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时代背景下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27高克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5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为满足新时代对于高校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高校通过引入智能化,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实现智能化的网络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 高素质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59-02

1.引言

本文通过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引入智能化的有效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充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几点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培养高素質人才引入智能化教师教学平台,智能化高校教育结构的两点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2.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引入智能化的优势

2.1有效整合完善教学资源

高校通过引入智能化,实现智能化的网络教育,能够在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完善教学资源。智能化网络教育模式能够将全国任意地区的教师都搬上电脑,能够真正做到在教师不出门的情况,已然能够将教师的知识传播下去,高效实际地解决了优秀教师缺乏的问题,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上的集中管理。

2.2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智能化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反馈,进行因材施教,制定并调整出符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案;教师能够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授课专业水平,改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对学习的进度、地点和时间进行充分自主选择,更灵活自护地安排自身的学习;网上答疑与提问能够有效增强学习的互动性与针对性;能够有效利用丰富多元的网络资源,即时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2.3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通过在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积极融入智能化教育,能够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的开放性、共享性、创新性,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督导,实现监控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简单控制化,达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意愿。

3.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引入智能化的有效途径

3.1智能化教师教学平台

智能化的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智能统计、在线学习、信息发布、教学管理、信息交流等功能,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系统。

3.1.1 学生基础档案管理的系统

将学生的注册、学籍、在校情况等信息存入网络数据库,达到学生档案的更新、查询、学习情况和输入统计的根本目的。

3.1.2 教学控制系统

以智能化软件和教学内容,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对教学进度及情况进行记录、控制和跟踪,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成果进行统计,并初步完成分类统计,为教师针对性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智能化教学控制系统,还能够根据此类信息,严格高效的为学生批改试卷和作业,具有针对性地提供习题和教学内容。

3.1.3 信息交流系统

信息交流系统能够通过BSS平台、内部公告栏等形式进行信息发布,有效提供浏览、查阅等功能,为学生教师提供专题讨论、课程答疑、教学交流等功能。此外该系统可以将学生反应的问题、答疑、讨论等进行综合整理,以供教师参考。

3.1.4系统管理系统

定义用户的使用权限,设置系统参数,建立数据文档库,实现备份与恢复教学数据库。

3.2 智能化高校教育结构

3.2.1 智能化教学内容

智能化教学内容是以课程的知识单元或知识点为子模块,以理论知识的认知规律或逻辑关系为线索建立的知识系统。智能化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教学内容能够被有效组织成包含声音、图像、文字、表格等多媒体构件的HYML文件,并有效分解成较为独立的单元教学;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相应的网站链接和机构。

3.2.2 智能化考试及作业

智能化考试及作业模块的功能包括:有效结合各单元教学内容,建立习题库、建立相符实际的实践环节,提供形式多元的习题等;对习题进行有效分类,针对学生类型特点设置相应的作业;充分利用习题库资源,为学生降低习题重复率,让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

4.结语

新时代的智能化技术能够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智能化教育的优势也会被各高校逐渐认识与重视。智能化教育展现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崭新的教学环境,对于降低教学成本和提高教学质量存在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绪军.反思、挑战与重构: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成人教育,2017(12):59-63.

[2]宾恩林,徐国庆.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7(01):8-13.

[3]沈梅.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6(11):19-20.

作者简介:

高克敏(198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初级职称,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