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黄精栽培技术

2019-01-04赵亦

电脑迷 2019年5期
关键词:顶芽草木灰切块

赵亦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黄精又名笔管菜、爪子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黑龙江、河北、陕西、宁夏等地均有种植,文章深入分析了黄精的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1 选地

1.1 大田

根据滇黄精的生长特性(喜温、耐寒、耐旱、耐高温、耐阴、怕涝),选择海拔700~3600m,年平均气温为15~25℃,地温为10~20℃,无霜期240d以上,年降雨量在850~1200mm,土壤pH值为5.5~7.2,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保湿、利于排水的坡地或缓坡地。所选地块周边植被较好,空气湿度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的区域,前茬不能种植茄科作物(如辣椒、茄子、烤烟)或种植过施肥过多的蔬菜熟地,最好选择生荒地或前茬为玉米、荞麦等禾谷类作物的坡地。

1.2 林地

种植滇黄精可以选择林下种植。林地树种可以选择果树、竹林、华山松、杉木林、旱冬瓜、常绿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等荫蔽度在50%~70%、利于保水的砂质或腐殖质层深厚的林下,所选林地的海拔高度为700~3600m,降雨量为700~1200mm,年均温度为15~25℃。

2 搭建遮阴棚

滇黄精属喜阴植物,忌强光直射,如果采用遮阴棚种植,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阴棚。按4m×4m打穴栽桩,桩的长度为2.5m,直径为10~12m,桩栽入土中的深度为40~50cm,桩与桩的顶部用铁丝固定,在拉好铁丝的桩子上铺盖遮阴度为70%的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考虑以后易收拢和展开。

3 整地

种植前1~2个月先深翻1遍,结合整地施农家肥2000~2500kg/667m2翻入土中作基肥,让太阳曝晒自然消毒杀菌,之后耙细整平作墒,墒宽1.2~1.5m,墒与墒之间的沟深度应在20cm以上,预防多雨季节墒面积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架设喷灌或滴灌,预防旱季缺水减产。如果所选地块土质偏酸,可以适当加入草木灰,如果土壤偏碱性,可以适当撒入少量石膏、磷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等,确保土质为中性稍微偏酸。

4 播种

4.1 野生苗驯化变家种苗

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野生变家种较为普遍,把野生零星的苗收集来,按照块茎大小进行分级处理,栽种时大小分开,并把节数多的块茎进行切块,以每个种植材料2~3节,并对伤口用草木灰和多菌灵处理,处理完之后,按20~25cm×25~30cm的株行距进行定植移栽。或把野生苗收集起来直接按照大小分类,直接移栽,待产生种子后再用种子进行育苗。

4.2 种子繁殖

4.2.1 种子选择 当滇黄精果实变成黄色或橙红色,植株开始枯萎时,采集果实,并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堆积后发生霉烂,将所采果实置于纱布中,搓去果皮,洗净种子,剔去透明发软的细小种子。选择饱满、无病害、无霉变和无损伤的种子做种。

4.2.2 种子育苗 种子育苗宜采用点播或条播,每667m2约需种子50kg(带果皮和种皮时的鲜重),可育10万株苗。按宽1.2~1.4m,墒面高20cm,沟宽30cm整理苗床。整理好苗床后,先铺一层1cm左右洗过的河沙,再铺1~2cm筛过的壤土或火烧土,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按5cm×5cm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盖一层松针或碎草,厚度以不露土为宜,播种后当年5月开始出苗,一般8月苗可出齐。实践证明,出苗时间和整齐度与水分和温度有密切关系,水分不足或水分不均及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是影响滇黄精出苗时间和出苗整齐度的主要因素。种子繁育出来的种苗生长缓慢,可以喷施少量磷酸二氢钾,中间特别要注意天干造成的小苗死亡。出苗第2年,滇黄精种苗根茎直径超过1cm大小时即可移栽。

