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邦妮与克莱德》的美学特色
——基于新好莱坞美学理论

2019-01-03程德香

关键词:强盗好莱坞

程德香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65)

0 引 言

在1939年第20届世界博览会上, 电视正式出现在观众视野中, 导致电影产业和观影人数大幅度下降, 电影的地位逐渐被电视取代, 好莱坞电影经历了20世纪30、 40年代的黄金时期之后, 银行破产、 市民房屋被收租、 战争等种种危机与冲击使它已渐入尾声。 到50、 60年代, 当欧洲各国以及亚洲个别国家和地区电影获得极大发展的时候, 好莱坞电影却进入了危机时期。 二战之后观影人数逐渐下降, 1946年, 美国每周观影人数达9 000万人次; 1955年, 美国每周观影人数4 600万人次; 到1969年, 每周观影人数仅为1 750万人次。[1]241到60年代后期, 好莱坞开始反思自己的类型片, 从主题与风格上进行变革。 一批导演创作出了具有鲜明反叛意识的电影, 对旧好莱坞电影提出了质疑, 随之出现了好莱坞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新好莱坞。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大动荡时期, 民权运动、 女权运动等此起彼伏, 嬉皮士文化和摇滚音乐随之盛行。 时代呼唤电影的改革, 1967年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的转折点。 阿瑟·佩恩导演的《邦妮与克莱德》是新好莱坞的开端, 影片突破了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 体现了对性、 对暴力的渴求与对社会的反叛, 体现了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与价值观, 适应了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邦尼与克莱德》是一部强盗片, 内容取材于真实的故事, 将背景设置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影片的架构和人物设置也借鉴了曾经流行的强盗片类型, 但又与之不同。 电影结尾, 子弹将邦妮与克莱德的身体打成了筛子, 摄影机将这一瞬间无限放大, 场面显得极其暴力。 观众在这种悲剧中却找到了共鸣, 邦妮和克莱德代表着他们潜意识中隐秘的愿望。 导演让观众对一伙杀人抢劫的强盗产生了认同感。

1 人物设置的大胆突破

1.1 人物地位的转换

以往的好莱坞电影, 人物主要为故事情节服务, 是影片的主要表现对象。 而新好莱坞电影出现后, 主人公不再是类型化的人物, 通常是借主人公的表现来探讨问题的内在因素。 《邦妮与克莱德》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主人公逐渐走向死亡的内在原因, 并引起观众的反思。 “在一个丧失了追求的目标和价值的社会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探索。 像今天的许多人一样, 邦妮和克莱德既不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也不明白自己。”[2]127

影片中邦妮是咖啡馆的女招待, 当她看到克莱德偷盗母亲的汽车时, 俩人相遇并踏上潇洒的抢银行之旅。 电影以邦妮的嘴唇及脸部特写开场, 之后她愤怒地敲击着床栏, 隐喻了邦妮无聊、 烦躁的情绪。 当看到偷车贼克莱德时, 她并不愤怒而是高兴, 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邦妮之所以爱上克莱德, 不仅仅是因为克莱德年轻、 迷人, 更主要的是因为邦妮在经济大萧条、 失业率剧增的背景下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在美国的公路电影中女性在漫长而刺激的旅途中获得精神自由, 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反抗意识。”[3]邦妮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反英雄角色, 敢爱、 敢恨。 导演极力讲述的不是邦妮死去这件事, 而是以邦妮为代表的强盗照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反抗传统、 向往自由。 邦妮以无政府主义者的姿态建构自己的乌托邦, 她从家庭束缚中逃脱, 在公路上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变成了特立独行的女性。 这种“反常规”是女性符合自我意愿的选择, 打破以往电影中女性所有的展示只为迎合男性的欲望。 邦妮和克莱德“我们抢劫银行”的呼声, 激励当时美国青年去反思自我的价值, 思索战争的残酷。

