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市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

2019-01-06王永连

河南水产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阳市摄食苗种

王永连

(新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河南 信阳465550)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下辖2区8县,辖区内河流众多,属长江、淮河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信阳市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速,至2018年底,信阳市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319.3 hm2,稻虾共作面积297.3 hm2,小龙虾总产值达15亿元。河南省小龙虾规模化养殖主要集中在信阳市,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在信阳市,河南省2018年小龙虾年产量达3万t,其中1.45万t产自信阳市。本文总结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河南省“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提供参考。

1 小龙虾生物学特征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淡水原螯虾属,原产北美,十九世纪引入我国。小龙虾适应能力强、生长快、食性杂,在我国分布较广,主产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备受青睐,其养殖规模与产量逐年扩大。

小龙虾体长扁,躯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21节。小龙虾生活环境多为湖泊、池塘、河流和沟渠等淡水环境,有掘洞筑穴的生活习性。小龙虾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溶氧不低于1.5 mg/L即可正常生长。小龙虾生性好斗,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其食性为杂食性,喜动物性饵料。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的摄食有偏好性,孵化出的幼虾以自身卵黄为营养源,二期幼虾滤食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三期幼虾可摄食浮游动物,幼虾摄食底栖动物,成虾摄食水生昆虫幼虫、甲壳类动物、植物根茎叶等。

2 小龙虾稻田养殖模式及技术关键

稻渔综合种养又称稻田综合种养,是通过田间改造并选择种养殖品种,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水稻可为小龙虾提供饵料、遮阴、避害。小龙虾的行为可辅助稻田松土、通气,排泄物可作为稻田的营养源,同时也可摄食多种害虫。养殖过程中,稻田不用喷洒农药、施加化肥等,生产的稻米绿色无污染,有较高的品质及较好的经济效益。稻田综合种养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可有效促进粮食生产,提高农渔民收入,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

2.1 稻田选择及改造

小龙虾养殖前需对稻田进行选择及改造,稻田底部为自然结构,有较好保水能力的黏性土为宜。稻田周边有稳定的供给水源,并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配套设施,以预防洪涝和干旱。

小龙虾有掘洞习性,也有攀爬能力,稻田改造内容包括开挖养殖沟、加固田埂和建造防逃设施等。用于小龙虾养殖的稻田四周田埂需要加宽加高压实,防止小龙虾逃逸,也可确保不漏水。田埂顶部宽3 m以上,加高0.5~1 m。进排水口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防止小龙虾逃逸。进水渠道设在田埂上,排水口设在低处,以保障水循环顺畅。防逃设施可选聚乙烯网,底部埋入围梗土以下20~30 cm,围梗土以上高30~50 cm。养殖沟沿田埂环绕稻田四周,可根据稻田大小设计开挖十字形、田字形、川字形养殖沟。沟宽3 m、深1 m,坡比约为1:2。

2.2 苗种选择与投苗数量

选择投放的虾苗健壮、附肢健全、体表鲜亮并呈暗红色、体表无附着物、肠道无断节并饱满的个体为宜。放养前可将其放入水中,观察活力情况,以活力较强的个体为优。目前,信阳地区的苗种多为外省引入,放养前严格控制稻田施肥与用药,检测稻田水质和土壤质量,以提高放养成活率。虾苗应购于有资质的苗种场,避免引入野生虾苗,可同时引入不同地区的苗种,以保障群体遗传多样性,防止因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退化。信阳地区在早稻插秧后投放幼虾,每亩投放15~25 kg。

在放虾苗前10~15 d,采用50 kg/667m2生石灰进行养殖沟消毒,杀灭敌害生物、病菌与野杂鱼。虾苗投放选择晴天的早晨和晚上进行,投放前选少量苗种放入稻田观察有无应激反应。为避免在新环境中的应激反应,可在放养前1~2 h泼洒抗应激药物。投放时,先用盐水消毒。每50 kg水放入1.5 kg食盐,食盐溶解后,把虾放入盐水浸泡3~5 min,然后投入稻田。

2.3 水草种植

幼苗培育过程可适量种植水草,确保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也可保障水稻产量,常见的水草主要包括菹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水草种植占水面40%~50%。通过适当种植水草,可为小龙虾提供觅食、休息、脱壳和躲藏的场所。

2.4 投料和施肥

稻田养殖小龙虾需投喂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在投喂过程中,禁止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坚持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后,温度变化较大,需减少饲料投喂。小龙虾放养前一周左右,稻田施用农家肥,以肥水,禁止使用化肥。农家肥使用量为200-300 kg/hm2,过磷酸钙10~15 kg。养殖过程中需观察水体颜色和小龙虾活动情况,根据小龙虾的重量、摄食、生长及天气等因素综合制定投喂计划。可适时、适量施用有机肥,促进池中水草生长,提高水蚯蚓与水生昆虫等水生动物的生物量,从而为小龙虾提供优质天然饵料,促进其育肥。

2.5 秧苗移栽

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移栽,采用条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浅水栽插。移植密度一般为30 cm×15 cm,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好。水稻具体栽插方法可以参考辽宁盘山稻田养蟹技术。

2.6 田间管理

坚持每天巡田,检查进、排水口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汛期防止漫田,防虾外逃。进排水需用40~80目筛绢网过滤,防敌害生物入田。日常需用注意清除蛙、水蛇、泥鳅、黄鳝、水老鼠等敌害,避免其危害小龙虾。鸟类、水禽等对小龙虾危害较大,要进行驱赶。

冬季气温降低,要保证养殖水深在50 cm以上,水位不能剧烈变化,以免小龙虾应激反应出洞冻死。水温降到10℃以下,小龙虾摄食很少,可选择在晴天中午投喂少量高蛋白饲料,每3~5 d投喂1次。

2.7 病害防治

稻田养殖小龙虾一般病虫害发生较少,可依据种植水稻品种的不同和田间病害对症用药。基本原则是最低限度减少用药,必需用药时选择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含菊酯类型杀虫剂。用药时需严格把握用药浓度与剂量,将药喷洒在茎叶上,避免进入水中。

3 存在的问题

小龙虾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小龙虾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3.1 育苗技术滞后

目前国内对小龙虾的食用需求较高,仅依靠捕捞野生个体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信阳地区小龙虾的人工繁殖仍未解决,养殖户引进的苗种多为湖北、安徽等地引入。引种过程长途运输,成活率低引入后如果不进行选育,会降低小龙虾种质质量,影响养殖效益。

3.2 深加工能力不强,缺少名优品牌

信阳市共16家小龙虾加工企业,仅在潢川县有3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尚不能满足市场对其需求。此外,小龙虾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产业联盟尚未建立,缺少国家标准,小龙虾企业缺少稳定的优质虾源,缺少区域名优品牌。

猜你喜欢

信阳市摄食苗种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