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邑县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9-01-04张方刚鲍玉伟李萍

落叶果树 2019年4期
关键词:冬枣果业果品

张方刚,鲍玉伟,李萍

(山东省临邑县自然资源局,山东临邑 251500)

临邑县位于德州市东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其水果产业的发展对于平原地区来讲颇具代表性。介绍了临邑县果业生产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1 基本情况

1.1 果业发展规模

果业是临邑县的特色产业,全县果园面积900hm2(1.35万亩)左右,果品年产量2万t以上,以苹果、梨、冬枣为主。其中苹果主要分布在临邑镇、临盘街道,面积400hm2(6000余亩),年产量1万t;梨主要分布在兴隆镇、临南镇,面积150hm2(2200余亩),年产量3000t;冬枣主要分布于理合务镇,面积120hm2(1800余亩),年产量2000t。近几年,随着水果价格的提高,果农收益增加,产业综合效益较好。果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果农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从业人数达到800多人。

1.2 经营模式

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现代果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村域边角经济带动经济林产业发展为手段。成立了理合务镇存厚冬枣种植合作社、正泉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宿安乡黄金梨种植合作社,注册了玉琦牌、珏昊牌冬枣和黄金梨品牌,并且得到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标准化示范园生产面积占全县果园面积的80%,有力带动其它种植户的发展。

1.3 技术推广

在果园发展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农民培训的力度。全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333.33hm2(5000亩),并以标准化示范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2018年举办科技讲座、果树管理培训班50余起,培训人员达400余人。

1.4 注重果品安全

临邑县自然资源局成立有林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带队,抽调业务、执法科室人员组成调研组,统一部署有关重大活动,督促检查各项林果种植、加工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各牵头部门派出专人参加,分析舆论动态,研究应对措施等。

积极推进无公害生产技术。临邑县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果品无公害生产,强化果品无公害生产技术,对果农开展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举办黄金梨、苹果和冬枣无公害生产培训班50余次,培训果农500余人;组织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果园标准化园区生产技术规程》,《果园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10余起,培训人员300余人。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如甲拌磷、久效磷等以及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灭幼脲等编写明白纸500份,发放到果农手中。

加强检疫。针对当地突出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制定了特色果品地方标准,建立健全林果产品检疫检查等环节。对孟寺肖家、理合街冬枣种植基地等处,建立统一档案,统一上报所进药物,确认药品安全后方可施用。

1.5 结合扶贫开展工作

结合精准扶贫,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果园适度规模经营,引导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大力发展村庄四旁种植,发展观光园。果树建园严把苗木关、技术关、栽植关,采取大坑定植,覆膜保墒,叶面追肥等方法,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村户,协助贫困户打点、定植、覆膜;加强田间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保成活、保质量、保效益。在前期工作中,已经和各个乡镇10余村达成协议,组织利用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边角经济种植果树,现已完成苗木购买,平整土地,施足基肥,确权到户等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2.1 果园规模小

果园分布零散,多为一家一户单独经营,面积普遍较小。果树品种单一,难以带动周边形成规模。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2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一是具有市场服务功能的组织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范围窄、服务能力低,达不到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基层果农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经销商提供技术服务,导致化肥、农药滥用,影响了果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优质苗木繁育体系和认证体系未建立和完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品种乱、结果晚、质量差、效益低。三是新技术、新成果到位效率低。由于果园面积不大、劳动力老龄化等原因制约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

2.3 产业化水平较低

一是经营分散,生产成本高。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合作社,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仍然没有改变,规模小造成投入成本较高。二是果品深加工能力较弱。缺少果品加工企业,缺乏知名品牌。三是流通销售渠道落后。水果销售以农户自行销售、订单种植为主,缺乏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市场体系和物流产业发育不全,网络销售不足,水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3 发展建议

3.1 做大做强优势果品

壮大合作社组织,加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力争改造低产园200hm2(3000亩),通过矮化栽培、配方施肥、简化剪枝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模式,集中发展特色果园,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高起点集中打造临邑县特色果品。重点打造临盘街道周家寨苹果园区133.3hm2(2000亩),临盘街道后杨村桃树种植园区133.3hm2(2000亩),理合务镇冬枣园区120hm2(1800亩),兴隆镇西寨村梨树种植园区66.67hm2(1000亩),临邑镇郭家葡萄种植园区53.33hm2(800亩)。

3.2 发展观光采摘果园

随着现代旅游活动向多样化和参与性方面的发展,观光采摘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加强果园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果园。着力建设临盘街道张庙村桃树采摘园20hm2(300亩),林子镇弭家樱桃采摘园6.7hm2(100亩),孟寺镇武家苹果采摘园6.7hm2(100亩)。

3.3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积极创新果树技术推广机制,以标准化示范园为平台,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加强与高校院所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制约现代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探索盐碱地、荒草地等立地条件下的栽培模式与技术,推广应用果树栽植、果园耕翻、施肥、浇水、喷药、除草等果园机械,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

3.4 用好用活土地资源

严格按照不改变用地性质、不改变用地用途、不损害果农土地承包权益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和经营权流转。同时,充分利用各乡镇合村并居后的村庄旧址地域,整理后积极推广发展种植果树,为果业振兴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冬枣果业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果业冷链物流运输现状及对策研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夏令果品入古诗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