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繁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019-01-05肖永仁李翠菊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营养元素牛舍发情

肖永仁 李翠菊

(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桦郊畜牧兽医站 132400)

当前,虽然肉牛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人群的实际需求,但从养殖利润角度而言,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呈现出滞后的状态。而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肉牛繁殖率相加较低。基于此,需要明确当前肉牛养殖繁殖率较低的因素,结合科学合理的对策有效提升肉牛繁殖率,促进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

1 肉牛繁殖率低的因素分析

1.1 营养问题

根据多年肉牛繁殖技术推广实践和相关调查表明,肉牛不同于本地牛,它对饲料的要求较高。肉牛繁殖力与自身营养水平之间紧密联系。母牛的发情期阶段,如若日粮中缺乏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极易对母牛的发情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情期会被延迟,甚至会产生发情、排卵不规律的现象,屡配不孕;如在妊娠阶段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产的犊牛先天不足的多,站立困难,失明,挛缩,流产等;如若缺少粗纤维营养成分,会造成母牛的代谢紊乱,进而引起其它疾病的并发[1]。母牛如若营养过剩,膘情过好,也可导致不孕。总之,母牛的繁殖率与自身营养是否均衡关系极大。

1.2 饲养管理不合理

在当下肉牛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场缺乏健全和完善母牛的饲养管理制度。如牛舍环境不保温、母牛缺乏运动、饲料品质差、饲养技术不科学等,在此情形下,母牛在发情阶段、妊娠阶段会出现不良症状,进而对肉牛繁殖率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

1.3 配种技术不规范

当前,农村及养殖场肉牛改良技术人员专业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对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范缺乏有效认知,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母牛受胎率降低。再加上部分养殖户或饲养员粗心大意,不能及时发现和鉴定母牛发情,极易导致母牛错过最佳配种时间。

2 提高肉牛繁殖率的对策

2.1 注重营养均衡

在实际母牛怀孕饲养阶段,养殖户需要确保其营养的均衡性。在饲养过程中切忌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2]。这些饲料中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极易导致肉牛流产、不孕现象的发生,对肉牛繁殖率造成影响。在肉牛生长发育过程中,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元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肉牛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及营养元素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养殖户需要以实际养殖情况为基础,对肉牛各生理阶段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元素的摄入量进行合理控制,既要供给母牛优质的粗饲料和配合精饲料,确保肉牛繁殖率的提升。

2.2 强化牛群管理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不断对母牛群的管理进行强化,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以此不断增强母牛的健康指数。同时,确保母牛有一定的运动量,促使母牛的繁殖能力保持在正常水平。另外,养殖户需要注重对养殖环境的消毒,定期清扫牛舍,注重对牛粪的消毒处理。此外,需要强化牛舍的硬件条件,做到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以此为提升肉牛繁殖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注重发情鉴定工作的开展

母牛发情期的鉴定对提升母牛繁殖率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明确发情鉴定的重要性,明确母牛发情和配种记录,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母牛发情,准确甄别正处于发情阶段的母牛,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母牛的排卵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配种计划,以此防止误配、漏配的现象[3]。

2.4 注重母牛良种化的提升

当下,母牛的良种化是提升肉牛繁殖率的关键核心,虽然我国肉牛养殖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在购进母牛时需要严格挑选,对母牛生殖器、生育情况进行科学检查,切不可因购进成本低而选择以次充好,对无法进行生育、屡配不孕的母牛及时淘汰,提升肉牛繁殖率。

2.5 注重技术人员的培训

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家畜繁殖改良员的改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情期受胎率,进而提升肉牛繁殖率。

3 结束语

肉牛繁殖率的提升,对促进肉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明确当前肉牛养殖繁殖率低的主要因素,结合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提升肉牛繁殖率。

猜你喜欢

营养元素牛舍发情
2 种牛舍对冬季伊犁地区肉牛生长性能及环境的影响
营养元素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营养元素与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纳米胶片处理对生菜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