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实践

2019-01-06钟耀广

农产品加工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能力

李 磊,钟耀广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10306)

进入新世纪,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科技人才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创新型人才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需要有所创新和突破,要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从学校和教师2个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学校教师“1+1模式”,这样2个方面才能构建成一支创新型人才团队。拥有一个良好的团队,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高等院校必须要在教师教育和学生教育两方面共同入手,培养高素质人才就一定要从新的教学理念开始,推动科研成果的前进是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任务,也同样是创新科研成果的不竭动力。

1 学校方面

1.1 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应该加强深化教学改革,我国高校多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分数、轻素质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同时阻碍了我国高等院校向研究型大学或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国际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应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计算机能力、现代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学校应该就此制定一定的培养计划,在政策支持范围内,让那些真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学生能有施展能力的地方[1]。大部分高校也许不能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条件,但是只要有这一方面的想法,付诸行动。在见到成效的时候,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这一方面的发展,前提当然是学校能重视。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而“培养质量”和“人才价值”的关键就是创新,高校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方法的改革是关键。高校必须重视实验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同时要淘汰一些落后的演示性、验证性、模拟性实验,提倡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等大型实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2]。

1.2 因材施教,激励创新

每个学生也许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校的确没有办法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但这不可以是学校偷懒的一个理由。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培养人才方案,学校可以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方向,多开设可供选择的课程与实践,如果出现某一课程选课人数过多或太少,其实这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多开设此类课程,培养该方面的创新型人才,以少数精英带动多数群体,这才是良性循环[3]。当然,学校在对待培养创新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又要划清界限,对待本科生要以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教学为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核心的理念,而对待研究生教学,在学生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直至论文答辩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把关。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需要设计灵活的课程,让大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努力拓宽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教师应该起带头作用激励学生创新,学术是需要创新的,一成不变的总会被淘汰,在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下,尤其是研究生,就能出现一些很好的想法,这些想法正是推动科研进步的动力所在。学校应该大力支持,可以专门设立创新类基金,专供创新型人才培养使用,并在实验结束时,针对实验结果的创新性提供奖金制度,这也是学校鼓励学生创新的一种方法[3]。

1.3 重视基金项目,良性竞争

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人才发展学科广泛性、路径多样性等特征,加强对女性科研人员的支持。①持续支持研究生参与基础研究,培育下一代创新人才[4]。持续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坚持多学科、广覆盖,给更多处于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以及时、有力的支持,保持合理规模,提高资助强度,为基础研究队伍建设蓄积人才之源。②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支持。高校可以就该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机制,鼓励项目负责人走出“温室”,参与更高水平的开放竞争。③调整完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规模和评审机制,促进各学科优秀青年人才均衡发展。高校可以通过扩大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规模,探索设立外国高级科学家来华研究项目,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长期工作,支持和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到中国开展合作研究,逐步完善吸引国外优秀人才的资助机制,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及学术交流的国际化环境。④充分发挥境外科技资源优势,支持内地与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开发创新型人才。高校在基金方面可以牵头带领教师团队走出学校,走出中国。能力越强的人总会吸引其他国家的有能力的人,而创新型人才往往就是从这一类人中产生。总之,高校在建设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创新型人才的建设者,更是见证者。

2 教师方面

2.1 找准定位,明确培养方向

创新型人才从不会凭空而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教师这个队伍便是发现创新型人才的伯乐。在培养学生时,应该找准每个教师的实践教学,而不是学生的盲目实践。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教师也要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和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成才奠定全面的基础。教师在明确培养方向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改善自己教学。现代学生大部分思维比较活跃,只有在最接近现代化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迸发创新思维,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定位[5]。教师是整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纽带,只有把中间环节做好,才能更好地把学生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条艰难且很漫长的道路,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同时教师需要巩固自身的知识框架,本身也需要在创新型方面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可以从多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6]。

2.2 资源共享,搭建合伙平台

现代社会是一个共享的社会,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想法可能总会有缺点,所以搭建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以食品专业的学生的为例,一个教师的仪器、试剂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实验方法往往会运用到更多的大型仪器,只会埋头在自己实验室的学生是不会有很大的创新思维的,只有见识的更多,亲自动手接触的更多,才能真正明白共享的重要性。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代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各方面都会考虑到,这也是最难的。共享平台的搭建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决定性作用的,搭建合伙平台,努力汲取优秀人才的长处,在教师教学方面有极大的帮助。共享平台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实现数据共享,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也是节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费用的一种途径;实现资源共享是有效减少时间的浪费[7]。21世纪不再只求一已之力,而是在双赢中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团结起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及价值。

3 结语

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高校需要寻找适合自己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案,努力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始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学校、教师双方面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使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