《邦妮与克莱德》中的主人公还做为一种隐喻而存在。 20世纪60、 70年代, 美国一系列的政治、 社会事件改变了市民的思考方式,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虚和情感失落, 而政府却要镇压市民的反动, 这更加剧了民众的反抗心理。 《邦妮与克莱德》中的主人公就是一种生活的隐喻, 在银行倒闭、 房屋被收租的背景下, 邦妮和克莱德驾驶一辆汽车去各个银行抢劫, 看似堕落的行为, 实则是他们忠于内心的渴望。 渴望释放内在的苦闷是60年代美民民众对美国体制的反抗。

1.2 对人物之间矛盾的刻画

在20世纪30、 40年代, 好莱坞电影多注重讲故事的技巧, 很少注重外界变化后人的内心感受。 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 影坛从50年代开始, 形成了一股电影浪潮, 新好莱坞电影从故事技巧转移到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上。 在20世纪60、 70年代好莱坞电影走向成熟, 市民压抑许久的情绪得到发泄。 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邦妮与克莱德》中探讨了人物走向死亡的内在原因: 主要体现在人物矛盾中。

首先是邦妮与克莱德之间的矛盾。 邦妮在无聊、 烦躁的生活中渴望出现刺激, 当克莱德出现时, 她寻找到了自己希望得到的男子气概。 但是克莱德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在性爱方面有缺陷, 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矛盾。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 需要用抢劫银行带来的刺激与快感作为性爱的替代品, 弥补生理功能上的缺陷。 在影片中, 邦妮与克莱德的三次作爱场面和五次抢劫场面是交叉进行的, 下面依次简述:

1) 第一次抢劫, 克莱德只是为了向邦妮证明, 从超市抢了一叠钞票。

2) 第一次寻欢, 在第一次抢劫之后, 邦妮被克莱德吸引, 激烈地吻着克莱德, 并且希望得到他的回应。 可是克莱德却重视另类的爱情, 声称欣赏邦妮的美貌。

3) 第二次抢劫, 他们并没有获得钱财, 只是遇到了一个三周前刚刚倒闭的私人银行, 以喜剧性的失败而告终。

4) 第三次抢劫, 克莱德的动机很简单, 只是从杂货店里弄一些肉和饼干, 店铺的老板却要杀他。

5) 第四次抢劫, 在摩斯加入他们之后, 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他们进入银行后竟无一人注意到他们, 以至于不得不喊出“在抢银行”, 摩斯也把车停在停车位中, 导致邦妮和克莱德出来后找不到车。

6) 第二次寻欢, 在一个旅馆中, 他们抢劫之后, 克莱德被邦妮一心一意的追随所打动, 主动示爱。 但在邦妮与克莱德热吻之后, 克莱德最终以失败告终。

7) 第五次抢劫, 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是整个白罗帮的行动, 是一次彻底的胜利, 这之中克莱德并没有拿穷人的钱。

8) 第三次寻欢, 两人死里逃生, 在草地上相爱, 走向了爱情的极处, 也走向了和谐。

综上可知, 随着抢劫越来越熟练, 他们之间的爱情由不和谐走向了和谐, 越来越牢固。 从矛盾的设置与破解中细腻地描述了邦妮与克莱德爱情发展过程, 更能反映出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并深入人物内心寻找问题的原因, 当时美国都在质疑崩溃的强权时代、 想摆脱困顿的生活。 另外, 从邦妮与母亲、 邦妮与克莱德嫂子、 公民与银行、 公民与警察以及人物自身矛盾中也可以挖掘出美国的境况。

2 新的镜语叙事

为了能够在与电视竞争中取胜, 新好莱坞电影摒弃了旧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法则, 采用真实的外景场地, 用摄影机运动、 声音、 剪辑技巧来强调电影的运动效果。 电影制作中不但没有隐没电影技巧, 反而尽可能多地表现技巧, 慢镜头、 特写、 跳接等用法十分丰富。 新的镜语叙事使影片不仅是在平铺直叙地讲故事, 而且还在进行一种隐喻的表达。 影片《邦妮与克莱德》成为新好莱坞电影的领头羊, 其镜语叙事也具有新好莱坞的特性。

