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2019-01-05张永刚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羊场口蹄疫驱虫

张永刚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 734031)

近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羊肉因其汁多味美、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低等诸多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羊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从而引发羊肉产量迅速增加,使养羊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做好羊场疫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羊只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决定规模化羊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做一总结,与大家共勉。

1 羊场选址

种羊场建设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选址、布局、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时,还应在应远离交通要道和其他各种动物饲养场及农牧产品加工厂,周围距离村庄1km外,地势较高,饮水、交通方便;圈舍设计有利于夏季通风,冬季保暖,夏秋季灭蝇驱蚊;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有独立病畜隔离区,位于生产区下风向,与生产区保持50m 以上的间距。合理规划舍内饲养密度,要保证每只羊有至少1m2的活动面积。

2 加强饲养管理

2.1 档案记录管理

有羊群来源、特征、生产性能记录;有日常生产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记录;有饲草饲料来源、兽药、添加剂使用情况记录;有羊群出场销售记录;繁殖羊群的档案、系谱记录;羊群消毒、免疫、发病、用药、治疗及转归记录;有阶段性疫病流行情况档案及疫病监测记录,检测记录能追溯到动物的唯一性标识(如耳标号)。以上所有档案和记录保存3年(含)以上,建场不足3年的以建场时间算。

2.2 建立严格的羊场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全封闭饲养

羊场要设置专门的饲养员通道,方便饲养管理。外来人员、车辆等不得随意进入羊场,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严禁从疫区购羊,购进新羊时逐只检疫,引入后单独圈养,隔离观察45d,经再次检疫确定无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及羊痘病原感染后方可进入饲养区。要实施安全隔离,在确认健康无病后才能将其放入羊场喂养。

2.3 根据生产节奏合理组建羊群,调节饲养密度

做到大小分开,强弱分开,公母分开,分别制定饲养标准和防疫程序。饲喂过程中做到青干结合,精粗结合,定期开展水质检测,满足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符合NY/T5027-2008 要求。不饲喂在高盐碱、高金属含量田块种植的饲草和含有剧毒、高残剧毒农药的饲草。饲料原料应无霉变、结块及异味,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符合GB13078--1991 的规定,制药工业副产品不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全价料、预混料、浓缩料应具有省级以上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

2.4 羊舍内保持冬暖夏凉

冬季封闭好门窗,防止穿堂风。产羔舍设置取暖设施,有利于母羊产后的体力恢复,增强母羊和羔羊体质,提高羔羊成活率。夏季羊舍要通风降温,高温潮湿天气用电风扇降温,防止羊只中暑。定期清扫卫生,保持圈舍内外环境干净整洁,

3 科学接种疫苗和驱虫

3.1 疫苗免疫可以增强羊的抵抗力,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

羊场应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制度,结合各病种特点、疫苗情况及本场净化工作进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免疫档案。同时,根据周边及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净化工作效果、实验室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当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主要有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需预防注射的疫苗主要包括小反刍病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等。羔羊初生3d 内用青、链霉素口服预防羔羊痢疾;20日龄时肌肉注射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等疫苗,28日龄左右肌肉注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免疫期3年;40日龄肌肉注射O型-亚I 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期4~6个月。新引进羊只和超过免疫期的羊要及时补免,确保羊群常年保持较高的免疫密度和免疫水平。对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及时进行补免。注射疫苗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疫苗的用法与用量进行免疫接种。

3.2 驱虫

每年春秋两季,要适时采取口服、注射、药浴等方式进行药物驱虫。羊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羊疥癣、羊鼻蝇蛆、羊虱病和羊绦虫病等。羊只得寄生虫病后,表现贫血和抗病力下降形体、消瘦,影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极易导致羊群大范围疫病的发生。故可选择阿苯达唑、驱虫净和伊维菌素等驱虫药物口服或注射,每年2 次进行春秋两季节驱虫,可有效防止羊只寄生虫病的发生。

4 做好羊场消毒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疫病发生。根据羊场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做到圈舍清洁,料槽、水槽等用具干净。定期开展人员、车辆、环境及用具的消毒,宜选择对人、羊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无破坏、不在羊体内产生有害蓄积的消毒剂。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穿着消毒衣、喷雾消毒。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规定路线行走。外来车辆进入场区时必须通过消毒间或消毒池。羊舍周围每 2~3 周消毒 1 次。门口、羊舍入口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饲养场的垫料等采取深埋发酵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处理。定期对料槽、水槽、料车,防疫、治疗、手术、配种器械进行消毒。

5 加强检疫监测处置

兽医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定期(一般每天)巡查羊群健康状况,规模化羊场中饲养密度较大,散养羊流动频繁,均有利于疫病传播,故需加强检疫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及羊痘的监测计划,及时掌握疫病免疫水平、流行现状及相关风险因素,适时调整疫病控制策略。对监测的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及羊痘的阳性动物个体及时实施无害化处理措施。

6 小结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对规模羊场的疫病防控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防控疫情,减少经济损失,促进规模化羊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羊场口蹄疫驱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生猪驱虫正当时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