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1-05黄庆国李居东汪斌李杰徐虎彭建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系杂交性状

黄庆国 李居东 汪斌 李杰 徐虎 彭建国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 650204)

1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的意义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是马里努阿犬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建立是育种工作者施以马里努阿犬育种技术措施最基本的种群单位。首先要建立一系列各具特点的中系马里努阿犬,丰富马里努阿犬结构,有意识地控制马里努阿犬内部的差异,使马里努阿犬的异质性系统化。中系马里努阿犬繁育的全过程不仅是为了建立家系,更重要的是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更好的服务公安工作,加快马里努阿犬的遗传进展,加速现有马里努阿犬的改良,促进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育成,充分利用种内杂交优势。建系是手段,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是目的[1]。

1.1 加快中系马里努阿犬种群的遗传进展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选育是建立在种内基础上,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警用性状要求某些特点突出;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头数要求不很多,分布也不要求广泛。因此,选育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比培育马里努阿犬快得多。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范围也较小,整个种群的提纯比较容易。由于中系马里努阿犬形成快、数量多、周转快,其遗传质量的改进不仅可以通过种群内选育而渐进,而且可以通过种群的快速周转而跃进。

1.2 加速中系马里努阿犬的改良

在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和种内杂交改良过程中,通过分化建立家系和品种综合,使中系马里努阿犬警用性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选育很好地解决了进口引进现有的马里努阿犬中优秀个体质量高,数量少的矛盾;选育过程中选择性状数目与选择反应成反比的矛盾;品种一致性与品种结构,即异质性的矛盾和种群基因纯合与近交衰退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有助于加快马里努阿犬的改良速度。

1.3 促进新警用性状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育成

众多品种的育成史表明,不论是纯种或是杂种群,只要它具有优良性状,特别是当优良性状不是由个别基因,而是由一些基因组合控制时,家系的选育更为有效。这是因为在培育新家系时,为了巩固遗传性往往应用近交,而近交又容易引起生活力衰退,若采用家系选育,则由于各家系内的基因大部分是纯合的,而家系间又没有亲缘关系,从而在家系综合时既可以使家系特征获得较稳定的遗传,又可防止近交衰退的危险。另外应指出选育新家系时采用性状相近的家系间繁育,主要任务是巩固优秀性状的遗传性,因此,在建立家系时采用较高程度的近交,这样就可促进新家系的育成。

1.4 充分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种内杂交优势

由于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选育是经过闭锁群体下的若干代同质选配和近交繁育,许多座位的基因纯合度高、遗传性稳定、家系间遗传结构差异较大。这样的种群不仅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而且,当家系间杂交时也会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于是家系便可以为商品生产中开展家系间杂交提供丰富有效的亲本素材。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所采用的近交系与专门化家系杂交所取得的巨大杂种优势利用效果便是很好的例证[2]。

2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选育条件

在一个品种内,无论家系如何形成和发展,品种和家系的群体有效大小要足够大才能长期存在。对于有目的人工建立家系,进行家系选育来说,建立家系之初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2.1 中系马里努阿犬的数量

中系马里努阿犬群体很小是无法进行家系选育的。一般一个品种至少要有一定数量的品系,每个品系应有适当的家系组成,并且要有足够的数量。当计划进行家系间杂交,以生产警用工作犬时,因杂交方案不同对家系数量的需求也不同,特异家系生产警用工作犬,至少要有父本和母本两个家系。如果家系繁育的目标是建立几个近交系,则建系所需的基础群可以适当缩小。

2.2 中系马里努阿犬的质量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的目的是提高和改进现有中系马里努阿犬的生产性能、充分利用家系间不同的遗传潜力来产生杂种优势。所以,每个家系除了要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外,家系各自要有某一方面较突出的优良警用性状。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中个别出类拔萃的公犬和母犬,采用系祖建系法建系。优秀性状分散在不同个体身上,运用近交建系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来建系。

2.3 中系马里努阿犬饲养管理条件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目标能否按期实现,中系马里努阿犬的饲养管理水平也很重要。包括饲料配方、饲喂方法和环境卫生能否保证中系马里努阿犬正常发育和配种繁殖,如何组群,配种方案如何实现,如何选择种犬和如何记录系谱资料等。

2.4 技术与设备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过程涉及繁殖育种生产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要求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工作,先进而充分的理论根据,完整而严密的技术配合工作,还应具有必需的仪器设备等。

3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方法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建立方法包括系祖小群体建系、基础群继代选育建系和近交建系。

3.1 中系马里努阿犬系祖小群体建系

首先在马里努阿犬内选出系祖。运用遗传学理论与方法,经过后裔测定和测交,准确地选择优秀性状稳定地传给后代的优秀个体,不仅有独特的遗传稳定的优点,而且其他性状也达到一定水平的个体作为系祖。系祖的标准是相对的,不能脱离实际要求十全十美。允许不太严重次要性状有一定的缺点。

确定系祖后,充分发挥其作用,获得大量后代,从中选留具有系祖突出优点的后代。为了保证其后代能集中地突出表现系祖的优点,系祖尽量与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进行同质选配。对于有微小缺点的系祖,使用一定程度的异质选配,用配偶的优点来补充系祖的不足,从后代中挑选兼有双亲忧点的个体留作种犬。

