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质编录

2019-01-04廖可明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岩心岩土人员

廖可明

(建材广州工程勘测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50)

在对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中,我国较为常用的勘查手段为井探和钻探,地质编录是获得准确地质信息的最基本以及最有效方法,通过地质编录能够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描述,其工作质量与勘察成果的可靠性具有密切关系[1]。地质编录是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和关注,但是该工作与编录人员的主观认识、技术素质和天气情况具有一定关系,地质编录内容容易出现不全面、不详尽的情况,甚至会漏掉重要的地质信息,进而为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针对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编录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保障岩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现实意义[2]。

1 地质编录相关准则

1.1 预测性

地质编录能够提供给工程设计的计算参数值,和验算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所需的数据,其中包括岩土体的力学属性、组合关系、充水状况、填充状况、风化程度、闭合程度、延伸程度、发育程度、结构面产状、等级、类型以及力学性能等[3]。

1.2 针对性

地质编录需要详尽查明水文地质和边坡地质情况,确定边坡破坏形式和类型,其中包括:恶性地质现象的性质和范围、水文地质情况、场地气象、岩石完整程度、岩石风化情况、基岩面坡度和形态、覆盖层厚度、岩土形状、岩土成因、岩土类型和地形地貌。同时,地质编录还要调查地下设施埋深和分布、基础埋深和形式、构筑物结构和荷载、坡顶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4-7]。

1.3 标准性

地质编录需要结合委托书要求和行业技术规范认真描述,例如查明边坡危害性、稳定状态、范围、规模以及类型等,预测其可能出现的危害和变形,评估防治工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工程实施和边坡支护设计提供力学参数、地质资料和建议意见。

2 现场描述和岩土鉴定

现场描述是岩土鉴定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结合室内试验进行综合确定,因此,地层描述中需要涵盖外业编录,如矿物质密度和成分、沙土颜色、母岩含量和成分以及碎石土形状等。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获得沙土、粘性土的塑性和含水量等数据,进而完成土层鉴定工作。同时,岩土定名也能够利用原位测试进行确认,例如残积土和风化花岗岩,通过标贯试验可以进行有效划分和确认。因此,地质编录的主要内容为野外编录和室内试验,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地层岩性,结合室内工作和室外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开展综合性编录,全面了解岩土的各项指标和物力性质,通过数据积累掌握地层信息,进而做准确性和整体性评价。

3 地质编录重点内容

3.1 钻进进度要细致

钻探是当前最为常用的勘查技术方法,在开展勘察工作中,如果钻孔深度不够,会对地质编录质量带来影响,同时,在城市地区开展工程勘察,经常遭遇松散堆积物,进而影响钻进进度,因此,描述和鉴定岩土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勘察钻进工作中,如果主体为碎石土,则难以获取完整岩心,而进度描述是有效区分岩性密实度和低层岩性的重要方法,施工工作需要与编录工作共同进行,尽量处于同步状态。钻探人员和编录人员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认真严谨的记录和贯彻钻探进度,做好相关描述工作。

3.2 细致反馈各类信息

通常情况下,如果钻进主体为碎石土,主要利用泥浆冲洗液进行钻进工作,但是在冲洗液的影响下,难以获取完整的岩心,填充物会被冲洗液带走,为地质编录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想要获取完整岩心,编录人员需要细致以及明确的描述钻杆情况和钻进速度,凭借个人经验对钻进工作进行判断,如果出现失误,容易导致夹层遗漏,而遗漏夹层的力学性质、厚度以及顶面深埋,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带来负面影响。在进行地质编录中,需要对取心率较低的钻进位置开展原位测试,掌握其力学性质和颗粒半径,便于对地层分布进行精确判断。

3.3 描述保护物质信息

地质编录工作与工程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其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名合格的编录人员要切实掌握地层成因和时代,对岩心成因形成准确而科学的认知,进而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数。

例如,如果地层含有朽木。陶瓷以及砖瓦碎片,则证明该地区曾经有人类活动;有例如通过掌握钙质粉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能够判断土层形成的年代;再例如,如果存在盐类物质,通过判断其粉状形式,能够判断土质类型。同时,编录人员还要利用实验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化学和分析,为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勘察评价提供指导性建议。

3.4 记录观察地貌环境

一名合格的编录人员,需要在详尽记录钻孔情况的同时,还要对施工场地、附近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貌特征等方面进行记录和描述。对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要进行详尽观察,明确是否存在重要建筑物以及潜存地质危险,例如池塘、河流、山坡以及水利工程;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和了解,掌握施工场地地质环境的变化,是否存在土洞和土坑等;在场地附近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和用途进行分析调查,掌握其具体建造年代和开挖地基的时间;对场地附近建筑物的构建质量进行分析,例如是否存在下沉、裂缝和破损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3.5 整理编录资料

受到野外编录工作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其很多内容无法在现场有效完成,需要编录人员在室内进行总结和整理。首先,在整理编录资料中,需要对现场获取的数据进行二次验证,在完成整理后进行补充和修改;其次,完成资料编录后需要做好小结,注明钻孔地层、岩心采取率、钻孔深度、施工日期和钻孔性质等内容。

4 特殊岩土的描述和钻探

4.1 淤泥质土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土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淤泥质土在我国各个地区并不常见,通常情况下,其主要常见于旧池塘、旧河道以及被淹没的旧城区中。淤泥质土较为松软,并且含水量较高,为钻探采集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其土质特征较为明显,伴有气味以及颜色较深,编录人员凭借经验可以进行快速精确的判断。同时,淤泥质土基本处于流塑状态,在开展钻探工作中,需要进行原位测试、十字板剪切以及静力触探孔实验,进而保证采集质量,为地质编录奠定基础。

4.2 新沉积土

新沉积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土层,其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较为常见,其特点为出现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例如新城区、河谷两侧等。新沉积土主要由粉土组成,含有不同成分、不同颜色的薄层和土块,土层之间具有较大的缝隙,具有明显的人工开挖痕迹,并且含有朽木以及瓦片等人类生存所需物质。在开展钻探工作中,编录人员难以凭借经验进行快速判断,经常将填土和新沉积土混为一谈,两种土质均杂质较多、土质松散。

4.3 填土

通常情况下,填土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存在的土,其中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由于填土的存在年代各不相同,其中所含有的成分也较为复杂,为地质编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论是生活垃圾、粘性填土、杂填土还是素填土,在进行钻探工作中,都需要通过钻锤击干法,将样本从地下掏出来,编录人员和技术人员凭借经验进行观察,如果无法获取完整岩心,无法填土进行准确以及详尽的描述。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岩土工程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勘察工作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地域性,地质编录作为其关键工作内容,其可以对岩土性质进行有效分析和描述,对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中,编录人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客观以及详尽的进行地层编录,获取更多有关工程的地质信息,为判断和分析岩土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岩心岩土人员
保压取心工具连续割心系统设计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交联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长期滞留性能研究
——以双河油田Eh3Ⅳ5-11岩心为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岩心对复配型驱油剂采油效率的影响
浅议地质岩心实物档案管理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