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混交林的土壤持水性以及肥力研究

2019-01-06黄幼利

现代园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肥力混交林马尾松

黄幼利

(武鸣区朝燕林场,广西 南宁 530199)

马尾松是松科,高可达45m,胸径1.5m,其分布范围极其广泛,是中国南部主要采用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水土流失区首选的绿化造林的树种。但马尾松也有其缺点,一般来说马尾松纯林的群落结构较为简单,马尾松虽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其对水的保持能力较差,这就使得纯马尾松林地干燥,树叶能获得的养分较少,落叶较难被分解,整个林地的土壤改良非常不显著[1]。相关研究表明,在进行造林时,将马尾松和其他树种混交,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情况,为林地中的树种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朝燕林为试验地,详细地探讨和研究马尾松混交林的土壤持水性以及肥力。

1 概况

朝燕林场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地理坐标北纬22°59′~23°33′与东经107°49′~108°37′,其地势良好,适于广泛种植林木。长久以来,由于在进行森林营造时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营造的马尾松人工林主要是纯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病虫害,且森林整体的防火性能差,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表现较差,上述情况都不同程度给朝燕林场造成了损害。为了维护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朝燕林场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将红锥和马尾松混交种植,为提升当地林地生产能力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2 研究方法

将马尾松分别和红椎杉木、火力楠、青栲以3∶3的比例进行混交,混交方式为行状,行间距为2m×2m。将试验林地划分为0~20cm和0~40cm 2种方式进行随机取样,定期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土壤的营养元素[2]。其中土壤中所含的水分用环刀法进行测定,土壤中水稳定团具体用机械筛分法进行测定,土壤中的组成以及微团聚体的组成采用吸管法进行测定,土壤的结构组成采用湿筛法。土壤营养元素组成主要的测定对象有氮、磷、钾、土壤有机质,上述的测定均是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测定。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混交林土壤持水性能

综上所述,林地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土壤的持水性能是反映林地上述持水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上述观察测定发现,马尾松青栲混交林的持水性能较好,其土壤饱和持水量较大,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种树种的落叶比较多,并且都比较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一来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就增多,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再来看马尾松和红椎杉木混交林,红椎马尾松混交林的持水能力虽然也较好,但由于针叶分解比较慢,落叶中包含许多难分解物质,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没有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好,其土壤持水力也不如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好[3]。

3.2 混交林土壤持肥力

森林土壤结构就是指土壤中呈固态的颗粒的大小和其空间排列方式,这种结构对于土壤的持水能力和积蓄养分等能力至关重要。下面就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土壤养分、土壤孔隙3个方面探讨和研究混交林土壤的持肥力。

研究表明,土壤结构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大小、数量和稳定性。上述3个指标对林地土壤中孔隙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土壤中孔隙的大小又决定着土壤的通透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由上述观察和测定发现,马尾松青栲混交林的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好,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是因为2种树种的落叶比较多,且都较易分解,这就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多,这样一来,土壤就能呈现出较好的胶结状态。此外,树种的根部在土壤中延伸穿插,一定程度上引起土壤中固体颗粒收缩和膨胀,有利于土壤形成团聚体[4]。

土壤孔隙度即土壤孔隙容积所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可以反映出土壤的孔隙状况和松紧程度,对于土壤的通气、透水等性能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表明,要使土壤的水分和空气充足就要营造良好的土壤结构,这样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活化进而被植物吸收,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可以反映出土壤的通气、透水等性能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就是土壤容重,所谓土壤容重又可以叫做干容重,是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壤中的土粒以及土粒之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和通容积水重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和青栲的混交林的土质更为疏松,便于树木的根部吸收水分和营养成分,增强土壤的持水的能力。另外,马尾松和红椎杉木的混交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能,相比于马尾松,红锥树的落叶较多,其凋零物也比较容易分解,从而增多了土壤中有机物,微生物更加活跃,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同时也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其他矿物质的转化,为树木生长营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因此,将红锥和马尾松进行混交,红锥树的上述特性,能够有效改善马尾松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马尾松和不同的树种结合会使林地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差别。如果马尾松和落叶较多、具有一定固氮能力,根部延伸度好的树木进行混交,其土壤肥力也会呈现较好的性能,因为上述所说的树种,能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同时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包括微生物、动植物被分解的尸体,以及分解尸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它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部分[5]。在营林生产中,往往采用自然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的肥力,也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土壤根据落叶或其他凋零物,以及根的情况决定能够给予树木的养分。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和青栲混交林中的土壤有机质最多,所以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在土壤养分性上表现较好。相关研究表明,土壤的养分充足可以进一步提升树木的增长速度,特别是速效性养分,可以直接为树木生长提供所需养分[6]。

综上所述,相比于纯林,混交林可以较好地改善林地的土壤肥力及其持水性能,进而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在当今森林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形势下,营造马尾松青栲或马尾松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林木的生长,提高整体的成活率,改善纯林的不良生长情况,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改善马尾松林生态环境,以及培育优质阔叶树用材林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肥力混交林马尾松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秸秆还田对连作花生土壤综合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药渣有机肥耦合高效水溶肥改良不同肥力设施番茄土壤效果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马尾松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