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易十四是个“大胃王”

2018-12-28王新玺

百家讲坛 2018年14期
关键词:詹姆士路易十四刀叉

王新玺

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路易十四自比“太阳王”,但他的食量比口气更大。

孩童时代,他就对吃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兴趣;成年后,为了保持体力日理万机,更需要大量食物进补。《法国餐桌史》中记录了一份路易十四的午餐膳单,不仅菜式繁多,分量也相当惊人,普通人吃三天都绰绰有余。午餐已如此丰盛,却被称为“小食”,夜间十点开始的晚膳才是“大食”,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分量更是不用说。路易十四进晚膳时,还喜欢召集王室成员与大臣,边吃边议事,其间,他能把端上桌的食物全部吃完。

据说路易十四死后,医生检查其肠胃,发现其胃纳约有常人的两倍大。时人当面恭维路易十四为“太阳王”,私下却戏称他为“大胃王”。

不过,路易十四并非只是能吃,在日复一日的进膳中,他还积累了丰富的經验,进而制订了烦琐的宫廷用餐礼仪。这种礼仪一直沿用至今。

程序繁琐的宫廷宴会,让参与的王公大臣吃出了身份,倍感荣幸,从而削弱了贵族的权力和异心,又使受到招待的外国君主被法国的强盛所震慑。例如因“光荣革命”而被赶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当年曾到凡尔赛官做客。路易十四为他大摆宴席,华筵持续三天三夜,让詹姆士二世震惊不已,回想自己过去的“苦日子”,连连感叹之前的饭算是白吃了。法国的饮食外交从此蜚声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使用刀又是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流行的,但他拒绝使用刀叉,喜欢直接用手抓着吃,还要求与他共餐的人也如此。或许因为路易十四担心刀叉会威胁到他的安全,所以在凡尔赛宫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刀叉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法国掀起了对饮食文化的狂热追捧,厨师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声望堪比艺术家;法国正统的烹饪技艺开始形成,从此和意大利分道扬镳;厨艺大赛发掘出一大批“厨星”。欧洲烹饪史上最传奇的厨师就出现在此时的法国,他就是大厨瓦特尔。

一个贵族在自己的城堡中邀请路易十四赴宴,由瓦特尔主理膳食。他精心布置,摆出80桌豪华大宴、30台冷餐,金碟、银叉、水晶杯一应俱全,还精选出84名小提琴手在侧演奏。这场盛宴让路易十四在惊叹之下心生妒意,回到巴黎不久,就找借口监禁了那个贵族,独吞了他的财产。瓦尔特怕受牵连,连夜逃往英国。瓦特尔从英国返回时,恭德王子立即聘任他到香蒂丽的城堡担任主厨。有次,王子想举办盛宴以取悦路易十四,可怜的瓦特尔只好再度为路易十四效劳。忙中出错,在宴会开始的前一天,瓦特尔订的12车大西洋鲜鱼竟然只到了2车。瓦特尔害怕被降罪,抽出利剑,自尽身亡。他死后不久,剩下的10车鲜鱼就运到了。

因为美食,还缔结了一段良缘。1615年,14岁的西班牙公主玛利亚·萨尔莎与路易十四订了婚约,以确保两国联盟的稳固。萨尔莎酷爱巧克力,将其作为信物送给路易十四。此后每逢重要年节,他们都互赠巧克力以示情意。萨尔莎说:

“我此生只爱两样东西——我的丈夫路易十四和巧克力饮料。”这句名言传遍欧洲,法国情侣争相模仿,把互送巧克力作为传递心声的时尚行为,逐渐演变为习俗,延续至今。

如今法国烹饪在西方餐饮界最具影响力,法国人优雅的就餐礼仪也成为典范,这都归功于“大胃王”路易十四。

编辑/小荷

猜你喜欢

詹姆士路易十四刀叉
最后的晚餐
太阳应该怎么吃?
筷 子
皇帝写的“诗”
法国大革命的三个重要起因
鲜血和金属板
凡尔赛宫助路易十四集权
第一次吃西餐
试论路易十四的欧洲争霸历程及其历史启示
詹姆士先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