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9-01-07

支部建设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 艾 斐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因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所以也就只能是整个人类共享一个地球家园了,由此所形成的人与地球之关系便只能是永结联袂和密不可分。那么,同处于一个地球村的“人”们应当如何相惜?特别是应当怎样和谐群处、共同进步、互助互利、相得益彰,勠力构建一个文明、科学、进步、发展的大千寰球、美好世界呢?中国给出的答案是:亲、诚、惠、容,是和平、增长、改革、文明,是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对此的回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体“球民”共赢共享。为此,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就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愿同所有国家一道,共同推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中国的真诚与力量。这种智慧和方案,不仅已在国际交流中得到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而且也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结出了丰硕果实,得到了广泛参与和高度赞许。这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许诺。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而改革则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力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想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就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我们进行改革、实现发展的大气候和大环境,以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得心应手、顺水顺风,这便是世界格局和地缘政治的稳中向好与优而至善。纵观世界历史,举凡大国的复兴和崛起,从来就不可能独恃其优和独善其身,而是必须着力于首先赢得其他国家的理解、合作与支持,形成和解、认同、共襄、互助的大气场与新格局。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中,才会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驱动发展,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开拓前行、奋发进取。特别是当我们从大国向强国实现“惊险一跃”时,就更尤须既赢得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又能以自己的智慧、气度和实力给予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以反哺,使之从中受惠和得益。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始终朝着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目标前进,在造福中国人民、发展中国事业、筑强中国根基的同时,更能惠及世界人民和促进世界发展,乃至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谋划者、驱动者、贡献者。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崇尚“仁”“义”“礼”“智”,向来追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向来恪守和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事原则和处世哲学。特别是当我们的事业和国力在相对强大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更高更大的飞跃和崛起时,就更应秉具这样的豁达气度与开阔襟怀,尤其是要擅于和乐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和创造而造福世界人民,推动世界发展。这是特秉的远见卓识,这更是勃发的普世情愫,并因此而定会使我们从根柢上就与所谓的“冷战思维”“零和游戏”,所谓的“修昔底得陷阱”既无缘,又无涉。是的,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特朗普“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赞同者和效法者,我们始终秉持和恪守的,都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普惠、平衡、互益、共享”的原则与法度;始终倡导和奉行的,都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共赢理念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搞关门主义、单边主义,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观。对此,我们不仅有这样的认知和坚守,而且更有这样的信念与实力。因为敢于和勇于面对全球庄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具有顶层设计意蕴的大擘画、大方略、大构建,一个基本的和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提出者有信心、有能力为之坚定执守和不辍进取,也就是愿意并且能够为这一赐福于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宏伟构想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是我们的誓愿,这是我们的追求,这更是我们的民族本色与国家特质。因为我们从来认为,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相熠共生,才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不竭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之所以倡导和奉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是因为我们从来就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同文明各自都有其特秉的本色、内质、价值和意义,各自都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期冀、力量与贡献。在它们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之别和优劣之分。所以,各个不同文明之间不仅不能挖壕堑、搞对立,而且笃定要对话、要交流、要包容、要互鉴,更要以义为先、义利并举,尚义兼利、利以义制,充分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就要求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统筹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努力弥合国家间的利益矛盾,着意于寻找不同国家之间更多更大的利益交汇点,尽量做到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在扩大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更应兼顾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要坚持正确义理观,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和认知,我们才主张坚持对话协商,着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鼎力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全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大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协力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历史和现实都已屡屡证明,只有不同文明的包容互鉴,人类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世界的面貌才会姹紫嫣红。这同时也反证了西方模式并非唯一的选择,西式制度绝非最佳的政体,资本主义道路更不是人类通往现代化和走向高度文明与发达的唯一道路。而被西方模式和西式制度奉为不贰法度和万能良药的丛林法则、零和思维,就更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类文明的亵渎,对社会机制和发展规则的逆忤,对文化道统和大众意愿的反叛。历史和现实均业已证明,每个民族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前进道路和社会制度,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精神道统和特殊社会机制,每个国家都有最适合实现自身利益和得以充分发展的特殊际遇和特异密笈,决不会千篇一律,决不能一成不变。故尔,一味用所谓的“西方民主制度”大肆输出,到处乱套,不仅会闹出乱点鸳鸯谱的笑话,而且还会造成削足适履的悲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全球治理方案的制定和践行,就显得尤为及时而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肆意妄为,即时弥补全球治理格局的失衡、缺位和终止国际关系中不对等、不均衡、不公道、不民主现象的深度蔓延,而且能够从制度层面克服世界传统治理体系中的单一化、同质化痼疾,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大幅面变革的同时,更从体制机制上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而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原创性努力,贡献出中国式智慧。这一行为及其实现过程,不仅可以造福全人类和全世界,而且更会凿凿有力地将所谓的“国强必霸”和“中国威胁论”一举打成齑粉,它以不争的事实告诉世界人民: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从来就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时时、事事、处处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宣示:“国强必霸”的逻辑不能成立,而“中国威胁论”则从来就是一个荒唐的谬语和天大的悖论。事实是:中国人民始终和永远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并以此作为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包容性、广义性的普惠与共赢。

