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腺疫病的诊断治疗

2019-01-05金梅许梅花贺希格吉日勒巴依尔太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畜嘧啶性腺

金梅 许梅花 贺希格吉日勒 巴依尔太

(1,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750333;2,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750333)

马腺疫是由马链球菌马亚种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属于3 类动物疫病。以发热、上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特征。中医称这病为“槽结”、“喉骨肿”。

1 病原学

马链球菌亚种原称马腺疫链球菌,为链球菌属C 群成员。菌体一般为椭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运动性、不形成芽孢,但能形成荚膜。病菌在病灶中一般表现为长链,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菌体相互连接呈串珠状,而在培养物和鼻液中表现为短链,短的只有几个或者两个相连。该病菌对大多数消毒物表现敏感,对高温环境敏感,一般温度到达90~100℃立即死亡,但此病菌对一般环境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强,在水中可存活6~9d,脓汁中的菌在干燥条件下甚至可以生存数周。

2 流行病学

2018年9月份阿拉善左旗兰太镇扎汉布鲁格嘎查李某饲养40 头驴,病 26 头死亡 2 头,发病率 65%(26/40),死亡率7.69%(2/26)。

传染源为病畜和病愈的带菌动物。马属动物是此病的易感动物,以马最易感,4月龄~4 岁期间为易感期,发病率最高的是1~2 岁马;1~2个月的幼驹和5 岁以上的马感染力相对较低,骡子和驴次之[1]。春秋季节是本病的高发季节,一般9月开始,至次年3~4月。其他季节多呈散发。

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创伤和交配感染。本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一般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病情的轻重、病程长短、恢复快慢依据机体好坏,饲养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

3 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8d。临床常见有一过性疫腺、典型性腺疫,恶性腺疫(转移性腺疫)3 种类型。

3.1 一过性腺疫

鼻黏膜炎性卡他,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体温稍高,下颌淋巴结肿胀,多见于流行后期。

3.2 典型性腺疫

病例最多,以发热、鼻黏急性卡他,病畜吃草、咀嚼、吞咽、饮水缓慢、困难、皮温不均,体温可高达 40~41.2℃,颌下淋巴结肿大,有鸡蛋大或拳头大,表面不平,触之硬实,界线清楚,热痛明显。随着病的发展肿胀逐渐变软、化脓,触诊稍有波动,可自行破溃,流出大量黄白色黏稠的脓汁,如不发生转移性脓肿或其他并发症,则其肉芽组织新生逐渐愈合病程约2~3 周。治疗不及时的病畜可继发脓毒败血症死亡。

3.3 恶性腺疫(转移性腺疫)

病原菌由颌下淋巴结的化脓灶经淋巴管或血液转移到其他淋巴细结及内脏器官,造成全身脓毒败血症,致使动物死亡。比较常见的有喉性卡他。额窦性卡他。咽部淋巴结化脓、颈部淋巴结化脓。肠系膜淋巴结化脓。

4 诊断

⑴病初症状不明显发,可根据病史和病马有无接触、下颌淋巴结有无肿大、痛等综合因素作出初步判断。典型马腺疫可根据病畜急性下颌化脓、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和鼻腔流出淡黄色黏稠的鼻液症状,结合流行情况进行确诊,应注意与马流感,传染性上呼吸卡他等病鉴别。因本病初期病畜吃草、咀嚼、吞咽、饮水缓慢、困难、被误诊为肉毒梭菌中毒,而失去治疗良机的事也时有发生,本次疫情就是当地兽医误诊,没有及时治疗,死亡了两头驴。

⑵实验室诊断,病原检查:用病畜颌下淋巴结的化脓灶中的脓汁涂片,染色镜检可检查病原。可见成串珠状存在链球菌。

5 防治

5.1 局部治疗

可于肿胀部涂10%碘酊,促进肿胀迅速化脓破溃,如肿胀部位变软应立即功开排浓,用1%新洁尔灭液或用1%高锰酸钾液彻底冲洗[2]。

5.2 全身治疗

用青霉素120~240 万 IU,2 次/d,病情严重的可静脉注射。或用10%磺胺嘧啶治疗,第一次用量加倍,10%磺胺嘧啶10×20ml,肌肉注射。以后 10ml,2 次/d,连用 3~5d。

5.3 预防

一般可用马肿疫灭活菌注射液预防此病,当有病例发生时,应及时隔离治疗病,对养殖场地、养殖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对还没发病的假定健康畜,采用10%磺胺嘧啶肌肉注射预防。

猜你喜欢

病畜嘧啶性腺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右美托嘧啶联合纳布啡用于脑膜瘤手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小儿肠套叠气体灌肠X线对性腺辐射剂量和放射防护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
HCO3—对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降解水中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