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意义

2019-01-07黄楠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

黄楠

摘    要: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河北省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道德规范、爱国思想、民族精神等对于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2017年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1],为河北省高校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多元文化發展,不仅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有必要了解河北省传统文化资源在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这一主题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了解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现状,找出不足之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并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群体对河北省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根据本次在河北省内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大学生群体对河北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是:9.18%的学生选择了“很了解”,78.8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般”,其余12.01%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不了解”或“不了解”。

在“您对以下哪些河北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或有了解?”这一问题上,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等文化。对“京畿神韵”“弄潮渤海”两个文化脉系较为感兴趣或不太了解(见表2)。

当问及大学生“你对传承河北传统文化的看法”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支持,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传承,极个别大学生表示不支持(见表3)。

另外在问到“你觉得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是否有较强的生命力”时,62.7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需要革新与现代文化兼容并包”,33.2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一直有很强的生命力”。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河北省大学生对河北省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偏低,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着较浓厚的兴趣,对河北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有着自己的喜好,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因此,河北省各高校应立足学生的认知现状,认真总结和思考在高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果有待增强

通过本次调查,在问到“你觉得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影响”时,如表4所示,61.94%的大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30.63%的大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融入平日的点点滴滴”,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图1所示,在“你认为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是”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修身养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精神”“拓展知识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表示认可。

如图2所示,当问到学生“你认为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明显吗”时,25.51%的学生回答“特别明显”,回答“明显”“比较明显”的占62.48%,此外还有12.01%的学生表示“不明显”。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不良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冲击着人们,某些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河北省大部分大学生基本能对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有客观的评判,能够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高校还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运用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巩固高校思想教育主阵地。

3.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途径还需要拓宽

在对大学生了解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进行调查时,排在前三位的途径是“父母长辈”“学习学校相关的课程”和“身边同学朋友”,还有电视、网络、书籍、旅游等途径。由此可见,家庭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根”[2],是构建学生传统文化认知、树立道德品质的最初场所。高校是深化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又一重要场所,大学生通过高校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传统文化,更深刻地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在对河北省高校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调查中,如表5所示,74.2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所在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并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是有完整的课程体系的。但是还有6.48%的学生认为没有,甚至19.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在对学校专门开设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满意度方面(见表6),43.72%的学生“很满意”,38.33%的学生“比较满意”,1.89%的学生“不满意”,16.0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相关课程。表5和表6的这些数据说明,目前河北省一些高校相关课程设置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如表7所示,河北省高校目前大部分都成立学习研究或弘扬传播传统文化的组织或社团。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工作效果不显著,导致学生并不清楚。

从表8的调查结果发现,河北省高校对举办弘扬和传播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活动较为重视,但是举办活动的频率还不够高,还有部分学生对此项工作不了解。

在征求大学生“高校应以哪些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意见时(见图3),大学生首先赞成通过展览方式进行教育,其次是通过课程或讲座的方式,还有一些学生提议通过媒体宣传、实地走访和社团组织等方式。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高校利用传统文化育人还有不足之处,路径还需要拓宽。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运用多种育人形式,融入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

1.有利于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成为时代特色,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易于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但由于阅历尚浅,在思想认知和价值取向上易产生偏差。这是当代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成熟的表现。关键时刻,发掘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指导,特别是要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具体有文化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具体学习中,不仅让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向上,更快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构架,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帮助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3.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难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我国高校的一大任务。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提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通过对河北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利用天时地利的优势,使其更易于被学生接纳和吸收。久而久之,使大學生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情操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Z].冀办发〔2017〕29号,2017.

[2]王丽荣,李若衡.论家庭模式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J].广西社会科学,2016(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河北省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