这是中国方案,这更是天道人心和世之所盼!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进程中,不仅要对消解全球发展赤字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战略规约,而且尤其要着力于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鼎力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主导力量,我们自当有责任、有义务极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有效地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权益与共同利益。而事实确也如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上所给出的中国答案,其体现和凸显的就是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基础上的公正合理、民主有序、政策普适、利益均衡,特别是强调指出要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不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倡导开放包容和多边主义,不搞关门主义和单边主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首先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彰明国际法理、改变国际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规约与国际准则。这是走向公正、公平的先决机制与前提条件。因为现行国际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安全秩序等多是美国建构或由美国主导下的西方国家所建构,虽然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条件下具有相应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但随着时代变革、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其自身的偏颇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也便随之而愈加显现,乃至越来越多地给世界和平发展和公正运行带来诸多偏狭与隐患,以致在客观上成为国际事务出现不公正、不合理现象的政制之本与策章之源,由此而使对之进行重新审视和全面修订便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正是于此背景下,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性命题一经中国提出,便立即得到广泛认同和热烈响应,特别是二战之后崛起的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此尤为拥戴、支持,并积极参与,全力合作,遂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骨干支撑与核心力量。此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中国始终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极富活力与定力的参与者、维护者、建设者、变革者,同时更是积极的谋划者和慷慨的贡献者。对于国际秩序的维护和革新,我们始终都是只欲其优、只求其正、只盼其公、只助其强,并全力以赴地为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非主张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一切从头开始,而只是要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捍卫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并以己之所能全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更是我们的追求和愿景。显而易见,我们的中心意涵和热烈期盼,就是因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实、之需,而充分体现中国所追求的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全球视野、广阔胸怀和大国担当,以期在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民族文化特质、超越不同发展水平与时空距离悬殊的大前提下,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当然,我们这样做,不仅有历史的必然,更有现实的必要。这现实就是:尽管人类的身体已进入到了21世纪,但却总有那么一些人的头脑还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并被冷战思维与零和思维所控制、所羁縻,以致仍旧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奉为至尊至圣的不贰法条,以至不惜逆时代潮流和历史走向而踅回到狭隘的国家主义,并以世界“老大”的姿态而睥睨一切,指斥一切,动辄即以“制裁”“退约”相威胁,直使整个世界皆因此而处于不和平、不和谐的喧闹与嚣扰之中,终日不得安宁,处处危机四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尤为受害至深,以致常常成为自恃强大之国者的唱衰目标与攻讦对象。他们不仅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而且处心积虑地给中国制造麻烦,不遗余力地对中国抹黑,将中国唱衰,企图用打压和贬损中国而挽回自身的衰败和维系霸主的地位。

如此这般,原因何在?就在于中国的日渐发展和日趋强大已使长期以来当惯了世界“老大”的美国感到了压力和惶惑。于此情况下,他们不是反省自身,和平竞争,求得共赢,而是深深地跌入了“修昔底得陷阱”,沉溺于“零和游戏”之中,企图用限制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而求得自身的舒心与安慰,进而获致心绪的宁憩,保住霸主的地位,继续将世界玩于股掌,仍旧对他国颐指气使。但无可奈何的却是杀了雄鸡并不等于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中国的崛起早已是大势的使然与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走强与趋盛就像澎湃的大潮和飙起的罡风那样,乃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和无力限制与阻拦的,直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今的中国,不仅在从站起来、富起来的道路上向着强起来的宏伟目标飞奔疾驰,不断书写着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而且综合国力已在实现历史性跨越中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截止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6000多元,更有7亿多人口一举摆脱了绝对贫困。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和谐、不稳定和相对低迷的情势下,中国却仍能以年均6.8%的中高速增长而惊艳世界,这不仅是一枝独秀,而且更是风光无限。于此情况下,我们不仅有愿望、有热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且也有能力、有信心为世界的和谐对话与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独诣修为和较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我们一定要认识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他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搞建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互动持续加深,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

这,就是我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思想主导与政策遵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以中国力量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同时,更使人类命运在均衡化、一体化、多元化的时代进程中全方位实现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互惠为引领、以共赢为目标的新指向与大目标。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