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顺老司城大山里的“马丘比丘”

2019-01-02

旅游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土家土司

1 灵溪河两岸掩映中的土家村落。

2 老司城遗址。

3 老司城鹅卵石铺地的甬道。

彭氏土司的故事

1 老司城城墙。

2 老司城房屋遗迹。

3 老司城博物馆展出的古墓中的精美雕刻。

老司城位于湘西州永顺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麻岔乡司城村灵溪河畔。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到清雍正四年(1727年),老司城为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湘西土家族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是土司彭士愁建立的。自91 2年到923年,干余工匠耗时11年,建造起了一个崭新的土家土司的大帝都。由彭氏土司之前的吴著冲时代的5街11巷,扩充成了8街16巷,并形成了皇城区、生活区、教育区、军事区、休闲区、祭祀区、墓葬区七大区域,城内3000家,城外800户的辉煌规模。彭士愁是土司始祖溪州刺史彭碱为的孙子。他继位后,彭氏势力日渐强盛,彭士愁也因此成为统领五溪20州的靖边土司王。当年土司王朝执行“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土司王由家族世袭,父子或嫡兄弟相传。无论中央王朝如何改天换日,老司城中的土司王始终过着“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的华美日子。经23代土司的营建,老司城成为威镇湘黔鄂川边,统辖6司58旗的司城治所。清雍正初年,“改土归流”的政策一出,全国2000多个土司政权末日来临。永顺土司王成为流官,繁华的老司城也渐渐被废弃。历经200年沧桑之后的老司城,成为永顺县麻岔乡的一个小村,村中尚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如今,老司城遗址地表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废墟,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所说:是现今发现的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其壮阔庞大和完美,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美丽的古建筑群,即使与南美的马丘比丘遗址和意大利庞贝古城相比,也毫不逊色。

关于土司,说来话长。土司制度渊源于秦汉羁縻政策,普遍实行于元代,鼎盛于明代。秦汉以后,从王国走向帝国,王朝势力从中原腹地向两广和西南地区扩展。在此过程中,中央王朝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实施了因地制宜的土司制度,保持了西南乃至是整个国家的安定。土司政治机构低于历史上的王国,又不同于王朝体制中的州府,土司实行世袭制,所设宣慰、知州、长官不分贤愚,父死子继,或兄终弟继,与地方流官制度有着质的区别。

老司城寻古探今

站在灵溪河边山顶的观景台眺望老司城,此城建于—个地势极陡峭的山地之上,依山傍水,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是灵溪河上的木桥,易守难攻,实现了自然地形与军事防御的完美融合。清清的灵溪河自北而来,像一支有力而又温柔的臂膀,拥抱着老司城。老司城的宫殿区和衙署区就依偎在灵溪河的臂弯里。灵溪河是酉水的—條支流,顺流而下可到王村,因为谢晋导演、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这里拍摄,现已改名为芙蓉镇。

老司城背依的太平山下有三座相连的小山,分别叫福德山、禄德山、寿德山,合起来叫三星山,寓意太平盛世、三星照耀。老司城东侧山脉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西侧山脉似—条巨大的青龙,将金凤环绕,生活区就建在凤尾龙颈上。从生活区的高处眺望前后左右的山岭,依偎相叠,具有万马朝着老司城奔腾之势,民间称之为“万马归朝”。在历代风水家的眼里,老司城是—块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

4 彭氏宗祠。

5 老司城遗迹对面散落着一些土家民居。

6 彭氏宗祠示意图。

行走在灵溪河边的小道,既可仰望老司城,也能看到当年土司王在河岸的各种遗迹,如别墅、钓鱼台等,走过灵溪河上的那座木桥就进入老司城遗址了。城里依山就势,城墙、城门、砖雕、保坎、卵石路、排水沟、街道、屋基的轮廓清晰可辨。民间传说中,老司城宫殿下有9条按照金木水火土排的地下通道,直通灵溪河底,是土司遇险时撤退用的。其实,那是排水涵洞,涵洞两边垂直墙用山岩、卵石垒砌,上面则用青砖起拱,试一试,低头猫腰,还真可以过人。顺着遗迹上竖立的一块块标识牌,我还在山坡上找到土司内宫、寝宫、乐宫、地宫、御街的遗迹。

老司城布局十分讲究,功能区分界清晰。生活区处于城池的中心位置,地势高旷,视线开阔;衙署区偏居于山坡一侧的山隅,地势略低,是僚属的办公区;街道区处于生活区、衙署区以南的山隈、河岸,是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区;彭氏家族墓地位于城址东南的紫金山;城址南部的宗教区分布着土司时期不同类型的寺观,是土司辖区广大民众的精神中心。沿着灵溪流上溯,分布着众多的土司庄园、别墅、钓鱼台等设施,是土司时期的庄园封邑;与河流、古道相连的众多村寨,则是其辖区民众的生活之地。老司城周围残存有古道、哨卡等军事防御系统。这些便捷的生活区、静谧的墓葬区、神圣的宗教区、繁丽的苑墅区,都是以自然的山川形势为基础,是城市建筑与自然生态融合的完美杰作,是中国西南山区城市发展史的范例。

