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

2019-01-07马春雷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个体化出院血压

孙 娜 马春雷

(1 吉林市社会福利院,吉林 吉林 132000;2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一科,吉林 吉林 132000)

本研究为明确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对一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对另一组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现报道2组血压控制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88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44例,其收治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研究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9.82±3.38)岁;体质量51~62 kg,平均体质量(55.32±2.59)kg;对照组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69.21±3.93)岁;体质量51~63 kg,平均体质量(55.98±2.37)kg;2组体质量、性别分布以及年龄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血压监测、病史询问等明确诊断为高血压;②年龄在60岁以上;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②对降压药物等过敏;③存在认知与交流功能障碍。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在医院对患者进行降血压治疗,血压平稳后,指导患者带药出院,并在出院前提供作息、饮食、用药等方面指导意见;研究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其护理内容如下:①设计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选取恰当时机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饮食口味特点等个体生活情况,考虑其个体差异,并结合其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制定相应延续护理方案。同时,叮嘱患者严格遵照方案用药、饮食、活动等,一旦用药期间出现不适感,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予以对症处理;②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24 h动态血压检测仪,教会其应用方式,以便于实时监测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要求患者培养健康的饮食、生活行为习惯,并记录每天生活中特殊情况;③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明确其血压水平变化,并了解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的执行情况;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上门随访,进一步了解其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等,从而根据其实际情况调节用药、饮食方案。此外,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对于出现心理问题者应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并鼓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同时予以关怀、体贴,营造良好家庭范围,从而帮助患者保持轻松、乐观心态,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并减小血压波动。

1.4 观察指标:①统计2组患者护理前(入院时)、护理后(出院3个月)的血压水平,评估其血压控制效果;计算方法:获得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取本组患者血压平均值;②随访半年,统计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效果:护理前,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是(118±8)mm Hg、(161±12)mm Hg,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是(117±9)mm Hg、(162±10)mm Hg,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0.551,P=0.292;t=0.425,P=0.336);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是(94±6)mm Hg、(123±5)mm Hg,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是(103±8)mm Hg、(135±7)mm Hg,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970,P=0.000;t=9.253,P=0.000)。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共44例,出现心绞痛者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是4.55%;对照组患者共44例,出现心绞痛者3例,心肌梗死者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是20.4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5.091,P=0.024)。

3 讨 论

高血压作为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而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焦虑、空巢综合征等心理问题,导致其出院后血压控制效果较差,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功能障碍,且反复发作,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构成严重威胁[1-2]。经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因血压监测力度不足,用药等依从性较低,影响其治疗效果[3],建议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同时,老年患者情况不同,应考虑个体差异,予以个体化延续护理。

个体化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兴护理模式,不同于常规护理,其打破了护理服务时间、空间,不仅局限于住院期间护理,同时要求在患者出院后提供一系列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遵医嘱用药、饮食、活动等,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4-5];同时,个体化延续护理还强调患者之间差异性,要求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在保证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6]。本研究即从指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出院指导、定期随访三方面着手,加强对患者用药等的监督,并予以情绪疏导,及时消除其负面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证明了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可见个体化延续护理还可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不良事件,有助于患者保持健康,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妥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方面有突出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出院血压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