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千年商都文化之魂—中建二局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建设纪实

2018-12-29朱燕芳

建筑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二局博物院郑州

文 / 朱燕芳

郑州商城遗址面积25平方公里,呈长方形,东、南墙各长1700米,北墙长1690米,西墙1870米,周长6960米。墙基宽10米左右,内外侧筑有护城坡,城内东北部保留着多处大型夯土台基,是郑州永远无法抹去的文化标识。城市是历史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今,中建二局的建造者,正在用智慧的双手,实现现代文明与古老智慧的极致融合,让古老商都文明穿越到三千六百年后,重现千年商都的崭新风貌。

挑战上翻梁施工的“连环计”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设项目(以下简称“两院”),修建于商都遗址之内,与商都遗址完美结合,如此百年工程,被列为郑州民生“十件事实”之一,建成后将成为郑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项目部成立之初,中建二局分公司便立下了势必斩获国优奖的壮志。2016年10月22日,公司迅速调集各部门精英组建成两院专项小组,指导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项目在进行梁式筏板基础施工时,便遇到了拦路虎。博物院的结构非常复杂,梁式筏型基础上翻梁高度达1.4米,局部甚至达2.9米,大面积的上翻梁使得混凝土浇筑异常困难,而且正值寒冬腊月时节,又给实际施工增大了难度。筑造百年工程,每一个细节和环节都不容半点闪失,为了确保大面积的上翻梁浇筑一次成优,项目技术、工程和质量部组成20人攻关团队,经过五天五夜的反复研讨,并利用BIM技术,最终确定了模板加固采用竖向斜撑+水平支撑的加固方式的最优方案。

解密博物馆的“奇妙技术”

“两院”项目不单单是展览文物,还建有极具现代科技感的4D影院。这座影院采用外扩式斜圆柱支撑结构,顶层为钢结构屋面,钢结构的大埋件与斜圆柱中的钢筋交叉重叠,网架设计采用正方四角锥空间网格体系。独特的造型,导致修建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难题,例如如何实现在面积达3400平米的网架中,混合连接牢固1017个高强螺栓球以及70个空心球与4213根杆件,如何使每个连接点光滑平整,表面呈现完美,如何精确定位15根巨型斜圆柱等等。

郑州商都两院项目工程鸟瞰图

“4D影院钢结构埋件、框架梁与斜柱的钢筋之间错综复杂,安装顺序必须提前规划避免相互冲突,同时,圆柱直径达1000毫米,斜柱高度为11.45米,中间和周边均无可靠的固定连接点,这是目前国内倾斜角度较大的框架结构,每个圆柱圆心位置如何确定及模板加固方式也是难题,况且每根柱子上还有重约400kg钢结构预埋件,更是难上加难。”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啃掉这块硬骨头,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宏彦成了项目上的“常客”,经常为了一个施工方案讨论到深夜。她说:“咱们做工程的,必须要‘斤斤计较’,这样才能打好根基,建好工程。”与此同时,项目还成立了BIM创新工作室,引进CAD及BIM技术,运用三维动画,反复研讨,提前发现问题,解决工序间的交叉矛盾,精确放样,不但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减少返工。

实现绿色文明的“古典标志”

“两院”项目始终秉持绿色施工理念,自动喷淋降尘系统、自动工程洗车设备有序运转,喷淋使用的水源是过滤后的雨水,工地裸地全部覆盖防尘网、空地种植绿色植物、利用混凝土废料铺设装配式路面,对短木方和废旧模板进行科学加工再利用等。

不仅如此,分公司根据BIM平台提供的动态数据,精准迅速地计算出各阶段的工程量,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物资以及设备,优化资源配给方案,有效控制施工安排,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确保绿色环保低碳施工。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拉开了郑州文化复兴的序幕,工程完工后,新的建筑与商代城墙形成一组景观,将二者融为一体,成为观赏、瞻仰的平台,靠近城墙的一侧将全是透明的玻璃幕墙,站在博物院里,就可以看到古代商城遗址城墙,拉近现代文明与古代智慧的距离。

如今,7万多平米的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已进入工程的装饰装修阶段,不久的将来,她将穿越时光的阻隔,伫立于郑州市商都遗址内,以其古朴典雅的身姿,散发着迷人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

猜你喜欢

二局博物院郑州
博物院寻兔记
再现长征中的军委二局传奇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120型控制阀二局减作用对制动缸压力影响研究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曹祥仁在延安军委二局
参观河南博物院
梦启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