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冷”与“热”

2019-01-07祝越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

祝越

摘要:本文细读鲁迅的《狂人日记》文本,从“冷”与“热”两个关键词入手,分析《狂人日记》中的“冷”与“热”交替形成的线索。概括小说中所表现的三种“冷”:对“吃人”行为的震惊、畏惧,对“吃人”行为的冷静观察与分析以及对自我的深刻批判;此外,也概括了小说中“热”的表现,即对吃人者的控诉与质问。“冷”与“热”的表现在交替之外也有交融。最后,笔者还单独分析了小说的文言小序部分所表现的“冷”,这种平静之下的阴冷使得《狂人日示动的冷意与绝望之感都加深了一层。

关键词:《狂人日记》;冷与热;绝望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12-01

作家毕飞宇曾在他的《小说课》中说,“冷是鲁迅先生的一个关键词。.x}是冷构成了鲁迅先生的辨别度。吗之种断言自然是有其道理的,五四时期的启蒙作家往往要邢热”,强调激情与摇旗呐喊,而鲁迅虽则同样是启蒙作家,却在华热”的心脏之外还要铸就“冷”的外墙,用他冷静冷峻的眼光来看这个社会的腐坏之处。因此笔者认为,鲁迅先生自身其实是一个“冷”与“热”的矛盾综合体,而在此我主要谈谈他的“冷”与“热,在《狂人日记》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两个关键词构成《狂人日记》的线索。“冷,与“热玛么两个简单的形容词,在《狂人日记》中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有了多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作用。

在《狂人日记》中,浅层次的“冷”表现为狂人发现村里人的“吃人,听径时的震惊与惊然。小说在正文开始就渲染了一种诡异、阴森的氛围。读者首先读到了“怕”赵家的狗看了我两眼,“我怕得有理。”随之而来的便是仔冷”:我看到旁人议论我仔张着嘴,对着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与之句话第二次出现在听闻旁边村吃人的消息时,我“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想到“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时,这种恐惧的“冷”被重复着重表现了出来,直接地将恐惧之“冷”传达给了读者,并由此向读者揭示了旧社会吃人的事实,令人触目惊心。

而更深一层次脚冷”,表现为狂人对吃人现象、吃人心理的敏锐洞察和理性思考、批判。小说中写出了狂人冷静的思维,“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类似的话也在翻阅历史的时候重复出现,强调了狂人冷静又理性的考虑。而在医生来为我看病的时候,我对这老头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观察和背后深意的解读,都体现出了狂人冷峻的观察力。在狂人冷峻而锋利的笔调下,揭露了吃人者“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也正是通过作者对狂人的冷静、理性的深入刻画,表现出“狂人”实际上并非“狂人”,而应当是具有正常思维的普通人,由此也表现了“吃人”的暗喻下,封建礼教的阴暗面。

此外,“冷”也表现为狂人对自我的冷峻批判。他发现自己的哥哥也在吃人的队列当中,但几乎是同时的,认识到了“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狂人没有逃避将审视的目光转向自己,在之后也想到自己可能“吃了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仿佛手持冷酷的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对自我进行解剖和批判。这种“冷酷”,足以震慑读者,引起每个人的反思。“四千年吃人的履历”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笔者认为《狂人日记》的总基调是“冷”的,但是其中仍然有一些“热”的成分。

这种“热”表现为狂人对自己大哥的劝说和对吃人现象的质问。这其中也有“冷”的洞察力的部分,但是“热”的成分更加突出。文中衫舍‘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大哥也吃人,但是狂人首先肯定了“他也是人”,而且是介最可怜的”。大哥其实是所有身在吃人的社会里而不自知的麻木民众的统一,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这“可怜”二字,表达了狂人对愚昧民众的诅咒和厌恶背后的炙热的爱,狂人一定是爱着这样一群人,爱着自己所处的这个国家,否则他不会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他期望能够劝转愚弱的国民,对国民进行思想的启蒙。他甚至覺得大哥如果对妹子还能有一点过意不去,也许还有能够劝转的可能性。面对‘自己将要被吃”的现状,他做出了“劝说”这个选择,而不是逃避、躲避或者妥协,这本身就是其渴望拯救的表现,是热爱的表现。狂人对这个社会及其中民众的爱,不也正是作者内心炽热的表达吗?

