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8-12-27孙贺孟刚王晓明邢宝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2期
关键词:肠系膜入路结肠癌

孙贺 孟刚 王晓明 邢宝成

结肠癌属于发生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男女之比为2~3:1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存在多种致病因素,如:遗传、环境和饮食等,并且患者的年龄、疾病史等相关情况也会导致结肠癌[1-2];早期结肠癌的临床症状并不具有典型性,发展到中晚期才会有众多不良症状出现,如:腹痛、腹部肿块等,同时会影响患者的排便习惯等,给予结肠癌患者合理的治疗措施十分有必要[3-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结肠癌患者50例,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研究组)。研究组:结肠癌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6~76岁,平均(66.36±5.66)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36±1.02)年。对照组:结肠癌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5~77岁,平均(66.29±5.57)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27±1.11)年。纳入标准:经肠镜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结肠癌;为初次病发患者。排除标准:还患有其他恶性肿瘤;伴随存在癌细胞转移情况。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个数的数据指标表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待麻醉起效之后,取得平卧位的姿势,消毒铺巾后,按照皮肤表层结构进行切开,将结肠肿瘤予以充分暴露,在距离肿瘤10 cm且距离直肠远切端的2 cm的位置行切除淋巴结(切除区域于肿瘤、肠系膜和原发病灶内)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好大网膜,切开后腹膜并分离、结扎处理动、静脉,切除左半结肠,彻底清洗腹腔内部并缝合皮下组织[6-8]。

研究组:切口作于机体腹部的正中脐部,入路方式有两个,一种是从侧方入路,另一种是从中间入路(适合肿瘤比较大的患者);将结肠系膜打开后,切开筋膜(脏层与腹膜后的筋膜)的游离系膜;将肠系膜上动静脉表面腹膜彻底打开,并由侧方入路,打开胰腺、管鞘,准确判断病变淋巴的具体范围,清扫淋巴,结扎中央血管,将横结肠及其左段处部位进行切断[9-10]。

1.3 观察项目

术后1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个数指标差异,分析患者的复发情况和生存状况[11]。

生存状况的评价方法采用记分制,分数在0~100分,所得分数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12]。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用SPSS 21.0系统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复发率为8.00%(2/25),生存状况评分(79.99±5.66)分;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2.00%(8/25),生存状况评分(70.11±5.12)分;复发率χ2=4.50,P<0.05;生存状况评分,t=6.47,P<0.05。

研究组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更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的结肠切除术有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左半结肠切除术。根据术中发现结肠局部病变的位置、性质和大小,选择结肠部分切除术或结肠次全切除术。

结肠切除术的范围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脾曲、左半横结肠及其系膜。该手术的效果比常规切除者略有提高,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好,癌肿较广泛的病例。

传统的结肠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虽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该种术式的流程十分粗糙,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极高,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治疗创伤性,并且,该种治疗方式容易失血,增加了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近年来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主要的术式特点是依据自身进行钝性分离以此与平面融合,进而达到降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和术后病症复发率的应用效果,并且,该种术式不会损伤机体周围血管组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数据显示:研究组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术中出血量(123.66±4.66)ml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的淋巴结清除个数更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够最大程度上切除患者的结肠系膜和淋巴组织,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将结肠癌进行根治性的切除治疗;由此可见,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

猜你喜欢

肠系膜入路结肠癌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