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台“26条措施”接地气促融合

2019-01-07吴生林

畅谈 2019年23期

吴生林

“最新推出的惠台‘26条措施,可以看作是去年惠台‘31条措施的升级版,让台湾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非常接地气。”

11月19日,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前主任黄清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新推出的这些惠台措施“完全操之在我”,不管台湾岛内政局如何变化,大陆单方面就可以落实。“这彰显了大陆在处理两岸关系时的自信,也显示大陆确实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

“更具体深入落实同等待遇”

黄清贤过去在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任教,洪秀柱当选国民党主席时,他曾担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一职,长期研究两岸关系。因缘际会,去年10月,他“登陆”跳槽到天津,现职为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国台办等22个部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黄清贤表示,这些措施的出台,彰显了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自信与主动,旨在进一步落实台胞台企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促进两岸全面融合发展。

黄清贤表示:“26条措施”是在去年推出的惠台“31条措施”基础上更具体、更深入、更普及地落实“同等待遇”政策,每条都是“真金白银”。“无论是支持台企参与5G投资建设,还是提高中西部院校招收台生比例,为台胞提供领事保护,都体现了大陆真诚回应台胞台企的需求与愿望,大陆在想尽办法扫除一切壁垒与障碍,以推动同等待遇的进一步落实。”

“台胞‘登陆脚步挡不住”

大陆推出惠台“26条措施”后,岛内民众和舆论普遍欢迎。而民进党却污蔑“26条措施”属“欺骗”,蔡英文当局甚至恐吓说,“将严格审查”台商台企到大陆投资。

对此,黄清贤认为,蔡英文当局这种反应其实是他一贯“逢陆必反”思维的延续,也反证其心虚和不自信。“大陆推出惠台措施是在争取台湾民心,可民进党当局提不出改善民生经济的政策,只会为反对而反对。”

黄清贤说,随着大陆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尤其是提出对台胞台企实施“同等待遇”政策,想“登陆”发展的台胞尤其是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多。民进党却千方百计在两岸间设置壁垒与障碍,自以为关起门来更加方便操弄意识形态,蒙骗台湾民众。“但如今是网络时代,资讯通道互联,蔡英文当局‘锁台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政策陷入自相矛盾、捉襟见肘的窘境。”

黄清贤表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挡不住的,台湾民众‘登陆发展的脚步也是不會停下来的。蔡英文当局反制台湾民众在大陆申领居住证、处罚台籍社区主任助理、通过所谓‘国安五法等作为,只会反伤自己,都不利于民进党争取民心。”而且蔡英文当局这种“锁台”做法,也会导致台湾经济越来越边缘化。(资料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