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9-01-03潘定全韦金凤黄家萍

关键词:结核肺结核病灶

潘定全,韦金凤,黄家萍

(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贵港 537100)

临床上的肺结核以及糖尿病均属于常见的疾病,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资料统计显示,糖尿病的新发肺结核患病人群明显的超出非糖尿病患者近四倍,而且糖尿病患者内的结核病患病率,超出普通人群6倍左右[1-2]。肺结核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糖尿病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引发代谢紊乱问题以形成肺结核,肺结核可以反作用于糖尿病者使得代谢加重紊乱,进而加重病情[3-5]。本研究着重的探析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1 肺结核的治疗情况分析

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为,一般的情况下,涂阳肺结核患者传染性要强于涂阴但痰培养阳性的患者,此部分病患于打喷嚏、咳痰等时,会使得结核分枝杆菌于体内向空气中进行传播。如果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弱的毒力,和拥有较强的肺泡内巨噬细胞杀菌能力情况下,就会降低第一次吸入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后感染率。如果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存活以及繁殖[6],会让一些肺组织产生原发病灶,一些结核分枝杆菌顺着引流淋巴管,在肺门淋巴结进行扩散引发部位的明显肿大,出现原发性肺结核问题,而病灶内部结核分枝杆菌在活动或感染后,既能够出现继发性肺结核的情况[7-8]。

当前治疗肺结核的方式较多:常规西药(化学药物)治疗,即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属于一线化学药物。利福喷汀、对氨水杨酸异烟肼、卡那霉素、利福布汀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等,属于二线药物。另外还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克拉霉素、罗红霉素、2-烷氧羰基氨基吡啶类、嘌呤核苷类似物以及紫杉烷类等等[9];中医药治疗,辩证分型为肺阴亏损、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常用的药材包括黄芪(化痰解毒)、百部和汗膝(化痰散结)、百合以及麦冬等(养阴润肺)、太子参(益气养阴)、地骨皮(清降虚火)等等[10-11];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基于常规化疗方案前提下,遵循病患实际病情状态,针对性的选用方药加减治疗,并且控制好疗程长短;介入给药和物理治疗,即实施经皮穿刺介入以及经支气管镜介入给药及物理方法治疗;另外还包括免疫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12]。

2 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情况

肺结核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其形成密切的关联于人体免疫力强弱。慢性感染者在缺乏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情况下,能够提升病菌易感性,能够表现出临床症状,患有肺结核病后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以提升糖尿病率[13-14]。在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通常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物质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糖、蛋白质以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导致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以及使得营养不良情况产生,会降低抵抗力。基于糖代谢异常前提下产生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脂肪的大量分解提供给附着细菌繁殖便利性,而胆固醇属于重要的成分之一,部分研究表明其属于重要的结核分枝杆菌存活营养素。而且糖尿病患者存在肝功能受损情况,减少维生素A生成,破坏呼吸道粘膜完整性,提升结核分枝杆菌侵入率;其次,细胞因子。患有结核病合并有糖尿病的病患,相较于糖尿病者而言其表面自杀相关因子水平更低,所以显示出外周表面自杀相关因子为提升糖尿病者合并结核病重要风险因素;另外,氧化应激[15]。氧化应激为结核杆菌在体内侵入后所导致的特征性反应,即体内生成过多高活性分子,机体对过多氧化物具有有限的清除能力使得跟抗氧化动态平衡失调,引发伤害到组织的现象。而且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形成的关键原因即为自由基干扰到胰岛素信号肽水平,随着升高血糖水平,能够加重氧化应激导致增加氧自由基生成量,以此出现了恶性循环现象,进一步的加重糖尿病程度。

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需要将两病同治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不仅要进行基本的抗结核治疗,同时展开积极的监测血糖水平并有效的控制。控制血糖水平主要是从药物、饮食两大方面进行。其中,药物治疗就是包括口服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如果患者存在肺部病变范围超过两个肋间的纤维空洞形成情况、出现肺外结核、遵循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情况,需要展开胰岛素治疗模式[16-17]。另外,可采取中西医治疗模式,采取中药制剂消渴丸、六味地黄丸、糖脉康等,在中重度糖尿病患者中进行辅助治疗达到降糖功效。在饮食方面上,叮嘱患者要适当的提升蛋白质的摄取量,补充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对患者制定的饮食方案中,增添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物。

3 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近些年来,对于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在不断的增加。在鄢育青等人的研究中[18],选取单纯肺结核病例(63例)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肺结核组实施口服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方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于以上的治疗模式基础上展开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痰涂阳率都具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单纯肺结核患者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患者6个月以后的胸片病灶吸收好转情况显示,单纯肺结核患者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要高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张亮等人的研究中[19],选择单纯肺结核病患者(对照组)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分别69例,遵循肺结核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比较观察两组的痰菌、病变情况、治疗结果等。对照组展开抗结核疗法,即服用药物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等,适当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展开口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疾病宣教、心理调适等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轻、中、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的病灶吸收比例各为85.19%、58.33%、50.00%;单纯肺结核组分别为 92.86%、90.91%、84.21%,中型、重型合并糖尿病组跟单纯肺结核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周玺等人的研究中[20],选取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而言,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在痰菌转阴方面、病灶缩小方面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肺结核与糖尿病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不良影响,治疗肺结核期间,应该进行血糖水平的积极控制。

4 结 语

综上所述,治疗肺结核之前,应该常规展开检查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尽早的诊断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如果合并糖尿病要及时落实血糖水平的控制。两者之间需要进行密切的配合,实现治疗成效的更好发挥。

猜你喜欢

结核肺结核病灶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肺结核咯血护理中的价值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维生素C改善肺结核患者痰菌转阴率及药物肝损伤的研究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