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动画电影及启示

2019-01-07李梦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李梦

摘    要: 日本动画自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约有一百年历史。这一百年间,日本动画大师层出不穷,创作风格呈现多彩局面。究其原因,不仅有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画大师将作品与自身民族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本文审视几位动画大师,分析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如万物有灵观、尊敬树木自然、日式建筑、服饰图案、物哀审美等,感受其民族文化气息与思想内涵。分析日本动画电影对民族风格的成功实践,以及中国动画电影的不足,可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服务。

关键词: 日本动画电影    民族文化    中国动画创作

一、引言

日本动画电影的创作十分成熟。无论从制作技巧上观察还是在情节发展上体会,都能发现其成熟的技巧与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日本动画电影在全世界动画电影范围内长期处于领跑地位。在众多日本动画大师中,宫崎骏导演的电影温暖治愈,新海诚倾向单纯细腻,今敏大师尤其擅长编织梦境,可以说是动画界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今敏的作品里,现实与梦境完美融合、真真假假地交织在一起,这让观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体验。这些大师的电影带给观众感慨与震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日本的万物有灵观、尊敬树木自然、日式建筑、服饰图案、物哀审美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日本民族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具体体现

1.万物有灵观。

在日本,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使日本比一般农耕民族对土地有更深的亲近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力,并催生了他们与自然共生的观念。从文学作品《枕草子》《万叶集》等充满自然描写、以自然为中心的感性描述到俳句、花道、茶道等其中富有季节感的主题;从顺应时节变化品尝各种时令美味佳肴到顺应时节改变服装并调整和服、家具、浴衣上对应的各季节植物;从普通书信须加以季节变化与描写到神道教以自然崇拜为起源,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尊重自然的原始美意识。他们坚信有一种保护神生活在树上,散布四处,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此之谓“万物有灵”。因此,日本文化在诸多方面都与树木自然息息相关。

2.尊敬树木自然。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亦可以看到树木作为神明的理念。宫崎骏的《龙猫》中的大树上有众多生灵栖息,依靠树的庇护。《天空之城》中的大树作为城堡,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生命之源。《风之谷》中的树木生长于沙漠,如同神明般守护着地球的环境。在今敏的《红辣椒》中,理事长的温室充满绿色的植物。理事长虽然瘫痪,但是他借助树神的法力,用树根作腿,便自由穿梭与树木中(图1)。《东京教父》中一阵风吹过,救了坠楼的阿花与清子。虽然《哪啊哪啊神去村》不属于动画电影,但在电影中,神去村的人们在伐树之前对树木的尊敬与感谢是十分真实与虔诚的(图2)。由此可见,树木、风等自然景象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之密切。

3.日式建筑。

除了自然的理念外,大师们在电影场景中还经常加入樱花、日本现实生活场景、日式建筑等民族象征性元素。在《千年女优》中,今敏多次用樱花作为背景,春夏之际,漫天的樱花飞舞不断、纷纷扬扬,象征了千代子绵绵的相思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千代子执着追寻纯真爱情的敬佩,宛若櫻花般绚烂极致。今敏的第一部作品《未麻的部屋》将东京这个大都市设为背景,比如飞驰的电车、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民房公寓、窄窄的小巷和窄小的房间,都十分真实,符合日本民众的生活。

4.日本服饰。

当然,日本独特的民族服饰元素在电影场景中有所体现。《千年女优》中的千代子身穿橘黄深红相见的和服,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千代子如皇室般高贵的情操(图3)。和服是日本独有的传统的民族服装,是日本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上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景象,再次体现出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热爱。中学时期的千代子的水手服十分有代表意义。日本女生的水手服一般是白JK衬衫加及膝短裙为套装作为校服,这更是日本动漫文化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如,新海诚刻画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纤细感情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等,主角们都身穿水手服,看起来清纯可爱,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日本的卡哇伊式审美(图4)。

5.物哀审美。

除去观众可以在电影中直接看到的树木自然、樱花、日式建筑、民族独特服饰等外,蕴含在其中的物哀审美地需要观众仔细体会,以此更进一步体会日本民族的观念。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他们独特的物哀审美意识。物,是客观存在,感知事物的主体;哀,是对感知主体心有所动,有所感触。本居宣长在《日本物哀》一书中说:“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知物哀。”在日本的物哀美学中,讲究瞬间之美,追求的是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候陨落,就如同日本人所欣赏的樱花,他们崇敬那种在最绚烂时凋落的凄美。从古代《万叶集》到近现代的《源氏物语》《雪国》《伊豆的舞女》《老师的提包》等,可以从中体会到淡淡的抑或是浓烈的物哀之情。还有日本的浮世绘,朴素写实,多以素色为主,追求本真之美。聆听日本的传统音乐,在舒缓的节奏中体会浓浓的哀伤之情。

