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新植幼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1-06鲍志敏

现代园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幼林化学防治幼树

鲍志敏

(彰武县林草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200)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观念逐渐加强,退耕还林国策的实施,体现了我国生态观念的进步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杨树新植幼林工程建设,有助于增加我国的总体绿化面积。虽然杨树新植幼林种植面积的增加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土地沙漠化的问题。但杨树新植幼林种植面积以及种植密度的增加,也带来了全新的问题。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杨树新植幼林工程的发展,阻碍了幼林的健康生长,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面积树木死亡。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如何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加强防治效果,创新防治技术措施,以保障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1 病虫害防治技术

1.1 杨树灰斑病

杨树灰斑病是杨树人工幼林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叶部病害,幼树被害后,叶片枯萎、脱落,顶梢枯死,干部溃疡,严重时可使幼树死亡。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白城杨、银中杨、双阳快、小乘黑等品种抗病较强。(2)清理林地卫生,消灭枯枝落叶浸染源。(3)于5月中旬~7月上旬喷施50%多菌灵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2~3次。

1.2 青杨叶锈病

青杨叶锈病又叫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害。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

防治方法:喷洒波尔多液、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防治效果良好。

1.3 杨扇舟蛾

杨扇舟蛾属于虫害中的一种,以食叶为主。1~3月,会以虫蛹的形式渡过严寒,5~8月是其活跃期。想要提升杨扇舟蛾虫害的防治效果,需要加强对杨扇舟蛾生活习性的了解,在其越冬期间进行人工处理,将害虫扼杀在摇篮中。若是在幼虫期间没有将其完全清除,当虫蛹长为成虫时,可利用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杀灭害虫。幼虫时,在林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赤眼蜂,利用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控制杨扇舟蛾数量。

1.4 舞毒蛾

舞毒蛾是鳞翅目毒蛾科害虫,别名秋千毛虫,由于产卵量大,极易发生大面积危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危害阔叶树,食性较杂,一般用材林发生较重。形态特征:(1)成虫:雌雄两型现象十分明显。雌蛾翅展78~93mm,体翅淡白褐色,前翅有4条锯齿状暗色横线,中室端部横脉上有“<”型黑斑。雄蛾较小,体翅暗褐色,前翅有4条浓褐色波状横线。(2)卵:球形,卵块上覆盖黄褐色绒毛。(3)幼虫:头部呈黄褐色,具有“八”字形黑色粗纹,体色多变,有黑色、灰色、黄色,具暗色纵条,体背有11对毛瘤,前5对为蓝色,后6对为红色。(4)蛹:深褐色,各节有红褐色毛丛。

防治措施:在幼虫危害期可喷洒20%氯氰菊脂乳剂800~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在成虫期发生面积大林地郁闭度好的片林,可用苦参碱烟剂熏杀。

2 营林措施

杨树幼树的营林常用方法主要分为:营造混交林、强化抚育、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加强检疫6种。

2.1 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是指通过以种植多种树种构成树林,遵循生态和谐的理念,构建一个具备多样化特点的完整生态圈,丰富树木物种,达到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通过混交林的建造,弥补了杨树单一树种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通过物种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实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是人类、动物、植物长久发展必然需要遵循的原则。每种生物的生存、繁殖、死亡,都会牵动相邻食物链的生存繁衍。生物链环环相扣,意味着任何物种在自然界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敌,病虫害同样如此。混交林的营造就是利用了生物链的特点,利用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繁衍速度与数量,以保障杨树新植幼林正常生长。

2.2 强化抚育措施

杨树新植幼林抚育处理措施的加强,有助于避免幼林受到害虫的侵蚀。因杨树新植幼林树龄较短,幼树抗病能力低,因而病虫害发生几率较高,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将会出现病情蔓延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树木大面积死亡。因此,在杨树新植幼林已经遭受病虫害侵袭的情况下,治理难度会大大增加。为了减少杨树新植幼林发病几率,应在幼树抚育期间制定明确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除草、修剪等工作,为杨树新植幼树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3 人工防治技术

在采用人工防治技术时,应重点考量防治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杨树新植幼林的不同生长时期,应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幼苗期,可人工摘除虫蛹,注意力度的控制,避免对新植幼树树叶或树干造成损害,同时,这一时期幼树还处于生长状态,树木较为脆弱,因此,在病虫害防止过程中,注意防止树木被折断。

2.4 生物防治技术

在杨树新植幼树病虫害防治中,需要把握好时间。让幼树生长到某一阶段时,在幼林中适当投放常见害虫的天敌,从而控制害虫数量,减少病虫害对杨树新植幼林造成的不良危害。通过释放害虫天敌,使得杨树新植幼树中的害虫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幼林健康生长。除此之外,当杨树新植幼林长到一定树龄时,可在林中投放一些啄木鸟,人工增加啄木鸟巢穴数量,促进啄木鸟在林中的繁殖,进而控制林中病虫害。

2.5 化学防治技术

喷洒药物是化学防治技术的主要手段,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利用化学防治技术需要坚持及时发现、尽早治疗的理念,平时多观察杨树新植幼林是否有发生病害的势头、害虫数量是否增加等。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喷洒化学药剂,防治效果明显,同时,杨树新植幼林中的病虫害种类较多,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害虫类型科学选取药剂,合理配制溶液,通过药物防治的方式,控制杨树新植幼林病情,减少害虫数量,如利用喷洒绿色威雷溶液、氧化乐果、氯氢菊脂等,将其按照一定比例稀释配比,具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2.6 加强检疫

要想从根源处防治病虫害,需要加强检疫工作,对苗木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大部分苗木从外地运输到新的环境中,其自身都会携带一些当地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出现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由于缺少天敌就会肆意繁育。若是没有及时发现并控制,就会增加杨树新植幼林病虫害问题的严重性,而加强检疫就会从根源处减少外来病虫害的出现。

3 结语

杨树新植幼林的健康生长对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较多,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病虫害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杨树新植幼林中的树木正常生长。

猜你喜欢

幼林化学防治幼树
落叶松成熟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快乐佳县人
苹果幼树期的科学修剪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现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