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101例临床分析

2019-01-03郁艳艳李杨玉琳王万玲

关键词:卧床感染率免疫力

郁艳艳,陈 伟,李杨玉琳,王万玲*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脑血管病科是我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为有效降低该科室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对3年中的101例基础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脑血管病科2015年5月1日~2018年5月1日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3393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9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13例,共发生医院感染101例,其中基础疾病为出血性脑卒中79例,缺血性脑卒中22例;男65例,女36例;年龄<60岁,共54例53.5%,≥60岁共47例46.5%,所有资料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率及部位

339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1例,感染率为2.97%。医院感染部位中,单部位感染86例(85.15%),2个部位(7.9%)。

2.2 医院感染类型

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55例55.45%)、器官(或腔隙)感染(23例22.75%)为主,二者共78.22%。其余为血液、皮肤软组织感染、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泌尿道感染、特殊感染、其他感染共23例(21.78%)。

3 讨 论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减少疾病发病、致残、死亡情况的发生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受长时间卧床、服药,自身免疫力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伴发感染,因此,想要提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就要加强对感染的诊断和控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55例55.45%)、器官(或腔隙)感染(23例22.75%)为主,二者共78.22%,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侵入性操作有关。操作不当以及消毒不严等均会将体外的病原菌带入到患者体内,而通过一系列操作的介导,患者体内的肠道优势菌极易在泌尿道及呼吸道易位定植,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除了不规范的侵入性操作,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还与长期卧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抑制而发生误吸、呛咳,缓解颅高压的脱水剂使痰液更浓稠等有关,由于提供了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引起了感染的发生[2,3]。患者的下呼吸感染和器官(或腔隙)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和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实施的外部侵入性操作较多有关。

目前国内有关研究普遍认为侵入性操作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脑卒中患者发生呼吸道和器官(或腔隙)感染在很大程度上与对这些部位的侵入性操作有关。操作不当以及消毒不严等均会将体外的病原菌带入到患者体内,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极易诱发感染。应当说明的是,下呼吸道的感染除了受侵入性操作的影响,还和长期卧床,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抑制而发生误吸、呛咳,缓解颅高压的脱水剂使痰液更浓稠等有关,这些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比如,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来减轻侵入性操作带来的危险,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等;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帮助其尽早将血肿消除,加快患者意识的恢复;采取措施帮助患者对自身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对疾病的预防能力;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感染风险的发生。患者入院后2周内为疾病的危重期,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期,应重点防治。

猜你喜欢

卧床感染率免疫力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