2.1 影片更具真实性

20世纪50、 60年代, 部分导演拍摄了一些具有社会批评意义的影片, 但这些影片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不够深入。 这也是好莱坞电影新旧交替特有的表现。 正是在这过渡时期里, 同时又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口号的影响, 摄影棚拍摄成为过去, 导演更加注重真实与自然, 从偏重戏剧式的真实向自然真实靠拢。 邦妮与克莱德相识时, 只有一个路人无聊地坐在长条凳上, 路两边的店铺关着门; 克莱德第一次教邦妮用枪时, 环境很杂乱; 农民拿枪打烂牌子时, 全景展示了破败的房屋, 表现出市民房屋被占后的荒凉感。 这种真实环境的展现隐喻及讽刺了美国经济危机、 工人失业、 银行倒闭带给市民的后果。 影片的真实性还表现在凌乱的房间、 烦躁的环境等方面。

2.2 摄影机得到了“解放”

与传统的强盗片不同, 编剧汤恩有意识地改变了以往主流电影中的四件事:人物总能找到地方停车, 买东西从来没找过零, 夫妻从不睡一张床, 女人睡觉总是不卸妆。 为颠覆这四条, 影片拍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瞬间[4]。 导演在《邦妮与克莱德》片头就让观众感受到了“革命”气氛, 影片以邦妮的嘴唇特写开场, 接着镜头摇向镜子, 预示着邦妮开始正面审视自己。 几个卧室内的跳接镜头后邦妮愤怒地敲打着床栏杆, 将无聊、 躁动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来。 影片改变了以往车外固定机位, 摄影机更加灵活。 把摄影机放在了车内, 以观众的视点来展现车内的场景, 观众仿佛置身于其中。 在抢劫逃跑场景中, 车内视点与车外跟拍交叉剪辑, 配合以欢快的音乐, 表现的是一种幸福感而不是紧张感。 影片突破以往的正反拍的三镜头法。 邦妮与克莱德的关系是影片始终要表现的, 两人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与白罗邦的其他成员格格不入, 体现在镜头上, 导演总是将邦妮与克莱德放在同一个镜头中, 只有当两人吵架时, 两人才会出现在两个镜头中, 两人相识时长镜头的使用就奠定了这种基础。 另外, 导演还运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

2.3 叙事结构上注重影片的艺术性

过去电影一直致力于讲故事, 观众被动地听故事, 随着人们世界观及社会的变化, 过去那种因果叙事不再适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邦妮与克莱德》中采取的是传统的单线结构, 但是情节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 叙事的事件较为松散, 邦妮与克莱德的行动不再像传统好莱坞电影那样埋没于情节之中, 他们的活动通常是来自内心。 人物的内心再结构于电影技巧, 强化了影片的主观性和间离效果。 如邦妮在抢劫破产的银行时, 运用了快速摇镜头; 邦妮与母亲见面时, 朦胧的场面等技巧的使用。

3 类型片的颠覆

经典好莱坞电影有着统一的制作体系,稳定的戏剧化结构、 脸谱化的人物性格、 连续性的剪辑。[5]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旧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片逐渐失去了观众群。 60年代末70年代初, 好莱坞走向了新好莱坞时期。 新出现的一批青年导演为好莱坞类型片开拓出了一条新路。

