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哈尔滨榆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019-01-03昆,赵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黑云母本区黄铁矿

曹 昆,赵 锐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三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层

本区地层区划属于张广才岭-完达山地层大区,伊春-尚志地层分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二叠-下三叠统张广才岭岩群新兴组(P1-T1x)、中生界侏罗系下统二浪河组(J1er)、白垩系下统帽儿山组(K1mr)、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低河漫滩堆积层(Qh2)。

1.2 区域侵入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不同时代、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均有分布,主要有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γδPt3),晚三叠-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γδT3J1)、二长斑岩(ηπT3J1)、花岗斑岩(γπT3J1)等,其次为时代不明的脉岩类。

1.3 区域构造

区域上无论是褶皱带的延伸,还是岩脉及断裂带的展布方向,都清楚的显示出以北西或北西西向构造格局为主,其次为北东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构造。

1.4 区域物探

该区高磁异常走向近东西向,连续出现在数条航线上,△T曲线比较圆滑,但不对称,东南侧梯度较小,西北侧梯度较大,有负值伴生的特征,其背景西北侧较低且平稳,东南侧跳动稍乱。异常最大强度2100r。

1.5 区域化探

该区化探异常由Au、Ag、As、Sb、Mo元素组成。异常呈不规则面状,面积约2.0km2。异常套合较好,主成矿元素金异常面积1.0 km2,金最高含量为3.5×10-9。

2 矿体地质

区内共圈出金矿体4条、金矿(化)体15条。矿(化)体总体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倾角60°~85°,为中等-陡斜矿体,矿(化)体实控长度一般在40m~90m,矿(化)体最大厚度2.00m,金最高品位2.90×10-6。矿(化)体主要赋存在晚三叠-早侏罗世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破碎带中,岩石具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蚀变矿化。矿(化)体在地表多呈透镜体或脉状,呈南东方向展布,矿石品位低,矿化不均匀。

3 矿石质量

3.1 矿石结构

根据野外观察结合镜下鉴定,该矿体矿石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a.充填交代结构:闪锌矿脉状交代黄铁矿。b.半自形粒状结构:黄铁矿呈半自形粒状充填。c.他形粒状结构:自然金呈他形粒状零星分布。

3.2 矿石构造

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细粒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及蜂窝团块状构造。a.细粒浸染状构造:黄铁矿呈细脉-细粒浸染状分布在二长岩花岗岩中。b.条带状、星点状构造: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呈条带状或星点状分布在二长岩花岗岩的微裂隙中。c.蜂窝状构造:黄铁矿多呈蜂窝状或脉状分布在二长岩花岗岩中。

4 矿体围岩及夹石

本区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晚三叠-早侏罗世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极少部分围岩为破碎的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中Ⅰ号矿体围岩为破碎带的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Ⅲ号金矿体围岩为花岗细晶岩;Ⅱ、Ⅳ号矿体及15条金矿化体围岩均为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区内在矿体、矿(化)体的围岩中见有细粒星点状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蚀变。金属矿物颗粒极细,大部分用肉眼很难辨别。本区内的矿体多为单工程控制的小矿体,矿体不连续,在矿体的圈定过程中,矿体内个别样品接近边界品位的1/3时(矿化体),未做夹石单独圈出。

5 矿体成因

本区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晚三叠-早侏罗世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属中等-陡倾斜矿体,黄铁矿主要呈细脉浸染状分布于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粒间及其微裂隙中,受破碎带控制,呈带状分布。成矿方式以充填为主,也有交代作用。通过原岩光谱分析,含矿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的金、银元素明显高于新兴组地层中金、银元素的含量,说明成矿物质源自深部次火山岩类。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晚三叠-早侏罗世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破碎带中,岩石具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辉钼矿化、硅化等蚀变矿化。浅部有爆破角砾岩发育,深部推测有次火山岩体活动,热液脉状成矿以充填、交代作用为主,热液流体在已有或者成矿作用发生时形成的断裂裂隙空间中形成金属硫化物沉淀,胶结物为叠加交代作用的热液产物、发育硅质细脉、金属矿化。成矿结构面为断裂带叠加原生成岩水压裂隙,局部发育爆破角砾岩。Au+在富S蒸汽相中迁移,流体沸腾作用是重要的沉淀作用方式(叶天竺,2014)。具备浅成中低温次火山热液脉状型金矿床的特征。

6 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1)找矿标志。①本区的成矿地质特征是处于变质岩基底隆起区,区内以中酸性岩浆岩、变质岩为主,晚三叠-早侏罗世中粗粒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下三叠-下二叠统张广才岭岩群新兴组地层接触带附近。接触带附近是主要含矿部位。②受冲河东西向断裂的影响,区内成矿母岩(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下三叠-下二叠统张广才岭岩群新兴组地层中南东向次级断裂构造和裂隙发育,为矿液运移和赋存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具备了良好的成矿构造条件,所以南东向断裂是本区找矿的构造前提。③区内的硅化、石英-绿泥石化、石英黄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毒砂矿化等热液蚀变是主要的近矿围岩蚀变,是找矿的间接找矿标志。④区内的化探异常对寻找金多金属矿床具有指导意义。⑤通过对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中-高阻、中-高极化场为物探找矿标志。

(2)找矿方向。工作区中,新兴组地层(P1-T1x)含银、铜、铅高于地壳丰度值外,其余各组份均低。Au为强分异元素,含量分布极不均匀,存在富集作用,是区内最有可能成矿的元素。根据工作区352件原岩光谱分析样品结果,按在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张广才岭岩群新兴组斑点板岩中金元素含量的统计认为,Au在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存在富集作用,是区内最有可能成矿的元素。

成矿作用与次火山热液有关,成矿构造系统为次火山岩侵入体,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与新兴组地层接触带中、二长花岗岩构造破碎带中,应有Au元素的富集成矿的可能。早期蚀变以钾化为主,脉状矿体常具强烈的高温硅化,强烈时形成次生石英岩。主成矿阶段近矿蚀变为石英绢云母化(金、铅锌银矿化)、石英、绿泥石、绿帘石化。形成深度一般在500m~1000m内,因此,建议本区应进行物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寻找中低阻与高阻异常接触带位置(构造),利用其成果,依据其倾向,再投入深部钻探工作,可能扩大其找矿远景。

7 找矿远景评价

区内所见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早侏罗-晚三叠世中粗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中,本区成矿作用存在着二元空间结构。成矿作用中心为次火山岩体顶部,成矿作用与次火山热液有关,成矿构造系统为次火山岩侵入体,主要成矿结构面为断裂、次火山岩侵入体接触带等。浅部为强烈的面状水热酸碱蚀变、爆破角砾岩发育,在火山机构附近以陡倾斜脉状矿体为主。深部在火山机构部位,次火山岩体顶部接触面可能形成缓倾斜厚大似层状矿体,在深部成矿结构面形成的断裂没有控制,因此,投入深部钻探工作,可能扩大其找矿远景。本区经对原岩光谱统计比对认为,早侏罗-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岩对成矿有利,应重视二长花岗岩中发育的构造破碎带。

综上所述:在今后工作中,通过加强综合研究,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本区找矿,重视二长花岗岩中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及与地层接触带,也许会取得良好的地质成果。

猜你喜欢

黑云母本区黄铁矿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区花岗斑岩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试论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