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分组教学模式开展高校声乐教学

2018-12-28孙锐

艺术评鉴 2018年14期
关键词:声乐分组教师应

孙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规模的扩大,高校的声乐教学发生巨大变化,师生间的数量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开展分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组教学模式 高校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118-02

高校的扩招对高校艺术类科目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校的改革发展,因此,高校应重视运用分组教学模式开展声乐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扩招的现象日益盛行。因此,高校师生间的数量比例日益失调,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艺术门类的教学中尤为明显,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我国传统艺术类教学一直采用一對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教学工作的开展。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指导,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

分组教学模式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条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教学。近年来大学学生数量激增,而教师及教学资源数量有限,采用分组教学模式能够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满足声乐教学的特殊需求。

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效用。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虽然能保障教学质量,但教师的工作量会加大很多,学生上课时间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小组的划分依据学生的现有歌唱水平,通过这种分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同学中所处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在上课时给教师唱歌,由教师指点其不足。分组教学中,小组成为了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对小组的指点就达到了对学生指导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教师的指点,了解到自己与其它同学间的差异,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会被其他学生关注,也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动力,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艺术实践的缺失是其中突出的问题,大多学生在学习中未经实践经历,因此在演唱中过于紧张导致不能正常发挥歌唱水平。没有充分的实践,学生的歌唱水平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小组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歌唱竞赛活动,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分组教学模式的开展

分组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就是划分小组,小组成员构成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分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小组划分要具有多样化,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爱好等综合因素,每个小组中应有一名与众不同的成员,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划分组别的依据,避免学生不理解。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刻苦努力程度进行及时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应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分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用集体讲解的方式解决一些较普遍性的问题。满足大多学生基础学习的需求,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有的学生唱谱不熟练,或发音咬字方面存在不足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指导;有的学生性燥,教师应鼓励其戒燥,沉心静气的进行学习训练。声乐学习不是一下就能提高很多的,通过有针对性的关注培养,树立与学生间的良好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重视关注。

当今社会是讲究团结合作的时代。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其次要倡导组别间的交流,如开展小组间的团体比赛,通过比赛竞争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或是进行一些合唱曲目的排练,合唱是一门协作性要求较高的歌唱艺术,学生通过进行合唱排练促进学生在乐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注重各声部的和谐,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

声乐艺术具有较强的技能要求,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并非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一各专业的歌唱演员,因此应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分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教学指导能力。教师对一个学生的点评,学生就对其评价过程进行了学习,教师也可以先不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而鼓励学生间互相评价指导,再由教师进行指导完善,通过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这种分组教学的实施,也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声乐教学最终要面向观众,学生个体间的能力存在不同差异,对声乐的理解掌握也不尽相同,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部分学生则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分组教学,学生之间较为熟悉,能够积极进行交流,促进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其次,声乐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要面向观众,因此,学生间进行互相学习,有助于关注他人的感受,及时得到别人的反馈,培养学生的舞台感;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分组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小组的凝聚力能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让学生逐渐战胜自己的惰性。

声乐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时应对小组的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分组模式,应注意分组的稳定性,合理优化小组工作分配。同一小组成员应形成性格互补的模式,性格互补能够实现小组内的愉快交流。其次应按照学生学习程度进行分层,形成实力互补,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进行分组教学时应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意义,教学应为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示范指导,在小组进行练习后,向教师展示训练成果并由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可在学生间形成良好互动,观察小组学生的特点,对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正。教师要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进行分组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分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感觉训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特定的环境,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在小组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内部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提高自身能力。

分组教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师生人数失衡带来的问题。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应具有独立的练习时间和场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合理的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教师要不断改进对学生小组的教育,适当安排一些课外活动,对音乐教室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设定固定的训练时间,教学要关注合理的规划,实现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声乐教学是音乐艺术教学的基础,教学要关注分组教学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相同特点的学生进行统一指导,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小组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夯实小组成员的音乐基础知识。很多时候,同一小组合唱训练中需要不同的声部配合,教师应在此时观察学生的发音特点,并在教学中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运用分组教学时,教师应宏观调控观察教学中的每处细节。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切实推行小组教学的順利开展,充分发挥分组教学的最大效用。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的进行调整,教师要了解教学模式的优点,不断探索分组教学模式的最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在分组教学中能够取长补短,在实施分组教学时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高校声乐教学面临新的发展挑战,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当前教育教学面临的发展形势,将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质量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卢忠华.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对策[J].北方音乐,2017,(12):124+128.

[2]郭晓艳.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10):122.

[3]张震.高校声乐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210-211.

[4]杨柳.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黄河之声,2013,(04):52-53.

猜你喜欢

声乐分组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