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精神浅谈

2019-01-07庞玲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广州

庞玲

摘    要: 广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结合广州“创新拼搏、团队协作、文化审美”的广州城市精神,探讨如何践行广州特有的城市精神。

关键词: 广州    城市精神    历史文化资源

经济全球化,各城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大城市除了以特色的建筑作为标志外,其他例如空间布局、地理环境、交通设施等有同质性的趋向。这使广州本身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资源逐渐在国人眼中淡化,一些来广州旅游的游客甚至本土市民对广州的历史文化特色一知半解。因此,广州要發展创新城市,突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这是现阶段乃至未来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

广州城的建立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的“任嚣城”,这就是广州城的雏形。宋代曾挖出过一些旧城砖,当时推断任嚣城址的范围大约是北到豪贤路,南至古时江边(今中山路),西到旧仓巷,东到芳草街。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更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岭南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无形中孕育着属于广州特色的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指导下,广州城的其中一个战略目标是统筹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多元、包容、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意之都”,“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1]。本研究从广州深厚的历史和特色文化资源入手,挖掘、提炼广州城市精神。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为践行广州城市精神提出有效策略,更好地利用广州历史文化的本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广州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广州城市精神薪火相传,提升广州的形象。

一、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广州城市精神的定位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凝聚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引领着这个城市的未来,文化是这座城市的“血脉”,城市精神扎根于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2]。广州的城市精神应该反映广州厚重的历史感、鲜明的城市个性、高度概括的社会氛围,体现出一种更高的境界[3]。本研究将广州城市精神定位为基于历史资源、广府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独特、有广州特色的精神概括,反映广州人民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下表现出来的群体精神风貌和价值观。

二、挖掘岭南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广州城市精神

1.以厚重的历史为城市记忆,培养新形势下的岭南精神。

城市精神依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广州两千年的历史,辉煌的文化遗产,不是在历史博物馆才能感悟到的。广州又称“羊城”和“穗城”,传说有五位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楚庭”(如今的广州)。仙人们把稻穗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广州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后来荒芜的田野长出了金黄的谷穗。南粤大地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羊成为旅游景点,这是一个广州城市精神的支撑,象征广州人民不畏艰难困苦、冲出困境、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根据《史记》等史书记载,在秦统一岭南之前,广州已经是象牙、犀牛角、珍珠、翡翠等珍贵物品的集散地。《汉书》详细记载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航线、航程。汉武帝时期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那时造船技术大大提高,而且罗马帝国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使中国对外贸易和商品交换不断扩大,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隋唐五代时期,广州是成为世界著名的大港。清代国门没有被打破以前,广州几乎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广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广州的商业风格造就了广州进取、挑战和勇敢的城市精神。

2.以广府文化为线索,培养和谐广州的城市精神。

历史造就文化,广州历史造就了有鲜明特色的广府文化。广府文化是广府民系的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粤语文化[3]。以广州传统民族文化为例,除夕全家守岁外,清明祭祖扫墓,端午节系五色丝、涂雄黄、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七夕看牛郎织女相会,中秋团圆,重阳节全家登高等[3]。这些民俗传统节日家人团聚一堂,使广州市民有强烈的归属感,形成一定的民族信仰。从教育意义上说,家人团圆产生的团队凝聚力与精神是值得在教育新一代灌输和发展的。

广府文化重视民间节日风情,春节期间的迎春花市和元宵节,农历二月的波罗庙诞会,端午节龙舟赛,番禺荷花节,从化、增城的荔枝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有许多习俗文化,例如重阳节登高、扫墓、放风筝等习俗,关于广州过重阳的诗词歌赋,《广东新语》载:九月九日载花糕萸酒,登五层楼双塔放响弓鹞。后又改为登白云山、花塔等,这两处皆是广州附近至高点[4]。重阳节正值深秋时节,是万物枯萎从衰败走向新生的时节,从教育意义看,生命观、生死观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例如“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的冬至的饺子故事。又如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广府文化中有元宵节赏花灯,青年男女一起约会。广府人的满园花灯闹元宵活动将花会、庙会、灯会结合在一起,使春节、情人节和元宵节三个中西传统节日巧妙糅合。

广府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普天同庆,这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背后蕴藏的是深厚的广府文化。近年来广府传统节日渐渐淡出广州人的视线。传统节日是保持广府文化在人们心目中认同感的最后的壁垒,要提升广府民族文化成为广州民众心中重要地位必须从教育和宣传做起。

3.以“云山珠水”为美,建设生态花城。

广州位于广东省的中部,濒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北回归线从北郊太平场通过,东江、西江、北江在这里汇流入南海和太平洋。广州是一个港口,还是华南和国际民用航空交通的中心。广州背靠白云山,面临珠江。它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一片平坦富饶的平原,河流交织,稻田广阔,鱼塘密布,桑蔗繁茂,果树成林,是有名的鱼米之乡[5]。“云山珠水”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云山”是指白云山,“珠水”指的是珠江水,有山有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指出未来将为将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而努力。优越的沿海地理位置和广州“山水城”彰显着生态花城的名片,这是广州崇尚美的城市精神的显现。

三、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践行广州城市精神

“创新拼搏、团队协作、文化审美”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需要付诸践行的广州城市精神的核心。

1.创新拼搏。

广州作为一个对外贸易重要的港口,创新拼搏是其活跃在商业文化的重要品质,体现广州敢闯敢拼搏的品质,化危转安的创新拼搏的精神与智慧。在古代,受到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广州在封闭的情形下进行有自我风格的独立贸易,是广州城市精神的表现。从教育角度看,固定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如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体,是我们需要从广州的创新拼搏精神得到启发的。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必须具备的智慧,是民族生命源源不断的持续;有创新精神还要实干,把智慧火花付诸行动。广州城市精神就是这样,在逆境中创新,在困境中拼搏自强。

2.团队协作。

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人与人之间需要加强合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小学到高中教育注重应试教育,忽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较多,以个人为中心的现象较为普遍,呈现崇尚自我、忽略团队协作是教育普遍现象。广府文化孕育的内在凝聚力正是我们需要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团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参与能力,加强拓展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有更多以团队为核心、以同伴的立场换位思考表现。

3.文化审美。

当代的审美文化注重物质性的消费,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享受,享乐主义风靡,这些是属于个人价值观审美意识趋向世俗化。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注重审美非常重要,美感可以带来精神愉悦、提高个人品位。广府文化不仅给我们描绘一幅岭南民俗文化的画卷,更体现岭南人对美的追求,显示岭南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这充分体现了广州历史沉淀下美的精神,也是在教育领域需要培育的价值观。它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发现真善美。有正确的美的价值观,就会更加珍惜生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与磨难,坦然看待喜樂,宠辱不惊。

参考文献:

[1]吴家强.石家庄文化资源与城市精神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134-135.

[2]刘介民.广府民俗艺术审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张苹,张磊.广州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校级课题,课题名称: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州链家实践教学基地。编号:2017zlgc-xj-xwjd03。

猜你喜欢

广州
绿美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广州路壹号院
广州之路
我与广州这些年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我永远的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