3.1 突破旧好莱坞的束缚

新好莱坞无论是剧情结构还是人物设置都不再追寻好莱坞传统的方式。 在以往的强盗片中, 强盗多以反面角色出现, 他们强横、 无恶不作, 是一种恶势力的象征。 阿瑟·佩恩在《邦妮与克莱德》中设置的两个主人公是不适应环境的犯法之徒, 反面角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守法者。 过去的好人变成了坏人, 过去的坏人变成了好人。 邦妮与克莱德只抢劫银行, 第五次抢劫银行时, 并没有拿穷人的钱, 对待房屋被收租的农场工人也是团结友爱, 甚至还借给他们枪以发泄心中的愤怒。 谋杀犯也有爱心、 同情心, 也有好的脾气, 佩戴警徽的追逐者反而变得没有人性。 观众不再对强盗产生反感, 甚至还有人认为他们做的并没有错, 还愿意在他们的葬礼上献花。 传统强盗片中的主人公总是悲惨地死去, 观众对结局也能预料到, 每当主人公生命结束时, 影片也就结束了, 《邦妮与克莱德》同样遵循了这种规则。 由于邦妮与克莱德的叛逆行为, 结局也带有悲剧色彩, 两人的身体被打得千洞百孔, 法律胜过了非法之徒。 但这种结尾又给人不同的感受, 通过强盗和警察的对比塑造, 却给观众以暗示:法律与真善美有时是不统一的。 人们对反英雄式英雄的关注不再是结局的生死, 而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3.2 一些类型元素的使用

“对观众而言, 这些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具有人格特征:一个‘角色’、 一个‘立场’, 直接或者间接地隐藏在叙事的结构和话语中,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观众建立交流的叙事空间。”[6]汽车作为公路电影的必备元素, 维系着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和信仰。 《邦妮与克莱德》中邦妮与克莱德认识是因为克莱德偷汽车, 汽车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 他们的爱情也是在汽车中升华, 最后他们的死亡也是在汽车中。 “在美国西部片的神话中, 汽车取代了复仇者的骏马, 这是西部片向强盗片的转变。”[6]枪作为暴力或者死亡的象征, 成为发泄和放纵的工具。 《邦妮与克莱德》中, 邦妮与克莱德用枪来追寻自由。 在警察手中, 枪则代表了权威, 是一种国家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 警察用机枪扫射毫无防备的邦妮与克莱德, 主人公变成了自由或者信仰的殉道者。 另外, 影片中还有酒、 公路等文化符号, 结合人物的形象和情节来看, 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

3.3 其他类型片的融合

由于政治、 经济等原因, 20世纪50、 60年代, 经典好莱坞影片开始出现衰退现象。 新好莱坞影片顺应时代要求, 不再是单一的类型元素, 而是集歌舞片、 悬疑片、 幽默片、 强盗片等多种元素于一体。 《邦妮与克莱德》没有传统强盗片的沉重与压抑, 反而显得轻快。 对喜剧片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 将喜剧与严肃结合在一起, 摆脱了以往喜剧的浅薄。 如在第二次抢劫时, 恰遇上三星期前倒闭的私人银行, 将本该有紧张气氛的抢劫做了戏剧化处理, 很好地批判和揭露了当时社会现象, 将商业与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另外影片还运用了歌舞片的元素——音乐。 每次抢劫之后的音乐都带有喜剧色彩, 愉快、 使人放松。 在影片的69分钟处出现了一段与主题音乐不同的曲调, 起到了转场的作用, 在这以后主人公的情绪和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音乐在本片中直接进入情节人物的感情, 丰富了画面的内容。

4 结 语

新好莱坞电影在美国电影发展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 标志着经典好莱坞的衰落。 《邦妮与克莱德》作为好莱坞运动的标志性作品, 具有运用现代影视语言、 解构经典、 反击传统等特点, 不仅是阿瑟·佩恩个人创作的高峰, 也是有史以来犯罪片中的领先者。 在《邦妮与克莱德》成功之后, 好莱坞掀起了一股浪潮, 有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美国的历史, 对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作品发起了挑战。 如《毕业生》探讨了生存的异化、 精神的空虚等主题, 《陆军野战队》对越战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逍遥骑士》和《出租车司机》中已很难找到经典好莱坞的痕迹。 随着时代的变化, 今天的好莱坞已与60、 70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大不相同。 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新好莱坞, 而是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美学、 文艺学的观点加以分析、 批判, 借鉴新好莱坞成功的经验, 发展电影事业。

猜你喜欢

强盗好莱坞
强盗的书
三个强盗
我问你答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苻融辨盗
来场赛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