4.3 切块繁殖

根茎切块繁殖分为带顶芽切块和不带顶芽切块两种方法,一般切块时带顶芽部分成活率高,带顶芽切段根茎的生长量是不带顶芽切段的1.5~2.5倍,并且当年就可以出苗,甚至开花结果。目前在生产上主要以带顶芽切块繁殖为主。

4.3.1 带顶芽切块 繁殖滇黄精倒苗后,采挖健壮、无病虫害根茎,把以带顶芽部分根茎的第2节处切割,伤口蘸草木灰和多菌灵或将切口晒干,随后按照大田种植的标准栽培,其余部分可晒干作商品出售,也可进行催芽后作为繁殖材料。

4.3.2 不带顶芽根茎切块 将不带顶芽的块茎切块,切块长度以2~3个节为宜,切块后的伤口蘸草木灰和多菌灵或将切口晒干,置于阴凉潮湿的干净沙中或沙质壤土中进行催芽,一般要催2年后才能出苗,出苗后的1~2年,按有萌发能力的芽残茎、芽痕特征,把带芽的块茎掰下,掰下块茎的伤口适当晾干或蘸草木灰和多菌灵,随后按照大田种植标准栽培。

4.4 组织培养无性繁殖

用组织培养无性繁殖的苗,经炼苗处理后,按照大田种植标准进行栽培。

滇黄精组织培养外植体应在3—4月份选择当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以其根茎为繁殖材料。将所选材料的地下块茎用水刷洗干净,去掉叶片和根系,切下根状茎上的芽,切取顶芽2~3cm,用200mg/L羧苄西林钠或头孢唑林钠进行浸泡处理5h,浸泡时进行振荡(26℃,每分钟112转),取出材料后用无菌水清洗2次,接着用75%乙醇漂洗30s,无菌水清洗一次,1g/L氧化汞灭菌5min,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晾干后切成0.5cm3左右大小,然后接种子培养基上。

5 田间管理

5.1 种植时间

滇黄精种植一般根据苗的大小来确定移栽时间,小苗(块茎直径<3cm)可以在秋季带苗移栽或等冬季地上部分倒苗(11—12月)开始移栽,而大苗(块茎直径>5cm)宜植株倒苗后移栽,此时移栽对根系破坏较小,花、叶等器官在尚未发育,移栽后当年就会出苗,出苗后生长旺盛。目前雨季移栽小苗也较为常见,一般雨季移栽要注意起苗时尽量减少根部损伤,尽量带苗移栽,减少运输时间,最好起苗后立即移栽。

5.2 种植密度

生产上滇黄精种植密度也不尽相同,一般根据苗大小,种植密度也有差异,苗小种植密度相对较大,苗大种植密度相对较小,株行距在20cm×25cm、25cm×30cm、35cm×40cm或50cm×50cm均有,一般每667m2种植2000~5000株。

5.3 种植方法

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6~8cm,根据种植规格放置种苗,一定要将顶芽芽尖向上放置,用开第二沟的土覆盖前一沟,栽后浇透一次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

5.4 水肥管理

滇黄精种植后应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40%。出苗后,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以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滇黄精的生长。雨季来临前要注意清沟,以保持排水畅通。

滇黄精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追肥每667m2每次1500kg,于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追施一次。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应根据滇黄精的生长情况配合施用氮、磷、钾肥。

5.5 中耕除草

由于滇黄精根系较浅,种植第一年可以用中耕除草,在中耕时必须注意,9—10月前后是地下茎生长初期,应用小锄轻轻中耕,不能过深,以免伤害地下茎,第2年以后宜人工除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中耕除草时要结合培土,避免根状茎外露吹风或见光,影响滇黄精生长。

5.6 摘花疏果及封顶

滇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致使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因此,种植基地需要及时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同时把植株顶部嫩尖切除,只保留1~1.5m的植株高度,从而避免养分消耗。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利于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顶芽草木灰切块
切花红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青牛胆不定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
比萨切块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薯块对产量的影响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草木灰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道地药材建青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草木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