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代诗歌中的铮铮铁骨之情

2018-12-27张婉泷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爱国情怀于谦辛弃疾

张婉泷

摘 要:中国历史上从不乏舌战群儒、运筹帷幄的文臣,也不乏冲锋陷阵、马革裹尸的武将。但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那些能文能武、有勇亦有谋的英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这些英雄不分朝代的具有相同的特点:一副随时为国献身的铮铮铁骨和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在不能将这样的情怀于他人倾诉之时,这些情怀尽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里,以诗歌为载体,发挥了“诗言志”的功用,这些英雄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历史战事,更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的千古佳作。本文正是想通过对南宋词人辛弃疾和明朝诗人于谦的诗歌的论述,来证明古代詩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于谦;辛弃疾;诗歌;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1

一、以诗明志,尽显爱国情怀

南宋词人辛弃疾被誉为“南宋豪放诗第一人”,“吊书袋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各种豪放词作的风格、特点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将这一腔热血全部寓于诗作之中,所以他的诗歌鲜有儿女情长,你侬我侬的格调。辛弃疾的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引用了若干典故来抒发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统治集团中却没有人懂得他的初心,词作中的各种意象组合在一起,更是构成了词人矛盾心情的意境,所以一直到了今天,这首词依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们百读不厌。

而因“北京保卫战”一战成名的军事家于谦,从小立志保家卫国,两袖清风。他在17岁时游富阳山,写下千古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辞藻锤炼上完全算不上华美,但他却形象地以石灰锻造的过程及其品质表明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与《石灰吟》齐名的还有一首诗作《咏煤炭》,其中“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两句,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心甘情愿像煤炭那样牺牲自己,为国家为百姓贡献全部的光和热的决心。这两首诗是于谦早年抒发豪情壮志之作,体现了他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人刚正不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志向,这也成为日后他走上仕途的指导思想。

自从有了对诗歌作用的研究以来,从孔子对《诗经》作用的总结:兴观群怨开始,诗词所承载的就不止描写景物那么简单,除了让人们通过语言文字领略诗歌的外在美,更多的则是让人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即“诗言志”的作用,二者结合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而单一的抒发志气更能让情感直击人心。

二、为保家国粉身碎骨终不悔

每每提及辛弃疾,我们给他的第一定位都是南宋词人,然后才是军事家,但辛弃疾真正的人生志向是成为保家卫国的志士,正因为这样的志向无法得以实现,他才转而归隐山林,将满腔的热情转移到诗词创作中去了。与此同时,他也从未放弃过随时被朝廷召回,为国献身的人生理想。于绍兴三十二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噩耗,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砍头示众。

而于谦更是少年时就写下了为保家国,粉身碎骨浑不怕的诗篇,展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北京保卫战中他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破瓦剌之军,一战成名。但这一著名的战役既是于谦仕途的巅峰,也是他后来悲剧的根源,虽然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但因为向来性固刚直,得罪了太多人,颇遭众忌,最后却被陷害致死。

而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几起几落终无英雄用武之地,郁郁而终,很难比较二人谁更幸运,二者的悲剧皆让后人扼腕叹息。

三、有容乃大——诗歌的包容性

辛弃疾与于谦二人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朝代,相隔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但二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是相同的,且二人都将这样的情怀在诗歌中展露无遗,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悔恨,也有为保家国粉身碎骨的愚忠。当然此处不得不提二人的处境和结局跟他们个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辛弃疾是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归隐山林,开启了豪放派诗歌的创作之旅,所以诗歌中的铁骨之情总有那么一丝无奈;而于谦在明朝可以说在仕途上是一路高歌猛进,但因为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太多人,所以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后,这些人都成了他最终走向死亡的加速器,如果说历史弄人,但个人性格才是决定命运最大的因素,那么在于谦的诗歌中,更多的是表达自身愿意为国捐躯的满腔热情和自己的清白之名,但无论是哪一种情怀,都说明了诗歌的包容性,无论历史与性格,都可以在诗歌中尽情抒发,也再次证明了诗歌作为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人生理想的载体之功用。

参考文献:

[1]《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 当年明月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1年10月第一版。

[2]《试论于谦的为官之德及其当代价值》余丽芬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第02期。

[3]《从于谦的人际关系论其人生悲剧的成因》 钱国莲 叶仁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9月第8卷第3期。

猜你喜欢

爱国情怀于谦辛弃疾
成鹰之路
果子单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于谦藏品欣赏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