日本的很多动漫电影都萦绕着淡淡的物哀之情。电影中主人公们对爱情的执着、导演们对死亡主题的阐释,均体现了物哀之美。以《千年女优》为例,今敏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千代子求而不得、苦苦追寻的爱情(图5)。在故事中,千代子一直追寻画家,却与画家总是在错过。从十几岁的妙龄少女,到三十几岁的少妇,再到白发苍苍的妇人,期间还伴随着一直诅咒千代子“永远无法得到爱人”的巫女,这注定难以在一起的爱情总是弥漫着哀伤,观众感受到的也是一种带着淡淡哀伤的爱情。然而,这份爱情虽然残缺、悲伤,但造就了日本独特的完整的审美。这就宛如少男少女时代美好的初恋,没有希望,没有结果,但这种爱恋才真实完整,爱情仿佛停留在最美的时刻。

新海诚的作品十分有代表性,他对少男少女恋情的“哀”的描写非常细腻感人。电影《秒速五厘米》中,贵树与明里之间曾有纯真的感情,但他们的幸福如同樱花落地般转瞬即逝(图6)。虽然感情未完成,只是相处短暂,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而是成为值得回味的永恒。正是未完成,这样一份纯真的感情才得以停留在最初最美的时刻,这就是爱情本身。在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飘落的樱花雨中,他们发现了彼此,最后错过了彼此。两个渐远的背影,蕴含了对纯真爱情的感慨与淡淡的哀伤,也让观众在淡淡的哀伤失望中对爱情有了更多的体会。

三、启示

如开头所述,宫崎骏、新海诚、今敏等动画大师虽然都有独特的风格,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作品紧紧扎根于日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处处体现日本文化的内涵。这不仅仅是观众们应该了解的,更是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应该学习的,学习如何处理动画电影本身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2015年以来的《捉妖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阿唐奇遇》等几部动画电影都愈发受到国内外关注,民族风格逐渐成为中国动画创作者的创作源泉。正是有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有了特色,才会让观众刮目相看。笔者认为中国动漫电影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突破:

1.紧跟党的战略方针,思想上树立文化自信。

在思想上,中国的动画电影创作应该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他还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动画电影恰恰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

2.深度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让更多的中国文化渗透到海外,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方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多地在海外宣传,是目前中国有必要也正在积极做的,是需要媒体界、企业界携手打造的。动画电影创作者一方面要对中国故事如数家珍,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如何通過动画电影这一渠道,是创作者们还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3.重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创作者的素质。

中国十分缺少动画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动画人才,对文学、电影、音乐、美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兼通的人才是很少的,而且目前中国的高等院校教育很少能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培养动画剧本编写,动画角色设计开发方面的人才。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动画电影需要改革努力的方面。

愿中国在未来不仅可以保持于GDP中领跑的地位,更在世界动漫电影等文化领域中领跑。

参考文献:

[1]戴梦晴.浅析今敏作品《千年女优》的蒙太奇分镜技术[J].北方音乐,2018(339):94.

[2]桂海岚.从《秒速五厘米》到《你的名字》——谈新海诚电影中的“留白”艺术[J].电影评介,2018(593):99-100,112.

[3]黄越.日本动画电影中日本民族风格的展现及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8(485):108-109.

[4]姜滨,方滢.汤浅政明:日本动画电影新趋向[J].电影文学,2018(710):137-139.

[5]江婧.亦真亦幻间的童趣与梦想——宫崎骏动画故事的叙事手法探析[J].名作欣赏,2019(641):184-186.

[6]兰璞.幻境的反鉴——今敏动画电影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7.

[7]南龙瑞,郭鸿.今敏的艺术成就及其成因探析[J].传媒论坛,2019(31):31-32.

[8]詹秦川,刘苡辰.解读新海诚的个人动画艺术[J].出版广角,2018(321):92-94.

[9]周胜南.试论新海诚动画所见的日本电影散文化叙事传统[J].电影文学,2018(715):134-137.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