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农村不动产登记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9-01-06陈珍珠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统一土地村民

陈珍珠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1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现状分析

1.1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历程

1.1.1 起步阶段(1949~195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充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0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承认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一切合法权益,保护私有土地所有者的权利。这一时期,土地登记工作本质上是对土地的产权登记,这是对农民拥有的土地和房屋所有权的确认,以及对土地使用权的确认。

1.1.2 停滞阶段(1953~1982年)。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全面推进,为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转变做了铺垫;1956年 《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宪章》首次确认了农民个体经济以法律形式向农村集体经济转变,农民土地所有权转化为集体所有制;1963年发布 《关于当地居民对地方住房补充规定的通知》,农民宅基地所有权也消失了。在此期间,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1.3 发展阶段(1982~2006年)。1982年,中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于1998年颁布,是土地登记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6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 《地籍管理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土地登记和产权管理仍是当时地籍管理的重点。在此期间,土地登记制度着重于土地产权的确认,在此基础上实施土地管理。

1.1.4 完善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实施。法律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房地产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施行,为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房地产登记暂行条例》于2015年3月1日实施,标志着房地产登记制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此期间,虽然房地产登记制度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但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1.2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现状。2015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做好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的通知,统一不动产的权籍调查技术方案。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340个城市响应,近3 000个县区设立不动产登记办事处,据统计,全国约有3万多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共开放近4万个窗口,一线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约8万人,平均每天能够为30多万不动产登记申请人提供服务。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具有多层级、多部门的特点。横向来看,农、林、矿、渔业等部门的各种权利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房屋的各种权利则由房产部门管理。我国的不动产登记部门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虽然职权相互联系,但过于繁琐的登记过程不利于统一登记工作,会对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产生影响。纵向来看,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不动产登记管理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层级分明,但庞大的不动产登记体系,也使得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查询的难度增加,信息的统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2 当前农村不动产登记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相关法律支持。我国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都已经完善,不动产登记工作进行较为顺利。但针对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匮乏,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很难进行下去。

2.2 信息化管理难落实。我国农村村落分布广,且较为分散,地域差异大,受农村复杂环境的限制,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信息量大,加之村民对此项工作不了解,部分登记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到位,可能引起村民的抵触,配合情况不理想,进一步增大统一登记的难度。

2.3 登记流程繁琐效率低。当前我国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较为分散,登记流程繁琐,对于登记申请人来说,整个复杂的登记流程跑下来要耗费多日,有时候各部门来回跑多次也未必能有结果,“滚皮球”一样的登记流程使得登记申请人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效率低下,人们对登记工作部门的执行力产生很大质疑。

3 解决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问题的策略

3.1 健全法律法规,统一登记机构。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本质上是对农民不动产产权的确定,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在相关政策的支撑下,才能有效推动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进行。此外,登记机关要权责明确,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现象,省、市、县、乡层层推进,逐级负责,特别是乡镇政府要做好具体的配合工作,协助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顺利完成在村内的登记工作。

3.2 建立信息平台,统一信息管理。我国农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农民对自己多年居住的房屋有着深厚感情,有些农村家庭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房屋而奔波,现在农村各类房屋建筑并存,村民建房子凭借自己的喜好而不顾房屋施工类型,导致农村房屋建筑规划的无序发展。为了提高房屋信息采集的效率,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GPS技术和RS技术进行建筑定位和建筑外观图形的采集,降低基层操作人员的执行难度,同时建立基础信息库,将收集到的信息纳入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住房信息,提高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 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登记效率。一方面人员配备到位。为农村基层登记工作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包括土地资源管理、户籍管理、信息登记等方面的人员配备,实现各方资源的整合利用,以此推动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施。二是财政支持到位。我国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相关经费开支会相应增加,如果经费不到位,具体工作难以推进。因此,基层政府应根据村落具体环境,适当增大作业经费的支持,同时,上级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可度。农村不动产登记不同于城镇,推行难度较大。一方面,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低,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下乡进行讲解宣传。特别是对农民视为生活根本的土地和宅基地,进行核查登记,必须要得到农民的认可,否则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基层不动产工作人员的态度要诚恳,要耐心为村民讲解政策施行的好处,积极引导村民接受核查和登记,以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统一土地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我爱这土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统一数量再比较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