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研读《灵枢经》的思维视角及其意义

2019-01-06张登本

中医药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文三焦原文

●张登本

《灵枢经》,又称《针经》《九卷》《九灵经》,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非出一人一时之笔,内容形成应在春秋战国,个别篇章当在汉代。《九卷》之名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自序》,《针灸甲乙经》沿用《黄帝内经》(其中的《素问·八正神明论》《灵枢经·九针十二原》)之《针经》名谓,又专名《九经》。中唐王冰在进行《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时始称《灵枢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北宋初年《针经》已佚,只有《灵枢经》存世,故高保衡、林亿等敬献校书表中只列举有《灵枢经》而无《针经》,因其内容“不全”而未校勘整理。但到南宋时期,《针经》《灵枢经》尚存于世,故有人考证两者内容基本相同,仅编次稍有区别,文字“间有详略”而已。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进献医书中有一部完整九卷本《黄帝针经》(《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纪》),南宋史崧(公元1155年)将其家藏旧本《灵枢经》九卷,增修音释,编为二十四卷,即为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灵枢经》版本。明代马莳编《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历史上按照是书原文之序予以全注《灵枢经》之第一人。后来清代钱塘学者张志聪及其门人亦以《黄帝内经灵枢经集注》的方式给予全书通篇诠解。

1 学习《灵枢经》,要遵循现代研究之长

纵观历代对《灵枢经》的研究历程,无不从侧面体现着中医药发展状态和运行轨迹。如西晋皇甫谧当首推第一人,正因为他结合自己以针灸为主的临床体会而对《针经》《素问》进行了深刻研究,才诞生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步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近几十年来,《灵枢经》的研究方兴未艾,如山东陈璧琉、郑卓人的《灵枢经白话解》,河北的《灵枢经校释》,天津郭霭春的《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陕西傅贞亮、张登本的《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等,每次研究都会从其中挖掘整理出发人深省的新知识、新思想。此次“中原书库丛书”对《灵枢经》予以“校注”研究,则又赋予其新时期的特殊贡献。

2 学习《灵枢经》,要有所创新前行

研究任何一部经典文献,决不可仅仅拘泥于原文的梳理“校注”,不可为“校”而“校”、不可为“注”而“注”,而是要十分认真、万分关注其中发人深省的、对学科发展具有奠基作用之处,务必使其中为读者所重视、对读者有所启迪的经文得到充分的阐释和弘扬,否则就会失去研读经文、梳理经文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3 学习《灵枢经》,要弘扬经典宏旨大义

之所以在此强调“运用‘创新’思维,学习《灵枢经》”这一主旨,完全是缘于缔造中医药学的《黄帝内经》“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孔子学院2011年庆典讲话)。所以在对《灵枢经》进行研读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文的勘误和字面上的疏注,不然则无法超越而仅是重复近几十年学者们的工作,故仅能将其归于“无效劳动”。只有运用创新思维研读经文,才能体悟《灵枢经》原文的宏旨大义,感知其中的实际意义和存在价值;才能使自己的经典研读立于当今经典文献研究之潮头;才能给经文的生命科学知识赋予现代内涵,或者应用“纵横联系”方法阐扬其中的宏旨大义。举例予以表达之。

3.1通过对《灵枢经》原文的研读,要凝练出其中对人类“和态”健康观念的意涵《灵枢经》中“和态”健康理念是基于“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本脏》)之论的凝练。其中所说的“人之常平”,是指机体没有任何病痛,而形体、精神、机体适应性良好的平人状态。“和”是在其变化过程中内外及其内部之间互相作用、不断发展、保持和谐有序的状态,强调人体本身内部脏器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统一,是中医整体观念、天人相应的最高概括[1]。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共同构成的和态健康观,是《内经》的核心健康观念,是中医学最佳的健康模型,是生命活动追求的最高境界,惟有源于《内经》的“和态健康观”,才能清楚、准确、科学地表达中医对健康意涵的界定[2]。

3.2研读《灵枢经》,要对其中“九法”的意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九法”是其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的思维范式。所谓“九法”,即“法天、法地、法人、法时、法音、法律、法星、法风、法野”,分别是其开卷前九章篇名的缀词,之所以将其放在醒目的位置,就是要昭告其有关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之构建的基本思路,分别以人之形体官窍、九针制备、九针的适应证、诊脉方法、施针治病等内容予以示范,充分表达了其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思维背景。现今在研习和应用其构建的医学理论时,务必要遵循这一范式,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3]。

