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优质小麦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

2019-01-05

河南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强筋焦作市规模化

焦作市畜牧工作站 张艳娟

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董希磊 侯立霞 党英喆

一、发展现状

(一)品种抗性差,种植风险大

“强筋不高产,高产不强筋”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发展的关键。优质小麦品种的抗寒性没有普通小麦强,无法应对突发性恶劣天气条件,难以满足种植需求。2018年,中原地区的小麦打苞期突遇倒春寒来袭,优质小麦普遍出现空穗或白穗现象造成大减产,而普通小麦受影响不大。对种植优质小麦的农民而言,出现冻害等天气时,收益甚至还不如普通小麦,从而影响优质小麦的规模化。

(二)品质不够优,产销不衔接

优质小麦要求规模化、区域化连片种植,并要求单收、单打、单储。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使用权的影响下,焦作市优质小麦多以户为单位分散种植,一个乡镇种植几个乃至十几个优质品种,品种多杂,导致品质严重下降。相当一部分优质小麦达不到国家品质标准。另外,散户种植的优质小麦,没有企业收购,销路缺乏,而有些企业急需优质专用小麦,却找不到合适的货源,出现严重的产销脱节。

(三)优质不优价,积极性不高

在栽培管理上优质小麦的要求比普通小麦严格,浇水时间、施肥种类及数量都有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再加上小麦优质不优价,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并不高,对优质小麦管理也缺乏重视。农民种植优质粮的附加收益并不高,并没有取得省力与多赚并行的效果,影响了农民自身种植的积极性。

二、发展前景

(一)需求空间大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优质小麦刚性需求增强,但优质小麦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突出。据相关市场机构测算,当前国产优质强筋小麦的总量在350万~450万t,市场需求量则在600万~800万t,多年来一直存在供不应求,市场缺口依赖进口这一现象。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势必要进一步扩大,加大我国优质小麦的供给。

(二)种植空间大

有“全国大粮仓”之称的河南,在粮食生产面积稳中有增的背景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小麦的优质化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18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347.2万hm2,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66.5%,比2017年增加20.53万hm2。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土地类型多属黏土,地理条件的优势使得种植的优质小麦容质量高、颗粒饱满。全市常年种植小麦16.67万hm2左右,优质小麦占比不到20%,发展空间更大。

三、对策

(一)加快品种选育,奠定增收基础

河南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或资金扶持,以国家、省联合体试验工作为平台,鼓励种子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加大对优质抗冻品种的选育,表彰并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育种家。品种审定委员会要更加严格地把好优质品种的抗冻关,确保品种经得起生产检验,能够灾年不减产,保证农民效益不受损。河南省农技站、种子站等相关单位要发挥“走出去,引进来”的领头作用,做好优质品种的考察和示范工作,为省政府当好参谋,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

(二)规模化种植,保障优良品质

规模化种植应从土地整合流转开始,以经营主体为切入点,引导种植优质小麦,不断扩大种植优质小麦的队伍。在河南省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国家项目,逐步实现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努力做到单收、单打、单储,以确保小麦的优良品质。

(三)良种良法配套,搞好技术服务

对订单型农业来讲,最主要的是稳定性、稳产性。把产品的品质、产量都提高了,农户种植的效益才会体现出来。全省各县(市)应设立优质强筋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田,并聘请省市专家成立生产专家指导组,依托“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制定各项技术方案,深入生产一线,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以“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四)树立好样板,做好示范引领

焦作市实行整建制推进优质强筋小麦种子基地建设,树立好样板,做好展示工作。2018年,焦作市将武陟县、修武县2个县列为优质专用小麦示范龙头县,通过展示,带动全市优质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五)创新产销模式,实现信息对称化

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通过产销结合,把农业部门、粮食部门与加工企业结合起来,鼓励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形成“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订单式产销模式,以优先优价收购,现款现货交易,实现农企双赢。

猜你喜欢

强筋焦作市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骄傲的汉字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