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与文学的声音

2018-12-27毕琳娜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关系哲学文学

摘 要:本文选取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為研究材料,从中挑选男女主人公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夫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小说的文本内容,讨论二者的关系,挖掘出哲学与彼此文学区别又互相依存这样的主题。

关键词:拉姆齐先生;拉姆齐夫人;哲学;文学;关系

作者简介:毕琳娜(1982-),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的文本具有很强的讨论性,其中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深刻的意象与象征,以及意味深长的对话,其审美理论非常精妙,本文旨在对其部分文本进行分析,讨论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解释哲学和文学之间彼此不同,互相补充的微妙关系。哲学与文学之争在小说开篇之时就存在,例如当拉姆齐一家准备去灯塔时,拉姆齐夫人说“明天是个好天气”,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而拉姆齐先生却无情打断她“但是明天天气不会好”。仅仅是一个天气的对话,但是拉姆齐先生认为他的妻子是异乎寻常的不理智,这些哄小孩子的话事实上都是“说谎”。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无情,只是实事求是而已。

一、艺术家莉莉眼中的拉姆齐先生和夫人

在莉莉的艺术家的象征性视域中,拉姆齐一家的凡夫俗子的琐碎生活象征了永恒的婚姻。拉姆齐夫人在莉莉的眼中是艺术的象征,莉莉在她的绘画创作中所追求的永恒的时刻,恰好就是拉姆齐夫人坐在窗前凝视灯塔的瞬间。拉姆齐先生在莉莉的眼中是讲究逻辑严谨的哲学家的代表,他代表的是冰冷的赤裸裸的现实世界。两人的区别与矛盾都是显著的,正如哲学表面上看起来是疏离于文学之外,对文学的矫揉造作的夸张修辞不屑一顾。哲学代表了现实意义或者实际意义,文学代表了想象和象征意义。

二、拉姆齐先生的哲学世界和对文学的依赖

在《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先生代表的是哲学家的强硬逻辑。他鼓吹的是事实以及基于事实的准确判断,既不会篡改事实,也不会为了迎合任何一个人的喜恶而减少一个令其他人生厌的字眼。当拉姆齐夫人说“像山一样高的海浪”时,他只会淡淡地说“嗯,是有一点点高而已”。拉姆齐代表经验主义和事实依据双重磨练下的哲学,他认为哲学的精华在于极端的自我克制。

拉姆齐先生一直试图以“真实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打击文学,但是很快就发现哲学与文学之间“互不信任”的关系其实也并不绝对。尽管他将拉姆齐夫人视为“他追求更崇高的理想的道路上的绊脚石”,却无时无刻不依赖她,希望从她这里得到源源不断的赞美和安慰。“是她把他带回到生活的包围圈中,温暖而舒适,如此他得以恢复理智,贫瘠的思想也变得肥沃起来”。讽刺的是,其实拉姆齐夫人在安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用的也是同样的话语,却总是被拉姆齐先生嗤之以鼻。拉姆齐先生一直都对自己“娶了如此漂亮贤惠的妻子,生了八个孩子”深感自豪,但同时又觉得她们“使得晚饭的时间拖得很长”,“使得他的著作无法完成”,“跟他想要追求的伟大的哲学目标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女人和孩子在家庭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拉姆齐先生眼中自己的夫人是可爱的,毫无防备心的。“她和孩子们在沙滩上捡拾贝壳时,显得那么单纯无邪,是极需要他的保护的。

三、拉姆齐夫人的文学情怀需要哲学的保护

拉姆齐夫人经常被拉姆齐先生那种“眼里不容一粒沙子”的理性所打击,但她擅长以“人类的情感”来自卫。她的特点是艺术家的气质,她的素材就是情感本身,根据需要进行扭曲和夸张。她本人站队艺术,反对哲学。她为了莉莉的画作可以一动不动的保持头的姿势。同时她也幻想将来有一天他的儿子也成长为一个艺术家,她也会无限喜悦。她曾经织过一双红色袜子,要送给灯塔守护员的小男孩,而她的儿子詹姆斯一直都渴望成为灯塔守护人,这样拉姆齐夫人仿佛感觉这双袜子就是织给他儿子的。

拉姆齐夫人比她的丈夫更容易感觉良好,尽管她有时也承认她自己也不确定她说的那些“漂亮话”是不是真实自然的。她更容易看到他人的弱点和缺憾,从而对他人抱有怜悯同情之心,从而忘掉自己的烦恼。比如在拉姆齐夫人的眼中,丈夫笨拙的肢体动作好比是“一头吃过一条鱼的海象,踉踉跄跄的后退而不小心跌了一跤”。

她眼中的丈夫是需要安慰的,好比“一个护士手持一盏灯,穿过漆黑的房间去抚慰一个烦躁的孩子”。她自己一直渴望孕育孩子,手臂中怀抱着一个孩子带给她无限的幸福,哪怕别人说她母性泛滥控制欲强也无妨。

四、结语

拉姆齐先生和夫人都将对方看作是“有缺陷的本质”,彼此成为“文化的补充”。哲学自认为是疏离于文学之外的,强调毫无修饰的语言和实事求是,却也逃脱不了文学,语言学,修辞学的控制,除非它能找到不用语言表达的其他方法来传达信息,所以哲学在讽刺文学的矫揉造作,琐碎不堪的同时,也深陷其中。

参考文献:

[1]Minow-Pinkney, Makiko. Virginia Woolf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ubject. Brighton and Sussex: The Harvester Press, 1987.

[2]Sahu, Lalatendu. Virginia Woolf: Technique of Symbolism in Fiction. New Delhi: Classical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猜你喜欢

关系哲学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菱的哲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