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香自苦寒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19-01-04张之辰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15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苦寒茅盾文学奖孙少平

□ 张之辰 江苏省兴化中学高二(15)班

又一次捧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又一次收获感动与激情。这部蘸着作者血泪的作品以文字向我们诠释着“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真谛。

正是因为环境的“苦寒”,梅花才有超凡脱俗的清香。对人而言,生活中也充满“苦寒”,唯有逆流而上,方能使自己人生世界不平凡。正如小说主人公孙少平,在人生的旅途中,贫寒的家境、受挫的爱情、被毁的容貌等消极因素接踵而至,然而他依然坚韧地站在那里,如深深扎根于黄土中的白杨一般,不曾倒下。这些苦难宛如一块块试金石,在磨砺着这位黄土地的男子汉,在战胜苦难过程中,他的美好品质如夏花之绚烂!

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只有直面苦难才能战胜一切人生道路上的拦路虎。“文如其人”,路遥也是一个战胜苦难的强者。他出生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年仅7岁时家中由于贫困将路遥过继给了二伯,尽管二伯供路遥读完了小学,但是伯父无力负担他后来的学费,路遥的初中三年都是在老师同学的接济中度过。在学校路遥只能吃最便宜的菜,以窝窝头果腹,终日在饥饿所带来眩晕困扰下为了学业而努力。写这部书才到三分之二时,已经是重病缠身。然而他能够直面病痛,在明知余生不多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拼命工作,编辑文集、创作随笔、给同行写信……《平凡的世界》是他的泣血之作。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成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像辽阔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像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平凡得无法让世人都看得见。不仅如此,苦难还会乘虚而入,将我们的生活破坏得支离破碎。然而,面对苦难时候,只要我们经常用孙少平的精神激励自己,就会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不懈追求的动力。

反观当下,心中不免有苍凉感袭来,为什么正值风华的我们,却倾向于虚掷光阴、游戏人生?为什么我们在日渐麻木的风气中渐被同化,磨掉了我们尖锐的棱角,我们不再看重勇气却偏爱安逸?

在生活的甜水中,我们麻木了灵魂、腐蚀了心灵、迷失了方向,最终失去做人的尊严。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让我们以积极、乐观、奋斗为音符唱出一曲曲激越的人生之歌。

猜你喜欢

苦寒茅盾文学奖孙少平
观菊赏鹦有怀
咏棕树
苦寒伤阴与坚阴之探讨
苦寒吟
《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比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成长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创作观念
茅盾文学奖评委高海涛盛赞《岭南创作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