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I亚群禽腺病毒感染的诊治

2019-01-05唐共生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腺病毒心包血清型

唐共生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 273300)

近年来,I亚群禽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积水肝炎及包涵体肝炎的数量逐年增加,给各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正确诊断及有效防控在保证蛋鸡养殖的效益上意义重大。

1 病原体介绍及发病特点

Ⅰ群禽腺病毒包含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4 型能引起蛋鸡患有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也是所有血清型中毒力最强的一种,病毒本身即可引起蛋鸡患病。其他血清型能导致包涵体肝炎,主要血清型为血清2 型、血清8 型和血清10 型。

心包积水肝炎在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其中夏季和秋季是该病的高发期,病毒主要存在于蛋鸡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中。随着粪便和飞沫排出体外,感染健康蛋鸡。也可以通过种蛋和鸡胚发生垂直传播。包涵体肝炎的发病率为25%~100%,死亡率为35%左右,蛋鸡在开产前或产蛋期感染腺病毒后能通过蛋传播,传播期为感染后的1~2 周内。同时该病也可以通过粪便等进行水平传播[1]。

2 病理变化

感染腺病毒而死亡的蛋鸡中有90%以上有严重的心包积水,颜色为淡黄色不浑浊,心脏畸形,肝脏肿胀,质地脆弱,肾脏肿胀、表面有突出的小管,皮下脂肪颜色变为黄色。

包涵体肝炎在发病初期通常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个别患病鸡会出现死亡现象,鸡冠颜色变浅,皮下出血,部分患病鸡出现过性水样腹泻,同时伴随着贫血症状。肝脏肿胀表面有出血点及出血斑。骨髓呈淡黄色。胸肌、腹肌、内脏等部位的脂肪组织有明显的出血病变。

3 蛋鸡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诊断

取急性患病蛋鸡的肝细胞印片,使用苏木精-伊红进行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杆细胞内是否含有嗜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以此来判断是否为包涵体肝炎[2]。

通常用于病毒分离与鉴定的病料组织为鸡胚或雏鸡的肾细胞,也可以使用鸡胚肝细胞进行。将病料组织接种于鸡胚卵黄囊中,可见鸡胚发育不良、肝脏肿大并且呈现黄白色坏死。

4 蛋鸡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

4.1 重视免疫抑制性疾病

在蛋鸡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或患有传染性贫血时,会使腺病毒的致病性增强,进而导致蛋鸡患病,并且以上两种疾病还会出现免疫抑制情况,影响Ⅰ群禽腺病毒的免疫效果。所以要控制Ⅰ群禽腺病毒的危害,首先要控制并清除以上两种疾病,防止混合感染的发生。

4.2 切断传播途径

Ⅰ群禽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较容易在不同鸡群中传播,造成疾病的流行扩散。同时,腺病毒对环境抵抗力较低,所以要做好腺病毒在蛋鸡群中的防控工作,采取消毒措施,定期消毒蛋鸡舍,通常每周消毒1 次,鸡舍和鸡场门口处需要设置消毒池。

4.3 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用于蛋鸡I亚群禽腺病毒感染的治疗,所以对其预防十分关键。采取免疫接种的方式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受腺病毒污染或威胁的地区,通过疫苗免疫能提高雏鸡母源抗体,对切断垂直传播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净化鸡群,目前用于预防I亚群禽腺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有2 种,1种是使用自身养殖场内发病鸡的肝脏制备的疫苗,此种疫苗对制备技术和条件有所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隐患。另一种较为常见且建议使用的疫苗是分离Ⅰ群禽腺病毒毒株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在使用疫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并且保证疫苗的质量合格。

4.4 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蛋鸡群需要进行封闭式管理,避免外界动物的进入,尤其要注意野禽侵入,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4.5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养殖环境的安静舒适,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合理通风,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加强营养的供应,科学的补充微量元素、B 族维生素、VC、VK及鱼肝油等,以增强蛋鸡抗病能力。

5 小结

近年来,通过对Ⅰ群禽腺病毒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可知,该病在我国养鸡生产中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范围越来越广,不仅蛋鸡能够感染,肉鸡、白羽鸡、黄羽鸡等也能感染患病,由于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所以要加强对该病预防的重视程度,加强卫生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积极进行免疫接种等对预防Ⅰ群禽腺病毒感染的意义重大。在疫苗使用方面,除了可使用的灭活疫苗与活疫苗外,基因工程苗的研发和使用也有一定的进展。

猜你喜欢

腺病毒心包血清型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1例后备蛋鸡禽Ⅰ群腺病毒病治疗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可溶性B7-H3与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