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发展

2019-01-06刘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未来传承博物馆

刘畅

摘 要:新时代要求博物馆完成从“文化机构”向“文化中枢”的转变,以高质量文化供给社会的同时,发挥超级连接作用,成为公众、社区、组织、机构的纽带,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平台,主导各领域,增强凝聚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会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呼应并满足服务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中枢;传承;未来

博物馆及其馆藏是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自然环境变迁的客观历史见证物,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重要的记忆基础、情感依托和精神家园。随着新时代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博物馆扮演的社会角色已不仅仅局限于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藏品的机构,而是需再次重新定义自身,进一步拓展开放,成为社会教育的主阵地,文化传播的先锋队,城市形象的代言者,超级连接的新平台。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使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博物馆尽快完成由“文化机构”向“文化中枢”的转变。作为“文化中枢(Cultural Hubs)”的博物馆,旨在强调两个关键概念:一是博物馆作为“网络”,起到运用技术手段架起桥梁,超级连接各种公众、社区、组织、机构等支持彼此之间合作纽带关系的作用;二是博物馆作为“核心”,需要主导各领域增强凝聚力,发挥其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和影响力,利用文化的调节作用带动当地社会发展进步,引领开创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1 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保护一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特殊历史、文化和环境,在社会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社会和公众了解历史、面向未来、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博物馆拥有的众多藏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体现着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递着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伟大智慧。文物藏品带给公众的震撼,来自其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人文精神。博物馆以藏品和相关资源作为媒介连接公众,公众通过博物馆接触历史文化,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蕴藏在文物中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认同感和融入感。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社区的文明象征,同时也代表了该区域人文生态的最先进形式和方向。

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能够连接社会各文化相关领域产生广泛而长久的联系和合作,如依托其保护和研究功能与其他研究机构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推动文物保护修复等工作,依托其社教功能与学校、社区、企业联合推出社教课程、打造志愿者服务团队,依托其展陈功能与图书馆、艺术馆等兄弟单位联合举办展览,依托其收藏功能向地方文化团体、民间收藏机构和爱好者普及文物和收藏知识,依托其藏品资源为电影、文化类电视节目及其他电视活动提供背景资料等。总而言之,围绕博物馆相关职能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活动,构建互信、互通、互助的网络纽带,形成良性合作机制,扩大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提到,开展国家之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促使世界各国人民加深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增进友谊。世界各国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不仅拓宽了专业人才、先进技术、成功经验的交往和分享渠道,为各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更通过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维护了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互相包容和理解,推动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类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能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体现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它强调各民族文化自身的特点,而不应以同一标准要求彼此。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物馆的藏品彰显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正如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为追求,在当今文明多样化浪潮的碰撞和冲击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在提倡文明并存、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面对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性冲突、人口老龄化、自然环境恶化等全球化问题,能够且应该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冲突往往源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要解决冲突,首先要看到文化角度的可交流性。博物馆需要发挥其文化核心调节作用,扩大不同观念间的交流,通过创新性科学文化教育,引导公众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2 传统的传承

文物藏品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介质,是民族不断进行文明创造的智慧结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这段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点明了博物馆的存在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博物馆发展的前提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博物馆事业的基础是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利用,要以史为鉴,重视对历史的反思,而不是一味尊崇传统。

对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对文物藏品的研究和阐释。博物馆开展任何形式的展览、社教活动,其前提都应该是建立在对文物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的,不仅应重视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还要重视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例如,武汉博物馆馆藏诗经铭文重列式神兽镜,经研究其铭文为失传已久的鲁诗《卫风·硕人》部分篇章。对该铜镜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鲁诗研究的空缺,另一方面进行展览工作时能够更好地向公众展现铜镜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现今公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对文化知识需求愈加强烈和更具专业性,博物馆更应该重视本馆藏品特点,为公众奉上更高层次的饕餮盛宴。

对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发展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涵盖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近年来,国家下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程、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等,目的就是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陈列和社教内容中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适时举办与传统节日、非遗传承等相结合的活动,给予公众更多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对文化的传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盲目复古泥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肯定照单全收,而是秉持科学、客观、批判继承的态度,择善而从。例如,武汉博物馆《皇家气象——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曾展出清代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钿子,其中点翠所呈现出的蓝色的独特性来自翠鸟身上的羽毛,这是一种以牺牲动物的生命而满足人类欲望的产物,是不值得鼓励的,传承工艺应该自觉采用替代产品,展览和讲解时也应向公众传达这种正确的观念。

