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9-01-04徐晶宁

医药前沿 2019年21期
关键词:臀位胎位胎心

徐晶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臀位作为现阶段临床最为常见胎位异常,多见于孕37周以上孕妇,发生率为3%~4%,往往臀位顺产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新生儿并发症,常见为头部出头困难、新生儿窒息、脐带脱垂等,因此,对上述患者首选为剖宫产术式[1]。相关报道提示[2],欧洲国家孕晚期臀位孕产妇中约有80%上患者采取剖宫产,臀位剖宫产率最低为挪威,发生率同样高达69%。因此,对上患存在臀位外倒转患者想选取自然顺产患者,建立开展臀位外倒转术,能一定程度纠正胎位,利于后续顺产,降低临床剖宫产率。但往往上述术式干预期间会存在一系列并发症,常见为胎盘早剖、胎儿窘迫及胎膜早破,早期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母婴安全,因此,早期通过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常见措施[3]。文章就其干预疗效进行以下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30例妊娠晚期臀位倒转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纳入对象:①纳入对象经过临床专业医师确诊妊娠晚期臀位倒转;②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③妊娠期间无原发疾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存在影响本次研究顺利开展相关疾病。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年龄21~34岁,平均(25.6±2.4)岁。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入院后详细为患者介绍病房周围环境及管床医师,详细为患者讲解各项操作过程及后续配合要点,及后续操作期间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及并发症开展中存在相应应对措施,需做到全面知情并减轻孕妇自身心力压力。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常规开展生化检验,建立静脉通道。加强对孕产妇胎心监测,依据胎监结果是否正常才能实施外倒转术。操作前30分钟可予以宫缩抑制剂,进一步减少因手术造成刺激引起宫缩,一般可予以患者静脉点滴盐酸利托君。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后开展术式,做好剖宫产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1.2.2 术中护理 术中持续予以患者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低流量吸氧,术式开展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状况,操作过程中对胎心率加强监测。往往操作过程中,孕妇会因担心胎儿安全及疼痛感造成一系列紧张、焦虑情绪,因此,助产士此时应站在床旁并安慰孕妇,指导开展深呼吸,维持放松状态。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胎心率异常现象时,及时通知医生,暂停后续各项操作,待胎心率恢复正常后才可继续操作,若胎心率1分钟内不能恢复,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此时胎心率仍不能恢复及时开展剖宫产术式。操作期间若孕妇宫缩过于频繁,可相应增加盐酸利托君补液迅速,指导孕妇放松。

1.2.3 术后护理 当患者返回病房后,此时严密对产妇宫缩、胎心、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加强观察,若发现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时,及时做好处理。对无明显宫缩患者可停用盐酸利托君,期间做好心电监护、吸氧。对外倒转治疗不成功孕妇做好安慰工作,实施外倒转孕妇多数希望胎位转正后自然分娩,一旦倒转不成功会沮丧,因此,加强关心、安慰工作,并鼓励患者接受事实。出院前指导孕妇自我监测胎动,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术后1周门诊内复查胎位。

2.结果

纳入30例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孕妇,通过开展术式,胎位纠正成功例数为20例,占比66.67%,失败例数为10例,占比33.33%,10例患者经过术式未治疗成功因素为术式全程宫缩频繁5例,未能推动胎儿3例,明显腹痛1例,胎心加快1例。6例患者开展期间出现胎心异常现象,暂停操作后5例患者恢复正常,继续推动胎儿,均成功纠正为头位,1例患者持续胎心快,当胎儿复位后胎心率恢复正常,终止操作。分娩孕周为36~41周,母婴预后良好。

3.小结

20世纪70年代前外倒转术式开展较为普遍,但往往当时无先进仪器监测,往往会造成后续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因应急能力不到位无法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引起胎儿死亡。相关报道提示,无保护措施下开展外倒转术式,会相应增加胎儿病死率[4]。现阶段临床对外倒转术式开展要求逐渐升高,需保障母婴绝对安全。通过围手术护理措施开展,术式开展期间严密做好胎心率监测,加强对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观察,及时准备紧急剖宫产术式准备工作,能保障母婴安全[5]。

猜你喜欢

臀位胎位胎心
孕晚期臀位孕妇外倒转术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体位指导联合艾灸在纠正臀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俯卧位分娩对胎位异常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