3.3研读《灵枢经》,应当应用北斗七星和北斗历法(《九宫八风》)的相关知识解读原文应用北斗七星和北斗历法(《九宫八风》)的相关知识解读原文,才能明白有关原文发生的天文背景,也才能对经文蕴涵的宏旨大义有所认识。因为“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继承,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瞎子摸象’,二是‘树林中捡叶子’。两种现象,一个结果——不及根本。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大门之外的呐喊”[4]。古人为了标记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分别从东、南、西、北各选七个亮星,这就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的由来。为计量一昼夜的不同时辰、一年的不同时节,于是在天球宇宙结构观念和北斗七星的天文背景之下,就将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十天干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黄道(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接近于太阳在恒星中的视周年路径)附近的周天进行等分,并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斗纲指向时空区位的天象观察,就可对相关节令月份予以计量。所谓“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就是以此表达时空的南北子午线为据,分析和计量人体气血昼夜循行、卫气循行规律的(《卫气行》)[5]。

3.4研读《灵枢经》,务必要对“九宫八风”图(《九宫八风》)从时空物三位一体模型的多维意涵予以解读通览历代研究《灵枢经》者之著述,未见对第七十七篇首之“九宫八风”图给予析解的文字,这是研究这一经典的欠缺。当今人们研读该书经文时,如若不想再继续此之“缺憾”,就必须从多维视角解读该模型的丰富意涵。该认识模型图是以北斗七星作为模型建构的基础;表达了北斗历法(一年366日,分为八个时节)的知识结构特征;表达了一个太阳回归年8个节令变化的严格时间阶段划分方法;有严格的空间区位规定;有严格的时间节点(二分、二至、四立);用八卦概括八个时段气象、物象、人事、病象;是“洛书”数理模型的具体表达等。只有如此深刻解读,方能完整地释解其所表达的内容[6]。

3.5研读《灵枢经》,务必要对其中的“气街”知识予以梳理“气街”知识这一重要内容需作为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予以补充。只要对相关经文进行横向梳理,就会认识到原文讲述的分布于头、胸、腹、胫的四“气街”知识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联系四海,相对独立的分段结构”“纵横交错,以横向为主的网络结构”“前后相贯,上下相连的纵横结构”“以脏腑为中心,向全身呈辐射状结构”的结构特征。只要对该书相关原文认真研读,就会发现经文结合临床实践,表达了“气街”具有“沟通联络”“蓄积气血”“调节控制”和“代偿替补”之功能特征。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灵枢经》所论之“气街”,不但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织部分,而且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经别、别络、经筋、皮部之外气血运行的侧支旁路,尤其是在邪伤经脉,经脉为邪闭阻而不通的病理状态下,经气无法沿经络的常规之道运行时,气街就可发挥侧支旁路的代偿替补作用(《卫气》等)。如此重要的知识,只有运用“创新”的学习思路,才能予以解读、归纳、凝练,并使之服务于临床实践[7]。

3.6研读《灵枢经》,务必要对其中第一次从生命科学角度论述人类体质的知识予以研究和归纳人类的体质是依赖于先天禀赋(《寿夭刚柔》《天年》)并通过后天获得(《五音五味》)的,表现在个体之阴阳气血、脏腑形质(《本脏》)、人格性情(《论勇》)等方面的特有性质。通过对该书有关体质内容的原文进行解读,辨识经文对体质的存在、体质的个体差异、体质的分类(《阴阳二十五人》),以及体质与发病(《卫气失常》)、体质与刺治(《行针》《通天》)、体质与药物耐受性、体质与疼痛耐受性等(《论痛》)临床意义方面的记述和论证。这些内容只有通过对原文的认真解读和对原文精神的深刻体悟,才能有所认知,也才能使其发扬广大[8]。

3.7研读《灵枢经》,要十分重视原文讲述的刺治方法《灵枢经》在讲述应用针刺方法治疗疾病时,认为要用阴阳五行之理的思维模式,熟悉脏腑部位及其表里关系、气血循行顺逆及经气运行出入交会、虚实补泻和腧穴,辨析病性、判断病势顺逆、辨别基本标本缓急(《通天》),再根据病情,分别在三刺法、五节刺法、九刺法,或者十二节刺法(《官针》)中选择适宜刺法。无论是补虚还是泻实,针对具体病情,或疾徐、或捻转、或开合、或迎随、或逆从、或缪刺、或艾灸,务必遵循“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的针刺原则,既要重视对病人神气的调节和治理,也要全神贯注,神思敏捷,在选穴、进针、行针、捻转、导气等过程中,刻意研精,一丝不苟,才能通过调气、治神、调整机体各部分的阴阳,使之从不协调的失衡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官能》)。这既是《灵枢经》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更是学习该书并用之于指导临床实践的重点内容。

