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在农村的作用

2019-01-05桂蕴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牧技术推广

桂蕴

(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050000)

1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农村经济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农产业结构分布极不均匀,种植业占据了总体农业产值的43.4%,而养殖业仅占农业总产值39.8%,虽然两者相差不大,但农业生产结构不协调表现的尤为明显。对比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数据,养殖业所占比例份额明显优于种植业。具体到农村的经济生产活动中,参与种植生产的农民远远大于参与养殖业的农户。

而推广畜牧养殖生产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生产发展现状,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并主动投身到养殖业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农户选择种植业而舍弃养殖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技术较难掌握,市场环境相对复杂。在完成养殖方法推广后,可以大大缩减农户养殖生产的风险性,从而有效刺激农民参与到养殖活动中。将自有土地承包出去,以此获得更加稳定的经济收益。使农业产业布局调整的发展战略方针,与农民获得高收益水平的个人需要形成统一目标,以此保证产业结构推行的有效性。

2 提升养殖技术,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当前社会环境中,禽畜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对于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愈发严格,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养殖业是带动经济成长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推广养殖技术才能使其适应市场环境,让养殖产品的质量水平满足市场空间的实际需求,达到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效果。

如在禽畜疾病防控方面,养殖户需拥有大量农技知识才能对出现的病情进行正确处理,采用科学的防控方法处理并解决养殖中的疫病问题,保证自身养殖收益[1]。而在传统养殖方法下,经常会出现牲畜、禽类营养条件不平衡的问题,增加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概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养殖技术推广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生产问题,使农民收益条件更加稳定,并由此为以养殖业为核心的农村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3 优化养殖类型,形成品牌化发展空间

社会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复杂多样,在以往养殖生产中,只注重对肉、蛋等食用产品的生产开发,忽视了其他农产品所产生的附加值。在养殖技术推广中,可使养殖产品的价值被充分开发,通过技术管理,使养殖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空间。

以牛、羊养殖为例,在以往养殖生产中,仅能作为肉产品进入市场。在技术推广升级后,可大大提升畜类养殖状态,并使其生长条件满足药用、轻工业等多种类型的原材料需求,大大拓展了市场空间。由此,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养殖业的适应范围,也可在农村经济环境中形成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布局,深刻带动区域化发展。同时,通过品牌化形象的塑造,以镇、乡、村为单位进行养殖业深化整合,形成品牌化的发展空间,适应社会环境中的竞争模式。

4 保护自然环境,强化农业发展稳定性

传统养殖业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大量绿色资源遭到破坏,在不可控的能源消耗条件下,增加了农村的环境负担,为农村发展的持续性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在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生产中的养殖技术得到补充,可以通过先进生产设备与技术应用补充农业绿色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并减少农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损失。

同时,推广养殖技术可有效发挥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优势,通过管理方法的优化与能源资源的开发,在利用现代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将原有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源变为循环利用的生产条件,以此达到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的乡村发展目标。

如在畜牧业生产时,可以将养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微生物发酵等方法转化为沼气能源,并在综合利用秸秆资源的同时,提升环保化的生产条件。而在这一技术条件推广的作用下,也可有效缩减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消耗,为养殖户带来更加可观的农业养殖生产收入。

5 总结

综上,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基础条件,只有养殖技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农民养殖效率与养殖收获利用率得到改善,并从养殖活动中开发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而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养殖技术的优化,也可减少养殖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实现集约型技术生产。因此,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对农村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牧技术推广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