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9-01-07白云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2期
关键词:插管呼吸机病原菌

白云凤

(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因气管通气治疗后出现肺炎,是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极高,可达42.8%左右[1];VAP病症严重,一旦患病极难治愈,且病死率高达34.7%~70.8%,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为减低VAP临床发病率,特对其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行急诊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患者103例;男54例,女49例,年龄32.4~82.1岁,平均年龄(58.27±11.56)岁;插管方式:经鼻插管48例,经口插管55例,其中伴有心血系统疾病患者24例,伴有神经系统疾病31例。

1.2 方法。通气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插管机械通气48h以上,并予以胸透检查,肺部出现浸润性阴影;VAP需满足以下标准:①患者呼吸道中出现脓性分泌物;②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5 ℃);③经检测,患者支气管分泌物中出现病原菌。

病原菌检测:通过一次性消毒吸痰管,吸取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通过气管注入2~3 mL盐酸;借助复苏器加压给氧,并吸取患者气管深部痰液3~5 mL,严格按照标准对其痰液样本宁进行培养、分离菌株。

1.3 观察指标:观察本组VAP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分析:本组103例患者中出现37例(35.92%)VAP;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共48例,其中19例患者发生VAP,发病率39.58%(19/48);60岁以下患者55例,其中7例发病,发病率12.73%(7/55),60周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明显更高(χ2=18.663,P=0.000)再次插管患者31例中,11例发病,发病率35.48%(11/31),首次插管72例中,12发生VAP,发病率16.67%(12/72),再次插管患者发病率更高(χ2=9.178,P=0.002);行抗菌治疗患者62例,10例发生VAP,发病率为16.13%(10/62),未行抗菌治疗41例,13例发生VAP,发病率31.71%(13/41),显著高于行抗菌治疗患者(χ2=6.204,P=0.013);吸入内容物患者39例,其中发生VAP5例,发病率12.82%(5/39),无吸入内容物患者64例,其中发生VAP患者16例,发病率25.00%(16/64),明显高于吸入内容物患者,差异显著(χ2=4.837,P=0.028)。

2.2 病原菌检测情况:在37例(35.92%)VAP患者痰液样本中,共检出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株数62株67.39%(62/92),包括大肠埃希菌16株,占比17.39%(16/92);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比14.13%(13/92),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比10.87%(10/92),其他24株;革兰阳性菌23株,共占比25.00%(23/92),包括肺炎链球菌7例,占比7.61%(7/92),金黄色葡萄球菌6朱,占比6.52%(6/92),其他10株;真菌类共7株,占比7.61%(7/92)。

3 讨 论

插管通气是急诊患者临床抢救的重要的方式,对于保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但受多中共因素影响,患者在机械通气后极易并发V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难度,加之VAP临床病死率极高,且致病菌种类及诊断方式都与传统肺炎有着一定差异[2],也极大提升临床诊治难度。

本次研究中,VAP在60周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由于其自身呼吸功能及身体免疫功能减退,将长时间接受通气治疗,增加感染概率;此外,VAP发病还与患者插管次数、胃部吸入内容物情况及是否进行抗生治疗等因素有关;通气气管多使用的PVC材料,细菌易在其表面增生,并随气管进入人体,进而引发VAP[3];因此,对于以上危险因素需给对症防护:①在插管前,全面分析患者生理状况,给予适量抗生药物治疗,提升患者免疫功能。②加强气管、呼吸机等设备管理工作,定时更换呼吸机管道,保证器具清洁、消毒,防止病原菌增生。③保证无菌操作,规范流程,合理调节气囊与压力,防止气道黏膜损伤,预防并发症发生,并时刻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适当湿润。④严格进行药敏试验,合理、正确予以患者适量抗生素治疗,增强患者免疫能力,并能有效降低VAP病死率。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中诱发VAP的危险因素,因及时予以对症防护干预,规范操作流程,提高防护质量。

猜你喜欢

插管呼吸机病原菌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