业教育工作为兼职,缺少专职或全职的创业教师,已有的师资队伍多未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外聘的专业创业导师难以参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一些学校已经建立了创业团队和导师库,但利用率低、专业门类不全、互动性不足、融通性不够,也有一些高职逐步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创业模式,即由企业资助开展创业班集体,但合作深度不够、模式单一现象依然存在。高职高质量、专业化、团队化的创业教育师资依然缺乏,创业师资本校组建、管理、培养依旧困难,创业教育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依然难解。

第三,创业教育中各类矛盾较凸显,学生创业个性发展与创业教育共性之间存在矛盾,创业教育宏观普遍性要求与创业教育成功的特殊性的结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创业教育固定范式的缺失,创业教育的出路、可行模式、实践成功共性及可推广经验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困扰高职院校。

三、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的可行路径

高职创业教育需要在现有背景下溯源和反思,创业教育应成为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共青团服务创业教育应立足学生成长发展,结合专业教育,立足创业思维方法论,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在创业教育中搭建系统的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创业教育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