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遮荫措施对香榧苗木生长的影响

2019-01-04泮樟胜廖焕荣吴恒祝潘永柱杨叶盛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光照度网膜光照

泮樟胜,廖焕荣,吴恒祝,潘永柱,杨叶盛

(1.浙江省松阳县林业局,浙江 松阳 323400; 2.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丽水 323000)

香榧(Torreyagrandis)幼树喜欢阴凉环境,低丘平原地区夏季苗木会进入夏眠时期,影响苗木生长,夏季的强光还易使苗木灼伤,因此育苗时需加遮荫措施才能使苗木生长良好[1]。目前只见温、光、湿条件对苗木生长影响定性研究的报道,而温、光、湿条件的定量研究较少,本研究初步引入3个条件的定量数据,通过不同网膜遮荫,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分析其对苗木高生长和径向生长的影响。

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选在松阳县湖溪林场苗圃,圃地位于西北向东南延伸的狭长松古盆地的北端,东北面紧邻七都大林区,试验地海拔180 m,水源为七都源水系经农田水渠流入圃地池塘蓄集后利用。苗圃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 ℃,≥10 ℃年积温6024 ℃,年均无霜期250 d,年均降水量1532 mm,年蒸发量1294 mm,年相对湿度79%。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钢架大棚内移入2 a砧木嫁接后再培育1 a的香榧小苗,用营养袋栽培。苗木要求均匀,整体生长势相差不大。分别采用黑色、绿色2种遮荫网[2]对育苗大棚加以覆盖,2种网膜都用全新料3针编织,2016年(后面文中涉及年份无特别指明的都是2016年)5月14日覆盖,当年9月20日拆除遮荫网,苗木的水、肥、草管控措施相同。圃地内设置未经覆盖的大棚作为对照组。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分别于2016年6月2日9∶00—15∶00,6月26日10∶10—11∶30、14∶00—15∶00,7月27日9∶20—11∶40,每隔20 min测1次育苗绿棚、黑棚、对照的光照、温度、湿度;7月14日10∶05—11∶25每隔10 min测1次数据。温度、湿度计量采用ELECALL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VC 230型号温湿度计,光照度采用TECMAN公司生产的TM830M型号照度计测量。

苗木高度是每年新梢高的累积,地径是每年径向生长量的累积,因此本文采用苗木新梢高和地径的数据作为考量因素,对苗木的生长情况加以分析。2016年12月分别用钢尺测定苗木的新梢高、用卡尺测定地径生长量。

日灼病在当年10月中旬以目测法调查,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为重度:80%以上叶片枯死,小枝枯黄,生命难保,有些苗木直接死亡;中度:一部分小叶枯死,其余大部分叶片黄化失绿,小枝上灼伤斑块明显,生长受阻;轻度:小部分叶片整张小叶失绿黄化或半叶失绿,叶尖至少还有半张绿色,生长轻度受阻;轻微:小叶片仅边缘黄化,叶脉和大半张叶子正常。

数据分析及图表绘制统一采用Excel 2010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遮荫棚的光照、温度、湿度对比

于2016年6月26日(1-9号)和7月14日(10-16号)测定的绿棚、黑棚、对照的光照、温度、湿度数据见表1,图1~图3。

由表1可知,棚内温度要小于棚外温度,绿棚温度高于黑棚温度;湿度以棚外最高,并且黑棚的湿度高于绿棚;光照度以棚外最高,绿棚高于黑棚,并且棚内直射光线明显减少,而漫射光线增多。

由图1~图3可知,不论是温度、湿度还是光照度,随着测量时刻不同曲线波动幅度较大,这是因为测量当天天空有云层影响。从图中可见云层影响对光照度的波动最大,温度和湿度曲线较为平缓,且比光照度有一定的滞后性。

图1 温度数据折线图 图2 湿度数据折线图 图3 光照数据折线图

表1 温度、湿度及光照对比

各因子与对照组的比值见表2。针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按绿棚、黑棚分2组,取6月2日的19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明,绿色网膜与黑色网膜对温度因子的感应F值为10.4大于F- crit的4.11,说明两者的结果有显著影响,同理光照因子也是显著影响,只有湿度因子的影响不显著。

4.2 不同遮荫措施日灼病发生情况对比

表2 温度、湿度、光照度与对照组的比值 %

*:表中数据以对照组为100计。

表3 温度、湿度和光照单因素方差分析

日灼病是因为阳光太强、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叶肉细胞灼伤失去活性,从而减弱苗木整体生长势的一种生理病害[3-4]。由表4可知,圃地内设置的对照组大棚没有覆盖,通过一个夏秋季,苗木日灼现象严重。可见,低海拔地区香榧育苗和栽培时没有遮荫措施是不行的,遮荫措施可以有效把直射光转成散射光或漫射光线,极大减轻了苗木日灼病发生。

表4 日灼病发生情况调查

4.3 不同遮荫措施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对不同覆网遮荫培育1 a后的苗木随机不重复抽取50个样本,测量其新梢高和地径,进行对比分析[5],其检测平均值见表5。

通过黑棚和绿棚2组数据的对比可知,新梢高以绿棚稍大,地径以黑棚稍大,但两者的方差分析结果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5 不同网膜遮荫后苗木生长情况

5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2种遮荫网膜覆盖后,黑网、绿网棚内温度分别降低了11.53%、3.68%,湿度分别升高了12.78%、5.77%,光照度分别下降了22.67%、6.25%。2种网膜对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均较大,而且温度和光照的影响是显著的。云层对光照度的波动较大,对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稍小且有滞后性。绿色遮荫网覆盖有利于新梢高生长,黑色遮荫网覆盖有利于苗木地径生长,但两者均未达显著水平。低海拔地区香榧育苗必须进行遮荫,否则苗木容易受日灼病危害,中度以上危害程度达到91.2%。

猜你喜欢

光照度网膜光照
光照度传感器在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三种光照度对广西地不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当幻想的光照进童心世界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隐蔽的力量
春光照瑶乡
光照度对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