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

2019-01-05

新农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种子监督

相 阳

(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政府,山东 临清 252653)

加强对农业种子的质量监督是确保种子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当前农业种子存在的质量监督体制机制漏洞、质量检测技术水平不高、抽查力度不够等问题,笔者就形势下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1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健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机构。构建纵向多级监管部门联动的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专门负责检测种子质量的检测中心,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进一步推行种子质量认证体系,规范和完善认证程序。其次,实行种子全程质量监督管理。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必须到种子质量监管部门登记备案,以便从源头上加强对农业种子的质量控制。同时,盯紧包装环节的质量控制。农业种子监管部门应深入企业一线,对种子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对符合要求的,及时督促其整改到位,以确保包装过程中的质量。此外,种子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跟踪检查,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了解种子生长发育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的改进和优化。

2 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质量检测是影响质量监督管理的基础性因素。作为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切实加强质量检测工作。一是提高检测技术。根据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为做好质量监督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为了确保种子质量检测顺利开展,应该提前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并通过多方论证予以确定,为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流程和标准来实施,确保检测流程的科学性和周密性。三是确保抽查效果。对种子质量进程抽检,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应该尽可能扩大抽检范围,实现多级地域种子企业全面覆盖。要强化抽检的结果运用,对于抽检质量优、效果好的种子企业,应该予以大力宣传推介,并给种子门店多推荐这样的种子企业,从而鼓励种子企业增强提升种子质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抽检结果较差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抽检情况再次抽检,若发现仍未合格,则要予以严肃的处理。此外,要将抽检结果及时予以公开通报。但是在实际质量检测中,要加强专业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并对检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在排除技术和工具以及人为失误的原因外,找出其质量问题原因,严禁存在质量问题的种子进入市场,其实提升质量检测成效。

3 加强质管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将责任心强、专业精湛和具备一定经验的人才吸纳到农业种子监督管理队伍中来,以此不断重视队伍,从源头确保质量监督管理质量。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根据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分类别、分阶段对实行监督管理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规划,并狠抓培训过程管理,以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将培训结果与个人薪酬管理,以此提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实现奖优罚劣。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农业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每个人的身上,确保责任落小落细落实。对于认真履职尽责、质量监督管理效果好的,应该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履责不严、效果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以此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要将工作业绩与绩效、职称晋升等挂钩,严格按照专业技术加强对其的检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堵住质量漏洞。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种子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桃种子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可怜的种子
夯实监督之基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