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众教学在博物馆引进展览价值体现中的重要作用

2019-01-06许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3期

许凤

摘 要:2018年4月29日至2018年5月30日,天水市博物馆首次引进了国际大展“天才狂想曲——毕加索版画艺术精品展”,通过80件海外珍藏的毕加索艺术版画,全面展示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为了让青少年及绘画艺术爱好者了解展览内容,体会、学习艺术家对生活的解读和再创造,天水市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组织开展了版画艺术展配套教育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文章通过梳理该项目的实施始末,探讨挖掘展陈内涵,以及开展分众教学在博物馆引进展览价值体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我是小小毕加索;教育项目;展陈内涵;分众教学

1 “我是小小毕加索”教育项目的开设背景

1.1 天水市博物馆及毕加索版画艺术引进展简介

天水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集天水地域内文物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北宅子)的保护管理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不断加强馆际交流,先后联合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兄弟单位成功举办了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展,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好评。

2018年4月29日至2018年5月30日,天水市博物馆首次引进了高规格的境外艺术大展“天才狂想曲——毕加索版画艺术精品展”,通过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的革命、古典的新秩序、狂野的变形、战争与和平、年轻的老人这七个部分80件版画作品,全面展示了毕加索各个时期艺术创作的特点,是难得的一次艺术体验。

1.2 开展“我是小小毕加索”展览配套教育项目的初衷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46000余件作品,如果按照这样的数量,毕加索从出生那天起到离世平均每天创作2幅画,天才加勤奋成就了他的伟大。毕加索曾说:“我很早就能画得很好,但是我一生都在追求怎样像孩子那样去画。”在他晚年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儿童画天真的想象力和自由的线条,回归童真成为他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伟大的艺术源于尊崇内心的创作,反观近年来我们的幼儿艺术教育,很多学校及培训机构都在教学生怎样画的像,却鲜少教他们怎样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体现在绘画教学上,还体现在当下教育的方方面面,于是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的学生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被打造出来。很多人习惯了照做,不屑去思考,这对个体性格的养成和民族的持续发展并无益处。博物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载体,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不缺乏创新精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像呼吸空气一样享受着祖先的智慧,却没有思考过祖先创造和创新的初衷。而毕加索版画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强烈视觉和心灵冲击,正好可以起到让人们思索艺术创作的本源问题,进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艺术、审视生活。

鉴于此,天水市博物馆结合毕加索版画艺术引进展览,本着“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公众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学龄段中小学生及广大美术爱好者,开设了“我是小小毕加索——毕加索版画艺术展”配套的教育项目,用伟大艺术家的版画作品给人以启迪,让人们回归童真,尝试用孩童般纯净无瑕的心态审视生活,用天真烂漫的想象力绘制未来。

2 “我是小小毕加索”项目策划理念

让观众仰慕毕加索大名而来,带着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满意而归,这是天水市博物馆开发展览配套项目的原动力。考虑到博物馆观众年龄跨度大,他们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对美的认知和艺术价值考量的标准各不相同,我们分别设计了以青少年、博物馆志愿者、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为主体的教育课程,以此启发低学龄学生释放天性创造绘画,培养中小学生理解个人感受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性。引导成年人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用童心看待问题,审视艺术。

在因材施教、分众教学的同时,开设不同主题的体验项目,增强展览的参与性和记忆点,并适时介绍博物馆参观攻略,引导观众文明观展,学习自主观展小技巧。

3 项目分众教学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3.1 “我是小小毕加索”绘画创作课程

该课程主要针对小学低年学段(1~4年级)学生。课程分引导学生在博物馆文明观展,以及带领学生学习版画基础知识、中西方版画的区别,启发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版画作品进行总结描述,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绘画作品的四个版块。旨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2 “我是小小毕加索”版画创作体验课程

该课程主要针对小学高年学段(5~6年级)、初中学段(7~9年级)学生。课程分观展技巧知多少、展览探秘、创作解读、问题讨论、版画创作五个版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通过体验版画创作和制作,锻炼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

3.3 “我是小小毕加索”版画创作体验及学术讲座课程

该课程主要针对大中专院校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及美术爱好者。

课程打破以往以青少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让社会公众都可以通过制作版画与展览互动,通过聆听专题讲座,深化对展陈作品的认识理解,提升全民的专业鉴赏水平。

4 项目效果

通过梳理观众的课程评价,我们发现挖掘展陈内涵、开展分众教学后,90%低学龄观众掌握了博物馆文明观展的注意事项,能说出两三条版画的相关知识,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绘画作品;85%的高年级学生已经可以利用展览图版信息高效获取展览内容,能够通过听讲解、找问题、查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的方式自主了解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并通过亲身体验版画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版画及其创作的了解;80%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及社会美术爱好者认为,美术教学实践及学术讲座深化了展览陈列的内容,能够提升观众的专业鉴赏水平,课程设置对今后的学习实践有所帮助。

5 项目意义及亮点

从参与观展人员来看,我们针对不同学龄青少年、大中专院校学生、社会美术爱好者开设了不同课程,使7岁以上观众都有机会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扩大了教育项目参与面。从课程老师配备来看,充分发挥博物馆人才优势,针对低学龄青少年邀请有15年一线美术教学经验的志愿者担任课程辅导员,全程启发式教学,调动了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中高年龄段学生,直接邀请展览策展人员进行知识导读,全方位介绍展陈理念;针对美术专业学生及社会美术爱好者,邀请美院教授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深化拓展展览内容。从教学成果来看,不同侧重点课程的开设,满足了不同年龄、学历层次观众对知识的需要。

6 挖掘展陈内涵、开展分众教学在博物馆引进展览价值体现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进展览在丰富博物馆展陈内容的同时,因展陈内容与当地文化存在差异性,很难让观众通过展品深刻了解其文化内涵,这就需要借助辅助展板、人工讲解及展览体验等媒介,带领观众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艺术大家毕加索版画展引进之初,很多人争相前来观展,却对着一幅幅一反常人思维的创作摸不着头脑,表示“看不懂”,如果展览与观众建立不了情感联系,它的展陈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基于展陈内容开发分众教育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懵懂少年、艺术小白,还是专业学生、过路观众,都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学体验,在博物馆里刷一刷存在感。当路人甲变成“毕加索”,将童真的想象、某时某刻的思绪诉诸笔端,变成一幅幅绘画、版画作品的时候,80幅作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它们成了观众与艺术天才心灵碰撞的桥梁。展品的魅力、展陈的意义被无数个“毕加索”重新解讀,这正是博物馆分众教育的魅力,也是博物馆开展公众教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