3 传统的未来

博物馆自诞生起,经历了从私人收藏到走向社会、面向公众,到成为多功能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的过程,并随着文明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形态。早期博物馆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其功能仅限于收藏珍贵文物及王公贵族私下赏玩;现代博物馆脱胎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办馆方针是致力于打造文物宝库和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博物馆成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咨询中心,在博物馆新思潮与改革实践推动下又诞生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乃至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办馆理念和运作模式进一步向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不断倾斜,博物馆的职能也在进化中不断完善。借助科技手段,未来博物馆的职能必将进一步扩大。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博物馆应履行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在博物馆重新定义自身的时代,以服务观众为中心,以营造社区为导向,未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必然会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向更加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博物馆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交往的文化,博物馆能否“接地气”被公众所喜爱和拥护,自然融入社会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博物馆开放观念的体现,更关乎博物馆能否与时俱进,呼应并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和情感需要。这就要求未来的博物馆更加注重公众的服务体验,与公众及社区开展更多互动,并根据其感受和反馈完善博物馆的建设。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展览内容设计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展陈内容是陈列展览的核心,应以最新研究成果为支撑,保持专业性和准确性,围绕文物进行深度阐释和解读,还原文物真实历史背景。展览形式和所用技术则需兼顾通俗性和创造性,增加趣味度和可看度,特别是创新性的展陈方式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引导观众将展品、场景、展厅串联起来,提高观众获取知识的能力。未来博物馆需要不断尝试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变更多静态展示为动态展示,吸引观众积极参与,给予观众更多身临其境的观赏及沉浸式体验。

受制于场馆空间、主观观感限制,不论是对于文物的文字介绍还是讲解人员的讲解,通常无法将文物的相关有效信息一一展示标注,这就需要打破固有边界,加快数字藏品资源建设,加强馆际资源共享,由此拓展观众的信息获取渠道,扩大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范围。借助网络平台,这一问题可以轻松有效地得以解决,以数字资源和网络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互联网建设正是博物馆场馆由实体向外部世界的无限延伸。智慧化和数字化对于博物馆而言,既是新的技术工具,又是新的文化价值。数字资源强大的储存、分析功能与互联网快速的分享、交流能力,让博物馆数据和资源的保存、保护、利用呈几何趋势增长,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深层驱动力。未来的博物馆可以不拘泥于实体建筑物,打造线上线下多维一体化形态,公众可以足不出戶通过数字化藏品资源获取更多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社区进行交流,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在服务好核心观众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方法吸引潜在观众群体、扩大目标观众范围,推出一系列电视、电影、直播节目和活动,加大对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经营。此外,各博物馆也愈加重视文创产品的开发,鼓励意犹未尽的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新的传播手段能够吸引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有创意而实用的文创产品能够满足公众的收藏和使用需求。尽管在尝试新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同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让博物馆在大众眼中显得更生动和鲜活。毋庸置疑,未来博物馆将继续与新媒体、自媒体产生更多合作,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与公众更多互动,赋予“传统”的博物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早在2001年博物馆就认识到了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主题“博物馆与建设社区”(Museums: building community)。博物馆的发展与社区文化建设拥有众多目标共性,推进博物馆与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够发扬本地域独有的传统、特色文化,而且可以惠及社区居民,带动社区整体发展。新时代的社区具有混杂、流动、更加多元化等特点,未来博物馆需要以满足社区需求为核心来策划活动,以加深公众对活动主题和内容的了解来开展活动,而不是简单地以活动次数作为指标。针对社区不同受众群体,如低龄儿童、学生、家庭、银发族、残障群体等,设计不同参与项目和社区日常活动相衔接,特别是针对不发达地区开展乡村振兴、文化扶贫等更需要注意活动内容与形式要贴近公众生活。通过与社区的互动、联合培养社区志愿者可以使社区居民更多地自发了解和参与到博物馆展览和活动中来,并产生更多主人公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归属感和融入感,找到自己的“坐标”。未来博物馆与社区应建立更加频繁而密切的关系,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让社区进步成为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4 结语

“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作为历史坐标的集合体、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人类文明印记和记忆的博物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用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改变着社会,改变着公众的生活。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时代,博物馆需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回应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和公众服务的需要。

猜你喜欢

未来传承博物馆
博物馆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