最初与系祖交配的母犬不必很多,后世代逐渐增加与配母犬。只有满足中系马里努阿犬繁育目标的后代才能作为中系马里努阿犬中的成员。每一代的留种个体都要具有系祖的主要特征。在进行同质选配时,最初几代尽量避免近交,然后进行中等程度的近交,随后采用高度近交,甚至采用系祖回交,所需代数以未出现衰退现象为限,交替采用近交与远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质选配,迅速巩固系祖的优良性状[3]。

3.2 中系马里努阿犬群体继代选育建系

中系马里努阿犬继代选育是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闭锁繁育,根据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的育种目标进行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这些工作,直至育成符合中系马里努阿犬品种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群体。

在选配方案上,通过中系马里努阿犬群体有计划的异质选配,把分散与不同个体的理想性状汇集于后代。通过中系马里努阿犬群体同质选配,加快中系马里努阿犬的育成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原则上避免近交,不再进行细致的个体间的同质选配,而是以家系为单位进行随机交配。

中系马里努阿犬种犬的选留要考虑到各个家系都能留下后代,优秀家系适当多留。不用后裔测验来选留种犬,而是考虑本身性能和同胞测定,以缩短世代间隔,加快世代更替[4]。

3.3 中系马里努阿犬近交建系

中系马里努阿犬的近交建系是在选择了足够数量的公母犬以后,根据选育目标进行不同性状和不同个体间的交配组合,然后进行高度近交,如亲子、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若干世代,以便尽可能多的基因座位迅速达到纯合,通过选择和淘汰建系。

最初足够大的基础群。将基础群分成一些小群,分别进行近交建立支系。然后综合最优秀的支系建立近交系。较多的母犬,较少的公犬,且相互间应有亲缘关系。基础群个体要求是性能优秀、选育性状相同、没有明显缺陷和经过后裔测验。

近交的最初几代不进行很严格的选择,先致力于尽可能多座位的基因纯合,然后再进行选择。这样可使基因的纯合速度加快,产生较多的纯合类型,有利于选择[5]。

4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选育步骤

4.1 明确建系目标

首先,初步确定采用几系配套生产杂优警用工作犬,确定培育多少个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定父系、母系。其次,将重要警用性状分配到不同的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中作为目标性状,进行集中选择。将各种性状按其遗传特性及杂交配套的要求分散到不同的小群体中去选择,每个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突出1~2个重要警用性状,加快遗传进展,加快家系内目标基因型纯合的速度。

4.2 组建基础群

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时,基础群是基本素材,一旦闭锁,中途一般不再引入新的基因,但为了扩大遗传基础,可引入外来种犬,因此,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对育成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1 基础群的来源

首先在纯种基础上建系,再次在杂种基础上建系,即在2个或3个以上家系的杂种基础上建系,培育出的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实际上是一种合成家系,其优点是通过杂交扩大了变异,能较快地形成理想中的杂交亲本。

4.2.2 基础群质量

基础群的遗传质量直接影响到选育的进展和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质量,因此,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首先,基础群必须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利用系谱等有关资料与外貌评定、全群普查及现场选择等形式,尽量拓宽基因来源,从而构成遗传变异尽量宽度的基础犬群,不能要求基础群是整齐的。相反地,要求基础群内的个体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其次,基础群内个体要有突出特点,以某一特定性状目标组成群体时,该特定性状必须高于全群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选择差,以保证基础群具有较高的增效基因频率。除主选性状突出外,其他性状的表型值也应合格,更不应带有隐性有害基因,这是选择的起码要求,应予以特别重视。最后,基础群内各个体的近交系数最好都为零,如限于条件,也应力求大部分个体不是近交产物,即使是近交个体,近交系数也要求尽可能低些。基础群内的公犬之间应没有亲缘关系,以免过早地被迫进行高度的近交。

4.2.3 基础群的规模

基础群太小,目标基因和目标性状的变异相对贫乏。降低选种效率,而且会导致近交程度增加过快,给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的建立带来局限性和困难。基础群过大,虽然对选种有利,但受到现场测定能力、种群容量、测验费用等的限制。因此,要在权衡两方面利弊的基础上确定群体大小[6]。

4.3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建立的选择方案和选择方法

4.3.1 选择方案

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时,种群必须严格地闭锁,更新用的选留犬都应从基础群的后代中选择。当基础群封闭后,近交系数逐代上升,这意味着基础群内各种各样的基因将通过分离而重组,并逐步趋向重合。经过严格的选种就可以使千差万别的原始基础群经过若干代的选育变为具有共同优良特点的种群。为此,在闭锁繁育的前期应重点抓好基因重组,而后期则应转入以基因纯合为主,而选择则应贯穿过程的始终[7]。

4.3.2 选择方法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建立的父系、母系选择的目标性状和选择方法不同,但都必须根据选择指数进行选择,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4.4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育成时的平均近交系数

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时,由于采用的是小群体封闭式多世代连续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加速群体的近交速率,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必然逐代上升。但中系马里努阿犬的平均近交系数低于近交系,但又高于种内个体间的亲缘系数。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建立时,5~6 代后平均近交系数已达10%~15%。

4.5 中系马里努阿犬配合力测定

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种内杂交生产中充分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的特殊配合力,即利用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间的杂交优势,以获得高产优质且稳定的杂优警用工作犬。因此,在中系马里努阿犬家系选育的过程中,从第三代开始,每一世代都要进行配合力测定,以检验中系马里努阿犬的一般配合力及中系马里努阿犬在配套杂交中的地位,找到最佳的杂交组合,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进行杂交组合试验时必须注意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8]。

猜你喜欢

家系杂交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湿地松种子园家系生长表现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