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籽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2019-01-02宋明杰宋丹丹刁蓝宇王鹏飞刘敏燕谭本杰

饲料工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松籽白介素滴度

■宋明杰 宋丹丹 刁蓝宇 王鹏飞 刘敏燕 谭本杰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近年来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使用富含营养成分的植物及其果实等保健品代替抗生素等药物来提高畜禽的生产力和抗病力逐渐成为一个趋势。我国现有大量的天然植物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众所周知松籽就是这些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众多科学研究分析的结果可知松籽成分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1-3],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的防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和高黏血症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夏中生等[4]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棕榈油、亚麻油、火麻油等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还有研究表明松籽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皮诺敛酸,皮诺敛酸又称为洗血因子,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还可以调节水盐的代谢,促进脂肪降解,具有极好的降血脂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因子和血清细胞因子中干扰素释放以及灭活病毒和癌细胞的功能[5]。松籽富含的VE在一定程度上有调节血脂代谢以及抗氧化作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6-8]。因此,此试验将松籽添加到蛋鸡日粮中,以探究松籽以及其添加量对广西富凤麻鸡蛋鸡免疫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松籽在蛋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饲养试验在广西富凤农牧有限公司(高峰分厂)进行;血清指标分析测定在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生化实验室进行。

1.2 材料

松籽购于大兴安岭干货批发市场,使用烘干机进行烘干脱水,待冷却后用实验室的粉碎机进行粉碎。

1.3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试验动物选用48周龄、体况一致、体重相近的360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每个组分别饲喂一种日粮。预试期1周,正式期6周。

1.4 饲喂日粮以及添加松籽的水平

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均匀添加1%、2%、3%的松籽。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1.5 样品采集

正式试验后,每两周进行一次血样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抽取一只采血5 ml,分离血清,用于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测定。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2.1.1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血脂指标水平的影响(见表2)

表2 血脂指标水平(mmol/l)

表2所示,试验3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显著高于试验2、3、4组(P<0.05);试验2、3、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3组与试验4组之间这四个指标的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

2.1.2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酶活指标的影响(见表3)

表3 血清酶活指标

表3所示,日粮中松籽添加水平对四个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酶活均无显著影响(P>0.05),单从结果来看,试验2、3、4组酶活都低于试验1组。

2.2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2.1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蛋白含量的影响(见表4)

表4表示,试验3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试验4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1组的总蛋白含量与试验2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1组的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四个组血清中球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无显著差异。总体来看,试验组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试验1组。

表4 血清免疫蛋白含量

2.2.2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部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见表5)

表5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g/l)

表5所示试验3组血清中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其他三组血清中IgG和Ig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四组血清中Ig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看,试验2、3、4组血清中IgG、IgM和IgA含量都高于试验1组。

2.2.3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见表6)

表6 血清细胞因子含量(ng/l)

表6所示,试验2、3、4组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血清干扰素-γ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血清干扰素-γ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2、3、4组之间血清白介素-2含量无显著(P<0.05)差异。随着日粮中松籽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2含量有增加的趋势。

2.2.4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病毒抗体滴度的影响(见表7)

表7 病毒抗体滴度

表7所示,四组血清的H5型禽流感抗体滴度、H9型禽流感抗体滴度和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松籽添加水平的提高,H5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先升后降的趋势,H9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和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有升高的趋势。

3 讨论

3.1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血清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它的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王振宇等[9]对红松仁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其对大鼠血清的甘油三酯水平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郑晓珂等[10]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样为松树产物的松针的提取物黄酮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物质都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总胆固醇(TC)。本试验的结果显示,高水平松籽添加量的试验组富凤麻鸡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要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王振宇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适量的松籽有降低血脂和减少血管中脂肪的沉积作用。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检测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蒋燕燕[11]研究含有丰富脂肪酸的亚麻籽对鹅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大,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先升高后降低。本试验的试验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要低于对照组,而且随着松籽添加量的不断增加,它的酶活在不断降低,但是松籽量的继续添加会使酶活升高。松籽添加量为1%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最低。与蒋燕燕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松籽与亚麻籽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种类以及研究的动物不一样所导致。

3.2 松籽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不同学者对不同动物研究均表明松籽有增强动物免疫力的功能[12-14]。田庚元等[15]研究松籽壳中的多糖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夏兆刚等[16]把各种不同种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到日粮中,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提高产蛋鸡机体内的抗体水平。本试验的试验结果表明,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松籽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以及一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其中试验结果得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量为2%的松籽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这个结果是由于松籽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动物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即当摄入一定量的必需脂肪酸时,机体的免疫器官以及免疫机能都能正常的或者促进生长发育,抑制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的有丝分裂,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但当摄入必需脂肪酸过多时,可能会引起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性能[17]。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与白介素-2、自然杀伤细胞一起构成免疫调解网络[18]。吕铁钢[14]、胡廷俊等[19]的研究结果,多糖有促进血清干扰素和白介素-2的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松籽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促进干扰素-γ和白介素-2释放的作用,与吕铁钢和胡廷俊等研究结果一致。原因是不饱和脂肪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可以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因为膜的流动性的变化会影响动物机体的免疫性能,所以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就会增强淋巴细胞白介素-2的受体表达,从而导致机体的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影响免疫调节的作用。

徐前明等[20]实验证明白介素-2可以有效提高禽流感H9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剂量在0.06~0.1 mg之间,效果比较理想。Lowenthal J W等[21]研究发现给雏鸡注射白介素-2等细胞因子可以增加IgA抗体的分泌水平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些与本试验结果一致。通过H5型禽流感抗体滴度、H9型禽流感抗体滴度和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来反映免疫功能,抗体效价的高低直接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情况。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松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病毒的抗体滴度,特别是松籽添加量为2%、3%,各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松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特性。

4 结论

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松籽可以达到降低蛋鸡血脂和调控血清酶活的作用,间接提高健康水平。适量的松籽添加量还能直接通过调控免疫系统的相关指标,从而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松籽白介素滴度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红松籽制备红松籽油的原料性状及其制油工艺验证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β-环糊精包合红松籽油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利用度评价
超声辅助提取松籽壳色素的工艺优化
小松鼠算松籽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