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牛羊脑包虫病的策略分析

2019-01-05李青修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包囊病畜包虫病

李青修

(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兽医站 812299)

随着牛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伴随养殖业发展的还有各种疾病,越来越多的牛羊养殖场受到疾病困扰,导致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疾病中,寄生虫病占到很大比例,越来越受到养殖场的重视,牛羊脑包虫病就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但一直以来防治措施并不理想,时常发生此病。本文也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些防控策略。

1 病原简介

牛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为多头绦虫,属于带形科,体长400~600mm,全身由 200 余节片组成,形似瓜子[1]。其成虫繁殖能力很强,能在极短时间里产出大量卵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虫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在低温环境中也可以长期存活。但对高温敏感,通常在70℃环境中很快死亡。其感染主要是通过易感动物的消化道进入动物体内,在动物大脑和脊髓中发育,导致动物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发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本病最常见的宿主是牛和羊。

2 临床症状

牛羊在感染脑包虫病后会出现一些相似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是废绝,常表现出一些神经症状,如站立不稳,容易摔倒,行走不便;还会出现不停转圈等行为。如出现癫痫病症,随着病情发展,癫痫会越来越严重,每天发作次数越来越多,病畜体重随病情发展降低。通常在4周左右会出现死亡。有的病畜病情发展较为缓和,癫痫发作次数少,如果不进行治疗,也会在3个月左右出现死亡。

3 防控策略

对于本病的防控策略就是要消灭养殖场环境中的病原体,减少病原与动物接触。对发病动物采取相应治疗。达到在养殖场内消灭本病的目的。具体措施可以从预防和治疗方面进行。

3.1 预防策略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消灭传染源和加强饲养管理。由于犬是传播脑包虫病的主要动物,要加强犬的饲养管理,不允许采取散养,只能拴养[2]。保持犬的健康和卫生,及时清除犬的粪便。还应定期应用驱虫药物对所饲养的犬进行驱虫。驱虫主要使用吡喹酮。驱虫后犬的粪便应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在控制养犬的基础上应加强饲养管理,提升养殖条件,建立日常消毒制度,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定期对养殖场进行驱虫,防止环境中的病原感染动物。提升牛羊饲养水平,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障牛羊圈舍清洁和干燥,保持相对恒定的温湿度。对牛羊加强检疫,在检疫中需要做到“看、捏、查”。“看”是观察牛羊的表现有无异常。通过“捏”可以判断其骨质有无软化现象。通过“查”脑组织的状态确定牛羊有无被感染。

还需要加强对本病的宣传,提升饲养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由于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宣传中需要饲养管理人员认识到本病的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切实提升预防力度。最大限度的限制牛羊脑包虫病的发生。

3.2 治疗策略

本病的治疗有两种方式,即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需要观察病畜所处的情况,如果发现的时间或者采取措施的时间有所推迟,那需要适当加大药物的投放量[3]。常用治疗药物有吡喹酮,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80~100mg,连续使用2d,然后需要间隔5d 重复用药1 次。本药物是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如果在用药过程中配合使用消炎药物能加快治愈时间。在首次用药后,如果病情得以缓解则需严格按照用药疗程进行治疗,通常在第2 次用药后病原就会被杀死。但这时候还需要继续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机体的炎性反应。如果病畜处于发病中后期,需要多次重复用药。此外还可以使用阿维菌素,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5g。使用方式为用药1 次后间隔1 周,重复用药1 次。丙硫苯咪唑,使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使用30mg,用药方式为每天用药1 次,连用3d。

手术治疗是采取手术的方法将发病牛羊脑内的寄生虫去除。常用方式有开颅法和穿刺包囊法。这两种方法应用较广泛。开颅法需要在颅骨上寻找软化部位以确定手术部位,而后对手术部位进行备皮,麻醉后切开长约23cm 的U 型切口,挑开骨膜,找到包囊后将包囊液抽出,取出包囊,处理切口缝合。消毒防止感染。穿刺包囊法是选取好包囊所处的位置,将皮肤处理后使用注射器进行深入穿刺,当发现有囊液喷射出来时需要将头部翻转,使得针孔向下,当注射器中出现气泡时表明囊液抽完,这时再将头部翻转,针孔向上,拔除注射器,针孔部位使用碘酊消毒处理后独立饲养,1 周后即可康复。

猜你喜欢

包囊病畜包虫病
共和县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感染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奶牛常见的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新疆北疆部分地区牛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cox1和nad1基因分析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