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腺样体肥大应用鼻镜手术疗法的效果

2019-01-07刘启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腺样体影像学病灶

刘启军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患儿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症状,这些症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长发育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1]。因此对腺样体肥大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对腺样体肥大患儿实施鼻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内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数量为100例,其中男女患儿分别为62例和38例,其年龄在1~7岁,平均为(4.62±1.57)岁。所有患儿均使用影像学方法诊断,并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0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31例和19例,年龄在1~6岁,平均为(4.19±1.08)岁。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31例和19例,年龄在2~7岁,平均为(4.92±1.84)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在治疗方法上,两组患儿均需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在手术前两组患儿均需采取仰卧位,对其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同时使用肾上腺素棉片对患儿的鼻腔黏膜进行规范化收缩处理,可以重复收缩2~3次。对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开放性手术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使用鼻镜手术的方法治疗。本次研究中在对患儿的病灶情况进行影像学的检查和分析后,可以选择合适直径的鼻镜,并且沿着患儿鼻道插入鼻镜,观察期鼻咽腔的组织结构等信息,同时可使用自动切割钻头沿着其空腔位置进入到鼻咽腔,按照腺样体边缘-中部位置的路径对病灶进行切割,小心割除腺样体组织。若需要对咽鼓管周围腺样体进行切除,需要注意到让咽鼓管和钻头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2.5 mm左右。

1.3 疗效标准。显效:患儿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呼吸暂停等症状有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腺样体大小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呼吸暂停等症状有一定好转但没有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腺样体大小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睡眠打鼾、睡眠不安、呼吸暂停等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显示无任何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患儿+有效患儿)/所有患儿。另外需要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的选择为SPSS17.0软件,通过使用χ2检验和率(%)对率计数资料进行分析,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2,P=0.009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26,P=0.0018)。

3 讨 论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又被称为咽喉扁桃体肥大,是淋巴组织肥大的一类。若出下班了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性的发作,则会导致腺样体出现病理性增生的症状,最终导致腺样体肥大的出现[2]。对于腺样体肥大患儿而言,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症状,例如鼻部阻塞加重、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甚至是呼吸暂停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若因为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没有得到充足睡眠,则会导致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

当前在对腺样体肥大患儿实施临床治疗时,手术是较为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在当前也得到了较广泛的使用[3]。而针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而言,常规手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对患儿而言也有着较大意义,但传统手术会对患儿造成较大创伤,其治疗安全性和效果已经无法达到要求[4]。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对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鼻镜手术即是这样的手术方法,通过应用鼻镜手术的方法可在较小创面的前提之下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术中出血量非常少,治疗安全性也较高。同时鼻镜手术可使用鼻内镜的方式对患儿的病灶进行观察,其手术野较为清晰,便于医师对患儿的病灶进行有效切除[5]。另外鼻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较少,对其正常组织的伤害也极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

本次研究中也显示,对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鼻镜手术的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均得到了明显提升,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腺样体影像学病灶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