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019-01-05童成栋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饲料难产犊牛

童成栋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畜牧兽医站 810799)

青海地区是我国养殖业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养牛业更是本地优势产业,但受制于青海地区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犊牛成活率一直不高,对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1 造成青海地区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1.1 种牛选种与分娩护理

种牛的选种直接影响到犊牛成活率,近亲繁殖、种牛质量低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犊牛的健康状况。尤其是种牛选种直接决定犊牛基本成活率,其次是孕牛护理问题,孕牛在怀孕期间的健康状况与营养摄入,也是决定犊牛健康问题的决定因素。最后是分娩问题,分娩过程中当母牛出现难产问题时容易导致犊牛生病,乃至直接死亡。

1.2 犊牛护理与养殖

犊牛出生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护理,容易引发如肺炎、腹泻等疾病,情况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犊牛死亡。此外,在护理过程中还要预防因牛群踩踏、挤压等行为导致犊牛意外死亡的情况发生。在犊牛养殖上,养殖人员必须合理安排犊牛进食时间,科学搭配犊牛的饲料,保证犊牛营养,避免犊牛因饲养问题导致疾病发生。

2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2.1 种牛选育工作的开展

种牛选种是确保犊牛成活率的第一道保障。选择种牛时,首先要确保种牛品种是否合格。要选择品质优良,遗传基因较好的种牛,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繁殖现象的出现,避免犊牛出现基因缺陷。其次,要注重种牛的生理状态,种牛年龄、疾病史、交配次数等生理信息也是决定犊牛品质的重要依据。

2.2 母牛养护工作的开展

母牛的生理状态同样也是决定犊牛成活率的关键。只有保障母牛身体状态才能促进犊牛在胎儿期的健康程度,减少母牛分娩时难产现象的出现,提高犊牛成活率。保障母牛的饲料品质,确保牛舍卫生情况。以此减少母牛的生病概率,保障犊牛在胎儿期的健康成长,促进犊牛成活率的提高。

2.3 保障分娩顺利进行

母牛分娩难产问题是容易导致犊牛死亡的第一种问题。为了保障母牛分娩时的顺利进行,饲养人员首先要在母牛分娩前期对母牛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为母牛提供独立的牛舍,喂食精饲料,确保母牛的身体健康。其次,要有专业的兽医在母牛分娩时对母牛进行照看,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开展。最终,出现母牛难产现象时,饲养人员要有充分的应对准备,配合兽医帮助母牛生产,避免因难产导致犊牛死亡。

3 做好犊牛饲养管理工作

3.1 保障犊牛哺乳期健康

犊牛的哺乳期是指出生60d。在这段时期,犊牛的免疫机能还不健全,除却从牛乳中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养殖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物质的补充。如免疫球蛋白质含量,冷冻保存合格的初乳,根据犊牛生长情况,在适宜的时间给犊牛额外饲喂适量的初乳,提高其存活率[1]。除此以外,饲养人员在犊牛饲养过程中要根据犊牛生理状况合理安排饲料,做到“定时、定温、定量”。

3.2 推进犊牛断奶期的健康保障

犊牛断奶期一般指犊牛出生2~4 个月的这一段时期。在断奶期饲养人员要逐步减少犊牛母乳的喂养。在前期要为犊牛每日提供约1kg 的精饲料,开始改变犊牛的饮食结构,精饲料以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为佳,并注重在这期间犊牛每日微量元素的摄入。在中后期,要逐渐停止母乳喂养,犊牛饲料以精饲料为主并逐渐向粗料过度,并且要注意犊牛生长环境的卫生,饮水健康[2]。避免犊牛因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健康问题。

3.3 疾病治疗

饲养犊牛的过程中,导致犊牛死亡的最大因素就是疾病。饲养人员必须对犊牛常见病、传染病有一定了解。如消化不良性腹泻、神经反应障碍、肺炎、犊牛下痢等。饲养人员要对这些疾病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方式等知识有所了解。并在兽医指导下,建立紧急治疗措施,配备常用药品,在犊牛发病后进行及时治疗,提高成活率。

3.4 疾病预防

为了防止犊牛因疾病导致死亡。饲养人员必须做好预防工作。首先是对当地气候有充分了解,防止气候急剧变化导致犊牛生病。其次,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夏季要有良好的降温措施,在冬季要有充足的取暖设备。保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要定期给犊牛的生活空间消毒,彻底清理,适当注射一些常见病疫苗,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染、传播[3]。

4 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是一项复杂且烦琐的工作,困难颇多。饲养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从犊牛出生工作至犊牛养育、疾病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猜你喜欢

精饲料难产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宿江记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