而狂人对吃人现象的质问,便更体现出这一点。“从来如此,便对么?写之话可以称得上是振聋发聩,对所有满足于现状的麻木不仁的国民的一次当头棒击。当他劝说大哥时,“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以及后来邢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与之两个“偏要”和之后劝说的话的重复,使前后的文章叙述连接更紧密,节奏更急促,更展现出狂人心灵和话语的炽热,这是要比那些“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的人的温度要高得多的。

除此之外,结尾处对救救孩子的呼喊表现了较为明显的“冷热的交融”。狂人宝猪‘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创芍之实际上是表达了对拯救整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是一种热忱的、热切的渴望,它同样来源于狂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但“或者还有洲与之个不确定的疑问句,和“救救孩子……”结尾的省略号,都为读者暗示了热烈渴望之外冰冷残酷的现实,这种现实之冷是痛彻心扉的,是尖刀一般的,干脆地切断了狂人更多的热情的呼喊。这并不是一种确定的无望,但这是是一种确定的、并且巨大的渺茫,这种希望的渺茫让狂人小心翼翼地对希望的存在表示怀疑,并在喊出“救救孩子”的同时就感觉到空虚。正是这种冰冷的现实与热切的心灵交融出了一丝绝望的色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日记部分的冷热交替线索:恐惧与惊然之冷——洞察和理性批判之冷——劝说世人、质问现实之热——对救救孩子的呼唤之冷热的交融。可以看出日记部分整体上是以“冷”为主的,而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又添入了一些滚烫的热度,由狂人洞察现实之冷转变为改变现实之热,最终表现为绝望之冷与希望之热的交织。

理顺日记部分的线索之后,再来理解文言小序的部分,才能使小序中所述的世界,与日记中所述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它。文言小序中所写的,是一种宁静的死寂之冷。这是狂人被封建压迫所吞噬,失去了自我而与吃人者同流合污的现实之冷。其中风格,与日记是十分不同的,如果说日记中的语言是激烈、尖锐、急切、直接的,那么小序的风格就是圆润、平和的,它只是一件日常小事的记录而已。而在这日常小事中,我们可见狂人“然以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的情况,且书名“狂人日记”为“本人愈后所题”,狂人被吞噬、被倾轧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却只用十几个字简单叙述出来,不可不说这文字虽平和,其中冷意却是没有丝毫减轻反而还有加深的;同时,“狂人”人格在现实的面前以这样一种毫无波斓的方式消失了,这种无波澜的冷仿佛阴雨天的阴冷,虽迟钝,不至于痛彻骨髓,但却麻痹人心,缓缓渗透,而且在没有了热的对比的情况下,更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沉重、无力之感。从日记的结尾倒过来再理解小序,将文章末尾的“冷”加深一层,将希望的渺茫感加深一层,将绝望的呼喊都全部掩埋,变得悄无声息了,只剩下圆润的、平和的日常,几人谈及狂人时“大笑”,谁知这笑是吃人者的笑还是被吃者的笑呢?

冷能够震慑人心,而热能够感动人心,这二者对读者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只有冷,大抵让人吃惊,让人恐惧,让人惊诧;但若其中还有炙热,便把世间的坚冰融化成我们的眼泪,沸腾我们的血液。正是这二者的融合让《狂人日记》启蒙的力度更强,它既用彻骨的“冷”警醒读者,又用真切的“热”打动读者,使狂人的呐喊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传播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毕飞宇.小说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宣淑君.五十年来关于《狂人日记》创着方法的论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
蜕变与抉择:成长小说视野里的《狂人日记》
“吃人”的悖论
论《狂人日记》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被忽略的一年——谈《狂人日记》的即时反响兼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