3.8研读《灵枢经》,务必要对“三焦”理论给予纵向深刻解读自《难经·二十五难》认为“三焦……有名而无形”后,就引发了长期的三焦“形名之争”。三焦“有名有形”之论认为,三焦为六腑之一(《邪气脏腑病形》《本输》),其形态为“脏腑之外,驱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类经·藏象类》),有其独立的功能活动,有其相关病证特征,有所属经脉,有表里联系,有其阴阳五行属性等。持三焦“有名而无形”立场者又有三种观点:一是“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是对人体内脏划分的三区域,上焦包括横膈以上之心、肺、心包乃至头面,中焦指膈脐间之脾、胃、小肠等,下焦包括肝、肾、胆、膀胱、大肠、女子胞等;二是“气化三焦说”,认为上焦是概括人体物质代谢过程的三个阶段(《营卫生会》),如“中焦如沤”即表达了脾胃小肠等对食物的腐熟消化以及对其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上焦如雾”是对上传至心肺的水谷精微在心肺的气化作用下宣散发布之全身被利用以及能量转化过程的表述,“下焦如渎”则指人体代谢后的“废水、废渣”的排出就要如同河渠沟道一样畅通;三是“辨证三焦说”,即是以“三焦”概括外感温热病证演变过程早、中、后期的三阶段,这也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疗方法以及用药思路发生的依据。所以,在研读该书时,对诸如此类的重要命题,需要应用“纵横联系”的解读《内经》原文的方法,才可能有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9]。

3.9“命门”是《灵枢经》的重要命题,也是研读该书时必须给予认真关注的知识点(《内经》中仅见于该书)《内经》基于“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大惑论》)的认知,将“视睛明”(察眼神变化)作为判断脏腑精气盛衰、疾病预后吉凶的重要观察点。这就是《内经》“命门者,目也”(《根结》)发生的医学背景。《难经·三十六难》赋予“命门”以右肾内涵,使其有了全新内容。像这样的重要学术知识,必然是学习该书经文时要给予重点关注的。

3.10《灵枢经》首次将人们对宇宙、万物、人类的发展演化过程及人类思维的发生过程的认识进行归纳《灵枢经》将宇宙、万物、人类的发展演化过程归纳为:演化天地规律(“道”)加天地演化本原(“气”)→天地加万物→生物体(第一个“生”)→人类(第二个“生”);同时,经文也将人类思维的发生过程归纳为:志(记忆、信息储存)→意(信息提取)→思(信息处理)→虑(广泛联想)→智(作出判断,制定方案,行为实施)。用“智”表达思维结果的理由在于:思维所需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信息处理分析必须是缜密的,得出的思维结论必须是准确的,制定的处理方案必须是正确的,处理事物的结果必须是最优的(《本神》)。像这样的辩证唯物的演进观点,客观、正确地表达了古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像这样的高明之论,研读本书经文时是不能不予以重视和关注的。

3.11《灵枢经》阐述了多种诊法理论中医学诊法理论中的“尺肤诊法”(《论疾诊尺》)、“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法”(《四时气》《经脉》)、“五色诊法”(《五色》)、“胸腹诊法”(《胀论》《水胀》)等知识在《灵枢经》中均予以呈现,而《素问》则是对这几种诊病方法予以具体应用。诊病原理、具体内容、操作方法、临床意义等构成其基本内容。这些内容的经文是研读《灵枢经》原文时的重点,也是学习该书经文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用价值所在,需要十分地认真、万分地关注[10]。

3.12《灵枢经》首次提出解剖概念《内经》对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认识,除了长期的生活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活动验证外,还有解剖实验,如“若夫八尺之士……皆有大数”(《经水》)之论,以及有关消化道各部分的大小、重量、长短、容量等(《肠胃》),均与现代解剖学测量的结果非常近似,说明藏象理论的建构是有解剖学基础的。当然限于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此时的解剖只是直观的、粗浅的,这也决定了中医药学重视运用宏观、整体的方法,来认知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此处提示:一是最早提出了“解剖”概念,反映了当时于人体解剖已有了相当的成就;二是提供了从形态观察的方法研究生命科学,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虽然藏象理论以脏腑机能为核心,但形态结构也是其不可缺无的因素。研读《灵枢经》时,对这样的内容决不可因其过于原始、尚嫌粗糙而摒弃之,而是需要以此作为解读经文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思维视角,评价两千多年前古人构建生命科学知识时的可贵、可敬之精神[11]。

凡此等等,既为《灵枢经》的特色,也是当今研读《灵枢经》经文时所应有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对经典名著进行挖掘和弘扬。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生命力,研读中医经典文献也应当如此,如果没有这种认知方法和思维视角,也就无法研读出经典名著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经文三焦原文
经文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亥时调“三焦”,养生效果好
空相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翻掌上托,通调三焦
“讲经文”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