7 老司城博物馆。

1 群山环抱中的老司城村落。

2 老司城土家民居。

在衙署区,还有较完整的地面建筑彭氏宗祠(土王祠),据说是用以前老建筑的材料在清朝时再建的。彭氏宗祠位于老司城中心,在土司“寝宫”的后面,内供历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还收藏了历代土司制定的三纲五常法谱,为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二十四代土司彭元锦任宣慰使时所建。从祠堂大门直到正街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官道,要经过四个平台和五段石阶梯30余个石级,逐步高升显出一种威严的气派。祠堂门口有一对石鼓,估计每只至少重2500公斤以上,民间传说是土家族英雄哈力噶巴从离此百多里的五官坪一只手提一只提到老司城来的。

彭氏宗祠前面有一个凉热洞,洞上面有建筑遗迹,那它应该就是地下室了。洞差不多3米高,石头和青砖砌的,分成内外两间,很宽敞,可容一二十个人。这里夏可避暑,冬可御寒,在此办公和休闲,岂不爽哉!

土司城衙署遗址左侧立有一块土司德政碑,由青石雕凿而成。此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2月永顺土官为永顺等处宣慰使彭泓海歌功颂德而建。碑文记述了所辖58旗、380洞军民怀念彭泓海之德政以及“尝闻恩可结民心,不能使民心之不忘记,功可显当时,不能使后世之取法”的土司统治信条。

而翼南牌坊位于老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云书院的雅草坪,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刻“子孙永享”四字,是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这个明代抗倭英雄彭翼南值得大书特书。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官兵对进犯东南沿海的倭寇屡战不胜,年仅18岁的永顺土司彭翼南和保靖土司、广西兵等赶赴江浙,两次合击,即斩杀并俘获入侵倭寇2200余人,令敌闻风丧胆,为保卫祖国的统一和安定立下了载入史册的显赫功勋,《明史》誉之为“东南战功第一”。彭翼南因此受到朝廷嘉奖,赐服三品,并授昭毅将军.立“子孙永享”牌坊以昭纪。

土司古墓群多集中于老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个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老司城历代流传有“土司王生在金銮殿,埋在紫金山”,还有“在埋葬土司王时,有四十八副棺木同时出柩”之说。据文物部门统计和彭氏宗谱记载,这里共有历代土司王及亲属墓冢109座,土司彭显英、彭世麒、彭世麟、彭明辅、彭宗舜、彭翼南等及其夫人都分别埋葬在这里。古墓的规模大小,视其官爵而定。明代一些名土司彭显英、彭冀南等人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老司城西门来到灵溪河边码头,泊着数十只游船,船夫均是附近司城村的村民。租一条游船顺流而下,两岸青山叠翠,掩映着土家吊脚楼,碧水倒映蓝天,一路美景一路歌。船下行数千米,到了终点码头依山而行不远,就到了祖师殿了。

土司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山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 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全部为金丝楠木,数百年不腐不蛀。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相传为鲁班显灵所建。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全木材结构,用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叠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像。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土家族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家村落与文化

在老司城周边散建着一些村落,大的也不过一二十户人家,全都是纯木打造的土家吊脚楼,家家户户贴着红红火火的春联,掩映在翠绿的树林之中。阳春三月,村里的桃花、杏花、李花争相怒放,好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这些民居多以柏木起柱,松木穿枋,杉木装板。堂屋是夯土地面,正面设有神龛,供奉有牌位,内室木地板垫高30厘米左右,主要为了防潮,也便于架设火塘。

3 一戶土家民居,老奶奶在喂养一群小鸡。

4 土家毛古斯舞。

这里的居民基本上仍旧是土司时期的原住民,是土司贵族和平民的后裔。土家语、摆手舞、毛古斯、“西兰卡普”都是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存在于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土家村寨中,这是用另一种方式记录下历史记忆和精神象征,堪称沅湘楚巫文化的活化石。从摆手歌、毛古斯中,我们可以读到了一个民族生存的境况;从梯玛神歌中,我们触及到普通民众内心最隐秘的忧患、伤痛和企盼;在“西兰卡普”中,有这个民族的对于真善美的憧憬和表达。

5 土家族姑娘家服饰。

6 土家族姑娘在织锦。

TIPS

位置: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 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高速横贯永顺全境,吉首、张家界都有去永顺的班车。

餐饮住宿:村内当地人开设了小餐馆提供小吃、炒菜便饭,也有几家家庭宾馆,有空调、热水。

特产:土家腊肉、小干鱼、虾米。

猜你喜欢

土家土司
瑕瑜互见的《土官底簿》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阿妹回踩了我的脚
从土司军事活动窥探土司文化
土家语地名“惹巴拉”考释
Fort Besieged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土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余庆毛氏清朝科举人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